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8.244.216

傳承與創新-文化混血的設計創意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會議論文

光是一種人類眼睛可以見的電磁波,讓人得以看見萬物,也是影響環境氛圍的重要因素之一。路易‧康(Louisi Isidore Kahn)說過:「自然光從來不知道自己有多好,直到他遇到建築為止。」光在建築空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光藉由不同的開口形式透入建築,營造出不同的氛圍,呈現不同的美感、氣氛和情感,進而引起人們視覺與心理感知上的變化。本研究探討在空間中不同型式的開口設計所塑造的光影效果,是否會使人產生不同的心理感知。為避免3D電腦模擬與肉眼所見的視角差異,本研究選擇以實體模型進行模擬。本研究結果顯示:側光的光影效果搭配點狀開口給人封閉的、強烈的感受較為明顯;線狀開口給人不舒適的、封閉的、安靜的、陰暗的感受較為明顯;而面狀開口給人無趣的、開放的、柔和的感受較為明顯。頂光的光影效果搭配點狀開口給人不舒適的、安靜的、有變化的感受較為明顯;線狀的開口給人封閉的、安靜的、陰暗的感受較為明顯;面狀的開口給人舒適的、均勻的、安心的、開放的、柔和的、明亮的感受較為明顯。整體而言,同樣是面狀開口,頂光比起側光更讓人有舒適、安心、明亮的感受,而線狀開口易予人封閉的、安靜的、陰暗的感受。

  • 會議論文

隨著經濟起飛,產業結構的轉變,現代人的工作環境紛紛轉變為在室內的辦公環境,室內照明的研究與應用越顯重要。除此以外,現代人的工作壓力大,心理疾病層出不窮,照明已不單單僅止於追求效能,而是在保有效能的前提下,也能夠兼顧心理的需求。Task and Ambient Lighting是近年來發展的新型態照明模式,主要是將工作照明與環境照明兩者組合搭配的照明模式,一方面為照明方式提出新的可能,另一方面,比起傳統的全般照明模式,在提供相同的照度下Task and Ambient Lighting更為節能。本研究以貼近真實辦公室環境為實驗設定,採用Task and Ambient Lighting為照明方式,針對不同色溫度與照度所搭配的八種照明環境,在長時間作業下於前、作業結束、作業結束後20分鐘、作業結束後40分鐘四個時段,做視覺類比量表(VAS)與盤斯心情量表(POMS)的問卷分析調查,研究結果如下:(1)在固定的工作照明下,搭配環境照明14w 6500K較搭配環境照明14w 3000K刺眼。(2)在固定的環境照明下,搭配工作照明13w 6500K最為刺眼,反之,不搭配工作照明最不刺眼。(3)在固定的工作照明下,搭配環境照明14w 3000K較搭配環境照明14w 6500K滿意。(4)在工作照明13w 6500K下,搭配環境照明14w 3000K最令人滿意,反之,環境照明14w 3000K不搭配工作照明最令人不滿意。(5)在固定的環境照明下,搭配工作照明5w 6500K最令人感到有精神,反之,不搭配工作照明最令人感到疲倦。(6)在工作照明13w 6500K下,搭配環境照明14w 3000K最令人感到有精神,反之,環境照明14w 3000K不搭配工作照明最令人感到疲倦。

  • 會議論文

近年來民宿漸趨專業化經營模式,部分民宿設計可謂媲美旅館的空間等級,而民宿並非單一化的使用機能空間,需提供如同家的舒適體驗、自然的調節主客住宿間的習慣差異、和顧客在使用上的需求變化以及考量管理者的工作模式等情況,由此得知,民宿空間與人具有密切關係,因此空間連結與分離的安排極為重要。空間型構理論是一組針對空間提供具有系統的評估方法,乃將圖像化的空間組織轉化為具體的量化數值,再經由數值的解析,從中萃取該空間的系統特性及潛藏於表層平面背後所難以發現的空間本質,空間型構理論可作為使用前評估或使用後驗證的重要依據,進而縮小設計與使用行為上的差異。本研究將透過空間型構理論(Space Syntax)分析宜蘭縣「玉田墅」民宿建築之空間組構,針對其軸線型構及空間單元型構進行單向度和雙向度之空間組構的交叉分析,驗證建築師構想與使用者在實際體驗下的關聯性。研究發現:1.低空間智慧性數據呈現建築師刻意安排私密與開放空間交織型態的設計與巧思。2.玉田墅強調將整體建築的設計藉由環狀及樹狀等適切的組合型態安排,提供一個人與人、人與空間的趣味互動。

