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252.140

2016臺灣災害管理學會十週年年會

社團法人臺灣災害管理學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會議論文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已更名:行政院勞動部)公告「既有化學物質提報作業要點」後發現國內使用之化學品種類多達6 萬4 千餘種。然而現今國內的化學品並無專責應變化學災害的單位,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其權責從用途及運作場所方向管理,不僅方式不一,且缺少橫向協調溝通之管道及平臺。本研究主要搜集分析國際及國內化學災害變體系之資料,綜合探討國內化學災害應變體系問題。研究建議政府應明確化學災害應變權責,並籌組跨部會協調委員會,便於整合資訊及化學災害應變。重新檢視災害防救法對於化學災害之認定,跳脫現行化學災害應變權責單位不明確的情況,藉此提升臺灣化學災害應變體系能量。

  • 會議論文

全球氣候發展趨向極端型態,使各類災害在發生速度、強度、規模與複雜程度都超乎往常經驗。災害防救工作攸關民眾生命與財產安全,唯有落實推動災前減災、整備、災時應變及災後復原重建等4 個階段工作,才能強化災害防救能力,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災害防救工作需深耕於地方,而災防最基層單位區公所,其如同一個小市府,平時需對轄區建構與執行地方完善防救災體系。高雄市政府督導區公所防災應變能力目前分由災害防救辦公室(簡稱災防辦)與水利局兩機關分別進行,本研究屬探索性研究,運用文獻分析法,以高雄地區38 個行政區的區級地區災害防救計畫、評核計畫及會議資料等文獻為分析基礎,並105 年6 月至7 月災防辦、區公所、相關學者專家,舉辦37 場次的區級焦點團體法,焦點座談係以實務運作和實務經驗為探討重點。從而全面而精準 地掌握所要研究的問題,經過分析後歸納統整,再分析事件淵源、原因、背景、影響及其意義等。研究發現,一、兩種評核計畫之項目與時間的差異:災防辦於迅期前督導而範圍著重在減災與整備等兩階段的災防作為,而水利局於迅期中或後督導並著重土石流與淹水減災、整備、應變等三階段的災防運作;兩者對於復原階段均未進行評核;未在督導計畫執行期間在應變階段進行模擬演練。二、兵棋推演靈活度不足。三、民眾災防意識薄弱。四、尚待公私合夥提升防災動員能量。五、山區災防能量不足。六、多頭馬頭災防督導。研究建議,一、應聯合辦理災防督導。二、應整合性檢視相關法令與計畫間的密合度,且應據此規劃出法令與執行面一致的災防作為。三、災防兵棋推演由情境影片引導出災害並發布狀況。四、推動自主防災社區。五、鼓勵市轄各級學校參與。

  • 會議論文

我國地區災害防救計畫須依據災害防救基本計畫撰寫,而目前之災害防救基本計畫係以全災害管理架構撰寫,未區分災害類別,係以不同災害管理階段的基本對策,律定災害主管機關執行工作與任務。對地方政府而言,全災害管理模式雖符合全球災害管理的趨勢,惟計畫架構與實務的操作之間缺乏示範型計畫可依循,故實際上多數縣市仍依循過去版本架構。本研究透過國內外文獻回顧,參考美國加州洛杉磯市及日本大阪府地區災防計畫以及專家訪談,建構適合我國縣市層級地區災防計畫的架構,並考量基本計畫的規範,應用建構的架構目錄,撰寫部分章節範例。嘗試以全災害管理架構撰寫縣市層級的災防計畫,強調政府整體運作的概念,突顯災害情境設定,引入功能導向,區辨出於災害下權責機關所應有之基本功能。初擬的地區災防計畫架構,係依直轄(縣)市政府為主體擬訂,強調可能面對的災害情境與政策目標,突顯政府策略與行動,強化災後復原與重建的架構,保持架構上靈活度,面對新興災害或重大議題,可以因應需求增加相關情境設定與防災對策。

  • 會議論文

地方政府是面對災害的第一線,其在災害防救工作執行的成效,攸關地方百姓的生命安全與財產之確保。本文參考聯合國仙台減災綱領2015-2030 報告,以該報告中所提出的災害風險資訊可及性項目為比較對象,檢視XX 縣之105 年版地區災害防救計畫中,其總則編與颱洪災害編中,有關災害風險資訊可及性的內容,期藉由地區災害防救計畫該兩編內容中,對於災害風險資訊可及性,其項目、內容與對策之描述,及其與仙台減災綱領2015-2030 報告中,災害風險資訊可及性項目之比較,提出未來我國地區災害防救計畫在災害風險資訊可及性的相關建議。

  • 會議論文

氣候變遷對全球環境的影響已日益顯著,導致全球災害數量有逐年增加之趨勢,臺灣地處亞熱帶地區,每年平均約有3 ~ 4 個颱風侵襲,常帶來集中豪雨,再因地形陡峭,河川短促,故引發嚴重水災之機率相對較高;另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數也逐漸增加,進而促使建築物設計施工技術不斷提升,使得都市建物趨向密集化、高層化、複合化,再因科技的進步,各式各樣的電氣設備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這些演變雖讓人們生活更加便利,但也增加了火災發生的危險因子,因此災害防救確為刻不容緩之議題。本研究係蒐集2011 ~ 2015 年臺南市淹水災害及建築物火災案件相關資料,針對案件數量、發生地、類別等資料實施統計分析,再利用ArcGIS 10.0 匯入各災點座標繪製分布圖,並透過平均最近鄰分析及全域空間自相關分析工具分析其群聚性,最後將臺南市行政區域圖層分割成1,000 m × 1,000 m 之網格,以熱點分析工具進一步分析各行政區域之災害熱點趨勢。分析結果顯示淹水災害及建築物火災案件地點於空間分布為顯著正相關聚類模式,其中淹水災害熱點區域主要分布於平地及延海地區;建築物火災案件熱點區域主要分布於人口集中、建築物密集且工商業高度發展區域。透過本研究所繪製熱點分析圖可瞭解臺南市災害潛勢地區,冀望可提供各災害防救相關單位參照。

