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221.67

《人間佛教叢書》2013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下)

  • OpenAccess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會議論文
  • OpenAccess

背景與目的:筆者在佛光山澳洲與美國分別院服務近二十年後,深感人間佛教法義殊勝,然而當地人士接受佛陀教法速度遠不如預期。因此,隱藏 於授與受兩者之「鴻溝」,是值得進一步探討議題。研究方法:其一:以電子檔案問卷調查表,電郵到佛光山美國各分別院,請當地出家僧眾填寫(76%)。其二:以紙本問卷調查表發給曾服務於過美國寺院,但現今人住台灣出家僧眾填寫(24%)。將所得資料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並逐步歸納影響佛教本土化因素。研究結果:接受佛法西方人士近五年來有成長;中華文化活動與禪修是吸引本土人士走入寺院最佳方便法;外語能力是弘法人員最需要加強弘法技能;中西文化差異是佛教本土化最大困難之一。結論與建議:為加速佛教本土化,加強弘法人員外語能力外,可透過與當地美國文化專家學者交流,進一步全面解讀美國文化,藉以降低或消除「文化衝突」。

  • 會議論文
  • OpenAccess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1967年於高雄開創佛光山,陸續於全球創建200餘道場,實踐「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想。隨著佛教國際化的推動已在世界各地獲得肯定、認同,星雲大師於2001年,又提出「本土化」的主張。所謂「本土化」,就是要讓佛教依各地的文化思想、地理環境、風俗民情之不同,發展出各自的特色。在歐洲此數千年深受基督教影響與蘊育之區域,外來宗教之傳播實屬不易,希望藉荷華寺此個案之分析,來看佛教本土化如何落實。此篇論文,作者以自身於2008年至2010年期間駐錫荷蘭佛光山荷華寺之經驗,透過荷華寺個案研究及歸納,從「星雲大師本土化理念看佛光全球弘法之文化適應及成效」。探討及瞭解荷華寺發展出具當地特色本土化「荷蘭佛教」之成果及期間所遭遇之困難。希望荷華寺結合當地之有利條件,在荷蘭弘揚人間佛教之成功經驗,可提供其他歐洲國家弘法度生之借鏡,未來能在佛教本土化之前提下,將人間佛教之種子播灑處處並開花結果。

  • 會議論文
  • OpenAccess

Ever since Buddhism was transmitted from India to other parts of the globe, it has had to find its way through a seemingly endless array of host cultures. As the world's largest Buddhist order, Fo Guang Shan has successfully taken root in some 200 major cities across the Five Continents. How has Humanistic Buddhism as advocated by Fo Guang Shan's founder -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acculturated to a wide range of cultural locations across the world? This paper aims to assess the progress and acculturation of FGS, and discuss the factors of success and failures in terms of its acculturation strategies, changes in the approaches of Dharma propagation, and acculturative stress experienc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