Have library access?
IP:18.97.9.173

華嚴學報/Journal of Huayen Buddhism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華嚴學會,正常發行

Choose issue


0 selected
  • Journals

從初唐以來,隨著華嚴思想的普及以及佛教禪學派的成立,禪與教、淨與密緊密連結開來。加上國人習密風氣很盛,使得華嚴與密教間的關係更具有親和力,在中國有所謂的即禪即淨即密的行法出現。華嚴與禪、淨、密之間的關係,很值得深入探究。華嚴經教與一些密教經典親密的聯結,在佛教的密教的傳承與信仰中,已有一段長久的歷史。在日本的真言華嚴學派裡頭,重視《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並將它與華嚴經結合在一塊,其關係不僅只在於兩部經典的本初佛是大日如來(毘盧遮那佛)而已。但這一點,卻為人所熟知。而其它的成份,卻不是那麼知名。不過,這兩個佛教傳習,透過密教與華嚴在歷史發展的旅程,兩者間的親和力是具體的。本文的主要論點在此。全文分為幾個部份。一,是緒論;二,是早期不顯著的結合;三,是改善後的發展;四,是結論,論述華嚴思想中密教的成份多於顯教中新興教派的禪宗與淨土,所以它跟密教較顯教為貼近。

For better promotion, authorized us if you are the author.
  • Journals

《華嚴經》是佛教重要的經典之一,包括盧舍那佛像、華嚴經變等的美術作品,豐富了中國佛教美術的發展。其相關美術作品的研究,從二十世紀的30 年代開始,一直是近人學者關注的重要議題之一。其中,殷光明先生在其40 多篇的著作,有8 篇是與華嚴經造像有關的研究。從其系列的研究成果中,或許可以提供我們觀察、瞭解以及省思佛教藝術研究的方法。

  • Journals

本文探討日本東大寺造像與佛畫中盧舍那佛圖像的演變。造像方面,本文以東大寺從八世紀成立以來至中世紀這段期間盧舍那佛(大佛)造像工程為中心,探討盧舍那佛(大佛)創建的緣起、鑄造過程,與歷代的損毀情況與災後重建工程。其中尤其著重於中世紀以來日本與中國匠師的合作關係,代表人物為主持東大寺重修的重要日本僧人重源上人,以及旅居日本的中國鑄造匠師陳和卿。佛畫方面,十二、十三世紀出現一批新的盧舍那佛的圖像,不同於承襲傳統盧舍那大佛的圖像學,此新盧舍那佛的圖像可能最初由明惠上人引進日本,其圖像源流與中國杭州地區盧舍那佛的圖像有密切的關係。本文在討論此新舊盧舍那佛圖像的緣起與流佈之餘,也討論在此中日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華嚴圖像如何與新的密教儀式與思想結合,形成日本在地化的過程。

For better promotion, authorized us if you are the author.
  • Journals

初期大乘經典代表作《無量壽經》,經中保留初期大乘佛教諸多要素,顯露初期淨土教與其他思想的交流情況。本文擬以無量壽經為主,論述初期淨土教與華嚴思想的關聯。《無量壽經》賢護十六正展現的行誼,充斥華嚴的特色,也在本文討論之列。接著聚焦於兩經共同提到的普賢行願,討論八世紀後半整合到四十卷華嚴的普賢行願讚從發展到定型過程中,如何表現它與淨土的關係。透過前幾節的檢討心得,本文將檢視西藏西部重要的Tabo 寺,論述該寺如何根據經典來安排具備華嚴、淨土特色的圖像,進而重新判斷該寺主尊位格。藉由觀察淨土與華嚴的融通過程,檢視Tabo 寺的圖文配置,可以推斷後室主尊為彌陀的可能性多過大日如來。Tabo 的例子顯示,華嚴菩薩道的修行與彌陀信仰的融合,到了大乘佛教中後期,有更加緊密的趨勢。

For better promotion, authorized us if you are the author.
  • Journals

文殊菩薩的信仰,在大乘佛教思想是屬於主軸的地位,佛教入華後,隨著大乘菩薩思想的流布,南北道場的建立,文殊顯化五臺山,凝聚信眾,終為中國四大菩薩道場,首開其例。隨著相關經典的漢譯,文殊信仰的大力流布,文殊圖像的創作,應運而生。自漢晉以下,依時期的更替,每個朝代均產生不同造形的文殊圖像,二千年來,持續繪畫或雕塑,文殊造像演變史可謂源遠流長,豐富而多樣。大華嚴寺自立寺以來,所蒐集的佛教相關文物,十分豐富,而其中所藏有關文殊圖像,雖然多數是當代創意作品,但每一件作品,無論立體或平面,自頭光、寶冠、法相、服飾、姿勢、手中持物、蓮臺、坐騎等,均可追溯其原始寓意,與早期的圖像傳承。本文就寺內所藏文殊圖像中,首次挑選其中代表性者近二十件,先就外部造型,加以分類,再就局部特徵,追溯其源頭,以接續傳承法義。本文要目前言壹、初期大乘佛經所載的文殊形象一、現出家比丘像的文殊二、大華嚴寺藏的聲聞相文殊貳、中土早期文殊菩薩的圖像一、早期維摩經變等的文殊二、維摩變文殊手中持物的出現三、大華嚴寺所藏手持如意的文殊參、中期密乘經軌中的文殊圖像一、密乘經典所載的文殊圖像二、大華嚴寺所藏持青蓮華與寶劍的文殊菩薩(一)、單持蓮華的文殊(二)、手持寶劍與經卷(三)、漢式手持寶劍、蓮花、梵夾(四)、藏密式舉劍文殊肆、華嚴經系的文殊一、與普賢菩薩對應的文殊二、大華嚴寺所藏華嚴經系的文殊伍、文殊的頭冠與身光一、經典所載的戴冠文殊二、大華嚴寺文殊菩薩的寶冠三、大華嚴寺文殊菩薩的頭光與身光陸、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