  • 會議論文

本研究方式主要是以臺灣12 個縣市為主,分別進行縣市級災害防救計畫,及鄉鎮市區級災害防救計畫作為主要災害特性的蒐集來源,並輔以災害潛勢資料及歷史災情作為補充,因而從中分別歸納出臺灣12 個縣市的各鄉鎮市區及其村里災害類別、異同及特性,最終呈現為行政空間尺度災害特性綜合表單,以利於後續就其中檢核地方災害特性的問題、疑點,以供未來科技研發方向及重點之參考。由分析結果顯示,各縣市鄉鎮市區級的災害類別中,以水災為普遍面臨之災害,計有265(95%)鄉鎮市區均有水災災害特性、119(43%)鄉鎮市區有土石流潛勢溪流、142(51%)鄉鎮市區有坡災災害特性、123(44%)鄉鎮市區有地震災害特性、76(27%)鄉鎮市區有毒化災災害特性、72(26%)鄉鎮市區有海嘯災害特性、56(20%)鄉鎮市區有土壤液化災害特性。至於在村里級災害特性中,水災,同樣為各村里普遍共同之災害特性,計有3,139 村里具有水災特性,比例達55%,其次為坡地災害,1,149 村里具有坡災特性,比例為20%,然而該統計數據中受限於鄉鎮市區級災害防救計畫中之村里缺乏災害特性呈現及描述,使得仍有許多村里實際具有其災害特性但並未被提及。然而,因為本研究面臨資料不足、縣市級鄉鎮市區災害防救計畫的內容細緻度不足、災害防救計畫之災害潛勢或規模定義不一,故難以一致性地衡量各地區災害特性。加上面臨部分資料未更新或年代久遠,致使無法得出多數地區之災害特性,故仍有許多改善空間。最後,本研究希望透過此一初步的地區災害特性彙整,作為輔助未來災害防救事務上之災害研判及救災資源準備。

  • 會議論文

隨著近年公開資訊(open data)環境逐漸成熟,政府資訊已朝向開放資料邁進,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也針對有關防救災之各項開放資料進行蒐集與整理,將防救災有可能使用之開放資料進行彙整,並進行細部資料檢視。一般而言,開放資料依據其資料性質,概分為一次性資料及即時資料,一次性資料更新頻率較低,而即時資料則為依查詢時間,獲得最新之資料內容。因此,本中心依據資料性質之不同,撰寫資料介接程式,配合各項資料之更新頻率,進行資料內容之接取,將相關資料存放於資料庫或檔案系統,以供後續相關應用程式存取展示。在應用部分,本中心已發展災害應變決策輔助系統,其中彙整各部會之相關資料及圖資,並將前述透過介接取得之防救災相關開放資料納入系統中呈現及展示,供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及地方政府防救災人員分析研判使用,以期能於災中及平時提供充足之資訊給應變人員參考運用。未來將持續蒐集相關開放資料,加強資訊技術運用,以強化防救災資訊網路服務發布與國內外資訊共享服務,以期創造更多加值應用及獲得最佳的效益。

  • 會議論文

為瞭解防災應變夥伴對於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的應變支援服務的滿意程度與使用意見,本中心透過問卷調查應變人員對於CEOC 情資研判通報單、NCDR 災害情資網的使用意見,並詢問應變人員對於本中心整體應變支援服務的滿意度。結果顯示,超過95% 使用者認為CEOC 情資研判通報資料、災害情資網有助於進行應變決策。調查應變人員對於本中心整體應變支援服務的滿意度,統計有近80% 受訪者感到滿意或非常滿意;所有受訪者認為本中心應變服務價值,平均估價可達1,500 萬元。整體而言,各級應變人員對於本中心的應變支援服務評價相當高。而調查情資研判資訊的改進建議部分,受訪者期待未來的情資研判資訊能更加即時、直覺、在地化,並期待能提供更多風險分析與災害歷程說明以供決策。

  • 會議論文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為了將建置之水文水理模式,銜接於能即時處理雨量資料、模式運算及成果展示之資訊系統,並且在颱洪應變過程中,可以透過該系統即時提供完整的分析研判資訊,因此本文將所建置之降雨逕流模式Hydrologic Engineering Center-1(HEC-1模式),銜接於經濟部水利署與荷蘭Deltares共同開發之臺灣即時洪災預警整合系統(Taiwan Flood Early Warning System,FEWS系統),並建立本中心自主之多模式水文水理氣象即時洪災預警整合系統。FEWS系統降雨逕流HEC-1模式可應用於颱洪應變期間的災害情資研判,以增強氣象資料與水文水理模式整合過程中,對於洪水災害風險的掌握能力,以符合颱洪應變期間對於災害情資研判及模式持續發展與應用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