  • 會議論文

煤礦曾是台灣經建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動能之一,本研究以位於平溪支線上猴硐、十分、菁桐地區之煤礦產業文化資產作為主要研究範疇,探討其所具有歷史、文化、技術、科學的價值,更檢視其近年來做為推動臺灣近代化產業文化資產保存及再利用的一種體現及現況。目前平溪線上的3處煤礦文化資產自2002年開始陸續轉型再利用,多採原貌保存或單點式館舍再利用,雖有部分逐漸轉為博物園區之經營模式,但仍有維護管理與資源應用上難以整合、過度觀光化、活動性質相近及缺乏社區參與等困境,難以彰顯其平溪線煤礦文化資產的特殊價值與再利用之重要性。因此本研究以田野調查及文獻研究整合釐清平溪線煤礦文化資產保存及再利用的現況及問題,參考國內外相關再利用案例,提出以網絡策略整合平溪線上煤礦產業文化資源,以一個新形態的再利用策略整合行銷,並依據平溪線現有的煤礦文化資源,因地制宜,將現有的困境轉化為動力,預期達到本區域的整體性維護、行銷整合及公眾參與提升、以產業文化資產帶動區域發展等效益。

  • 會議論文

美術館展覽空間的規劃為提供大眾欣賞藝術品最核心的議題,加上美術館建築空間的興建無法預測之後在展覽空間使用上的規劃,依照美術館屬性、模式、機能、類型、規模等皆有不同,美術館的發展與空間上的規劃並沒有統一的屬性,大多依照建築師理念執行或是採用現有建築進行空間規劃。臺北市立美術館本身建築在臺灣眾多的藝術展覽館設中較為特殊,建築師主張極簡中性藉此彰顯建築物本身被運用的高彈性度,這也間接影響了臺北市立美術館日後的規劃及展覽歷史。故本研究將分析基本建築基地的展覽空間對照實際展覽設置,並實地觀察加上空間型構理論(Space Syntax)進行研究。針對美術館建築本身之空間規畫進行空間使用及參觀動線的分析,歸納出展示空間內在組構關係中整體展示空間之間的空間結構特性分析探討整體空間的運用及參觀動線以提供美術館空間規畫設置參考。根據本研究分析結果可得最長動線之相對便捷值Rn 前端數值集中於整體右側,不同機能使用空間也顯示較低之便捷值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本身設定之參觀引導動線相符。

  • 會議論文

如果礁溪沒了溫泉還剩下什麼? 在這樣的疑慮下,依循著歷史去尋找溫泉之外的礁溪特色。在鄉土作家黃春明的《莎呦娜啦.再見》的短編小說中,黃春明以深入淺出的敘述讓人們在閱讀文字時能夠在腦海中浮現當時的礁溪的樣貌。當時所談論的女性,工作地點是在飯店,是服務業但服務的方向卻不同,最後演變成聲色場所。女性,至今就像是濃妝豔抹的女人變成純樸的姑娘一樣,化妝變成不再是為了工作或者是為了其它而化,化妝增添了她們的自信。 這一路來,因長期被男權所支配著,女性的思想也潛移默化成自己也認同的思維,在這樣根深蒂固的思維下,女性漸漸地找不回屬於她們應有的地位,而大多數的人們也不認同女性就應該是如此。在民國60~70 年代,礁溪因養鰻事業受到日本商人青睞,吸引日本商人前來礁溪視察,進而林立旅館飯店甚至繁衍出「酒番」文化及引進「那卡西」文化,提供來台商人休憩玩樂的場所。在《再見,莎呦哪拉》中描寫著一位在地人被迫帶日本人到礁溪去嫖自己的女性同胞,其內心的衝突與掙扎,文中也深刻的描寫著當時礁溪的光景,礁溪的居民因為這樣的發展而感到蒙羞,不敢抬頭去與他人介紹自己的出身地,甚至只是回家或是去泡湯也會被外人投入異樣的眼光,擁有溫泉是一個好的在地資源卻與情色行業畫上等號。本設計研究所選擇的基地位在礁溪「和風凱麗館」,飯店正面臨著轉型的命運,根據調查顯示,溫泉的溫度沒有以往來的高很有可能會消失,那以溫泉為主要特色的飯店會因為溫泉的消失跟著無法營運,因此,業主希望能夠在礁溪另外找尋當地的特色成為飯店轉型的契機。綜觀前述,礁溪的時空背景以及現今面臨的轉型契機,本研究欲探討並期許達成之研究目的如下:1.探討礁溪溫泉產業下所衍生出的特有文化,以及文化對現今社會與女性所造成的影響。2.回顧女性在礁溪歷史的定位及現代女性所需的住宿空間需求。3.設計實務操作,依據需求擬出最適宜的平面規劃,以及各項2D 圖面之呈現與3D 空間模擬。

