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1.13.194

2013 中華飲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會議論文

米其林指南為法文世界最饒富盛名的旅遊導覽手冊。法文版米其林指南《臺灣》在千呼萬喚中於2011年問世。本書維持米其林綠色指南一貫的風格:觀看優先於品嚐。指南中的照片多為風景、名勝、古蹟、廟宇、博物館等,鮮少出現食物。文字部分也大抵如此:景物現身之後,食物才隨之登場。食物雖僅是附屬的,但卻非可有可無。比起米其林同系列其他的指南,書中出現的食物、餐廳已較為繁多和全面。除了介紹臺灣各地的特色食物,像是客家菜的苦瓜鹹蛋、梅干扣肉、客家小炒、薑絲大腸,還旁及食物、飲品的製造生產,例如採茶製茶的流程。指南中也列出各式知名的餐廳和茶館,如鼎泰豐、青葉、紫藤廬等,從平價到昂貴,從中式、日式、西式到原住民料理,幾乎一網打盡。尤其特別詳述臺灣各地的夜市:基隆夜市、士林夜市、華西街夜市、一中街夜市等。書中提供餐廳和夜市的電話、地址、歷史、方位、環境、景觀、營業時間、特色菜餚、價格、是否使用英文等相關資訊,十分具有實用價值。指南中中式、臺式食物的翻譯大致簡潔清楚,很容易明解。採行音譯亦有,但大半還是採用意譯。由於訴諸的對象為使用法語的人士,因而常以法國人熟悉的語彙來界定和描繪食物。便於閱讀者理解的考量凌駕於術語的精確性之上。職是之故,包子成了<法國常見的)「一種奶油圓球麵包」,而蚵仔煎則變成「生蠔蛋派」。中式、臺式食物之法國話將讀者重新置入原本熟悉的知識與經驗範疇。中法兩個相異的飲食系統之交互滲透的痕跡十分明顯。保留異國情調的同時,降低了隨之而來的不安與焦慮,消弭了讀者與這些異國風味的食物之間的距離,在陌生與熟悉之間,取得一定的平衡。食物的介紹偶爾還加上價值評斷,通常是戲謔幽默的點評〈「非品嚐不可」;「如果你膽子夠大的話」,可以試試紅燒臭豆腐)。這部指南不只是靜態的羅列出食物或者進一步品頭論足一番而已,還藉由動態的描述讓讀者感覺親臨現場。比如,饒河街觀光夜市哩,「胡椒餅攤位前通常排得很長」。在口腹之欲的滿足之外,食物的再現同時也形塑氛圍,鋪陳場景,編織想像。總體而言,米其林指南《臺灣》中食物相關的篇幅雖然有限,但意涵豐富,令人玩味再三。

  • 會議論文

在臺灣,提起「原住民飲食」的一般概念中,常將之與風味餐劃上等號,究竟何謂「原住民料理」?何謂「風味餐」?若對於原住民族的飲食生活一無所知,以及其最重要的食物生產方式--「採集」文化的核心意義一知半解,則易流於消費「文化」與「風味餐」表面字義的批判。目前在臺灣地區官方認定的十四個原住民族群中,阿美族(Amis/Pancah)人的居住分布區域最為廣闊(花東縱谷、海岸地帶、大都會市郊區),生養為數眾多的人口,因此對於民族植物的採集與利用,自古即有代代口耳相傳的智慧與知識,配合馴化植物的定耕栽種與漁獵技術,在原鄉部落與都會邊緣地帶,堪足為理解「原住民風味餐」時的基礎。

  • 會議論文

牛肉河粉係源自中、法料理融合之平民美食。自其1920年出現於越南北部後,至令儼然已是越南美食的重要標記。在臺灣,隨90年代起跨國婚仲的流行,境外移入的越南配偶也有明顯增多趨勢,此趨勢也促成越南餐飲店的普遍設立;在越南餐飲店中,牛肉河粉幾均是每家店的必備菜色,足見其受臺灣大眾歡迎的程度。但以研究者在越南駐地八年經驗及所具備越南菜烹調背景來看,臺灣與越南的牛肉河粉,存在著明顯差異。就此,本研究使用Google網誌搜索得77篇食記網誌,並採用內容分析法,依餐廳群像、河粉變化、料理調適等項分析,就臺灣現有越南餐飲店之特色作一探討,再者,從河粉變化現象中,梳理其料理調適手法。研究結果顯示,臺灣現有越南餐飲店經營者背景有越南配偶、臺灣本地人及越南華僑等三類,經營特色依序為:料理在地化調適、創造「越南」風情、臺式越南料理的「原典」示範。三者的交流及擴展,也催生出我們共同的「臺式越南料理」。

  • 會議論文

在吉隆坡,有許多地區都有著小販中心。它們是由政府建立的室外開放式飲食集中地,裡頭的各個攤位分別售賣不同的熟食與飲料。本文將以一個觀光客的角度出發,看看吉隆坡小販中心與國外其他餐飲店的不同之處,並從吉隆坡小販中心的攤位、菜單、食物等,研究吉隆坡的食物與吉隆坡社會。本文發現,吉隆坡的小販中心除了能反映吉隆坡人的口味與民族特色外,它也能夠讓我們追溯吉隆坡華人的歷史與淵源。

  • 會議論文

「石拒」是章魚科的一種,形體較小,是沿海地區常見的海產。在飲食成為觀光旅遊重要的一環之後,澎湖人習以為常的「石拒排骨湯」、「石拒乾魯肉」成了古早味特色菜餚,久而久之,一般人便物誤以為石拒是澎湖特產。早在唐代的《嶺表錄異》中就有石拒的記載,清代臺灣方志中的物產篇也多所提及,可見石拒並非澎湖獨有。一般人將八腕目的海洋生物統稱為「章魚」,然在澎湖,大部分的章魚都有不同的稱呼,而被稱為「石拒」的章魚至少就有四種,是澎湖人靠海吃海的重要食材之一。澎湖歲不十雨月千風,夏酷暑冬嚴寒,為便於保存,石拒多晒乾後食用,豔陽下,空地上晒魚乾、小管乾、石拒乾…成為鮮明的澎湖漁村意象,而晒乾後的石拒便於攜帶、運送、較鮮食更具嚼勁,滋味濃郁,常令初食者印象深刻。今石拒料理已是澎湖地方特色美食,本文擬從歷史與生態兩方面梳理與章魚之殊異,進而探討澎湖人對石拒的採捕、食用及食禁,以呈現石拒的古今風貌。

  • 會議論文

旅遊與飲食存有密切關係,文學著作當中,有不少結合兩者的記錄、描寫。香港作家也斯[梁秉鈞](1949-2013)對旅遊與飲食同樣感興趣,他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出國遊歷,踏足臺灣、日本、德國、美國等地。於也斯的遊記當中,可見各地的見聞與飲食論述,各具風味,各有故事。也斯踏足的地域廣泛,涉獵的美食繁多,成就大量以旅遊、飲食為題的作品,當中的旅遊經歷與飲食意涵,同樣值得探究分析。本文擬以也斯的遊記為研究對象,從飲食的角度切入,了解也斯於旅遊與飲食的課題下,著重地域探索與人文關懷的目的。然後,從自身、他者、文學與電影三部分,梳理也斯於旅程中,接觸飲食的不同渠道。最後,本文嘗試從味道、人物、生活、城市、創作元素五方面,探討也斯遊記中豐富的飲食意涵。也斯旅遊的探索的目的、渠道與意涵相互聯繫,呈現也斯對飲食的興趣和尊重,亦能感受他對人事景物的關注和熱情。

  • 會議論文

近年來由於大陸地區的高度經濟成長率,使得該地區出國旅遊的人數急速地攀升,世界旅遊組織更預估2020年後中國將成為全世界第四大觀光客來源國家,是臺灣發展觀光產業不容忽視的現象。飲食行為在旅遊行程中一直是不容忽視的一環,優質的飲食條件對提升觀光產業是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陸客在旅遊行程中飲食消費行為的表現,採用皮爾森相關及多元回歸等分析上具針對陸客對臺灣小吃的認識、對高雄六合夜市的印象、其顧客價值及在夜市中的飲食消費等進行研究;藉由解陸客對六合夜市的印象及消費,分析飲食條件在提升高雄地區觀光產業所具備之優勢與劣勢,進而作為改善的依據。

  • 會議論文

本文通過對「北京菜」歷史嬗變的考察,探究地方飲食文化與移民、民族融合等歷史結構變遷的相互關係。自遼金始,北京成為中國政治和經濟中心,幾百年間民族融合和人口流動便隨著這一歷史進程,其帶來的必然結果便是異文化之間的碰撞與融合。飲食文化在此過程中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呈現出多樣化和雜糅的特徵。現在所謂的北京菜,實質上是幾百年間地方文化及民族文化雜糅的歷史結果。作為一種文化景觀,它為我們考察文化變遷提供了一種可能。在當代,北京菜的發展與觀光旅遊關係密切。可以說,飲食文化的變遷至始至終都是人口遷徙和文化融合帶來的必然結果,同時作為這些歷史進程之中的重要組成。

  • 會議論文

豬膘肉是滇西北摩梭人家中必備的食品。豬膘肉不是一般食物、而是維繫親屬關係重要的媒介與象徵;每當過年祭祖、或是舉行摩梭注會中最重要的生命儀禮時,豬膘肉都是不可或缺的食物。平時家戶間共餐、或是互相餽贈禮物時也往往少不了豬膘肉。因此,豬膘肉不僅提供了摩梭人日常肉食所需、更是具有象徵意義的交換媒介。在傳統摩梭社會中,豬膘肉由每家戶自行生產、是家戶勞動的成果,用於自家各種用途,而不做為商品買賣。由於其經久耐放的特性,豬標肉也成為可積累的家戶「富裕」象徵,是家戶間互相比較的重點之一。豬膘肉最重要的用途是用在喪葬儀式中,攸關家戶的「面子」問題,也因此,摩梭人家家有著積累豬膘肉的壓力。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許多摩梭人參與了當地旅遊業的經營。當外地來的觀光客想要體驗所謂「道地」、「正宗」的摩梭文化時,豬膘肉成為代表摩梭最重要的特色食品之一。作者認為,摩梭人為了兼顧觀光客的需求、以及傳統文化裡豬膘肉非商品化的重要特性。採取了折衷方式,即讓觀光客以「家訪」的名義來「家裡」用餐,而非開設餐聽販賣。當觀光客來家裡「作客」用餐時,某種程度上轉換了雙方的買賣關係,觀光客成為賓客而非純消費者,另一方面也適度地削弱了豬膘肉被商品化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