  • 會議論文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簡稱大溪木博館),甫於2015 年春天開館,博物館以整個大溪老城區為經營範圍,包含大溪的自然、人文、生活、生產等多元面向,以及各種歷經百年積累交織而成的生活文化,皆在博物館的創設理念之內。本研究以大溪木博館為對象,透過文獻探討、實地調研、深入訪談、問卷調查之後,導入品牌思維與形象規劃,並進行整體形象的視覺設計及系統建置,以期提升博物館的品牌形象與品牌價值,帶動發展大溪獨特的地方產業與生活風格,進而打造出完備且適切的「大溪文化品牌」,提振大溪的地方產業與觀光發展。

  • 會議論文

光,不僅能夠營造空間氛圍,更是滿足生活所需的重要元素。隨著社會快速變遷的腳步,人們汲汲營營的工作,然而,超時且高壓的環境讓憂鬱症患者逐年增加,「憂鬱症」已然成為現代社會的文明病。大多數的工作環境處於室內空間,所以如何利用良好的照明設計來降低長時工作帶給人們的負面情緒,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本研究以照明心理的角度為出發點,以更貼近真實工作情境的實驗設定,探討照度、色溫度以及時間因子組合的照明環境對於工作者的心理情緒之影響。本研究將受測者依照自我感覺填寫的視覺類比量表(VAS)轉換為數據資料後,利用SPSS 統計軟體進行分析,探討照度、色溫度以及時間因子對於工作者的心理情緒是否具有顯著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1)八種照明環境下,在舒適程度、滿意程度、眩光程度、緊張度、疲勞感、壓力感的表現上,照度為126W 時,比42W、84W 以及168W,令受測者感到滿意、舒適。(2)低亮度時(42W)搭配低色溫度(3000K)、較高亮度時(84W)搭配高色溫度(6500K),能夠讓作業人員心理狀態感到舒適且能有效降低工作壓力。

  • 會議論文

室內照明一向是外加燈具於空間中的做法,本研究將之做了改變,使之呈現無燈具照明的現象。有需要如此測試,在於目前國內外主要的照明研究,已轉向OLED 作為燈具的趨勢,因為其發光亮度已經可以超越傳統光源的效果—儘管能源效率還在爬升中。本研究探討了其背後原因,並以幾個光度及色度參數皆有差異之OLED 光源樣品,套用在3D 住宅中,藉DIALux EVO 照明設計軟體,做多個無燈具照明之設計研究。結果發現,若將這種體積小、厚度僅有幾公釐的光源整合在室內構成元素中,將會是可彈性應用的、新的照明方式。

  • 會議論文

由於生產技術大幅改進及生產效率的提升,消費性產品快速及大量的生產,導致資源的過度開發使用,如無法透過有效的回收策略,將物品加以修復或再用,勢必造成大量廢棄物的產生,導致生態破壞及面臨資源用盡的窘境。因此,在產品設計初期,即應建立回收再利用的觀念,掌握3R 的觀念以提高零件周轉率,進而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本研究旨在藉由探討友善環境的3R (Reduce / Ruse / Recycle)觀念,提出環保創作的創意策略,思考如何利用室內裝修工地所餘的廢餘材料,以及生活中常見的損壞或汰舊物件,在兼顧實用性及藝術性的考量下,創作出具有環保概念的系列造型燈具,藉由各種創意構思及組合方法,添加適當必要部件完成創意作品,以具像、生活化的方式呈現,藉以實踐並驗證「從搖籃到搖籃」(from cradle to cradle) 的永續循環環保理念在生活實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