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238.70

《人間佛教叢書》2015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上)

  • OpenAccess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會議論文
  • OpenAccess

《佛光菜根譚》是星雲大師仿照《菜根譚》的體例,根據自己三十多年來弘法時所說的片言隻語而寫成的一部人生智慧書。與《菜根譚》相比,《佛光菜根譚》與《菜根譚》在君子人格的界定、立身處世的原則以及人生境界的追求上,都有著較為明顯的差異。究其根源,乃在於《佛光菜根譚》立足當下,精進勵志,普度眾生,是宗教家基於道德倫理的「善」的哲學;《菜根譚》則體現更多文人對人生的把玩與欣賞,是傳統文人基於文學藝術的「美」的哲學。

  • 會議論文
  • OpenAccess

本文主要從太虛大師提出的「人生佛教」、「人間佛教」談起,並反省從「山林佛教」走向「人間佛教」的內涵。本文提出人間佛教於二十世紀三○、四○年代之際,是一個共構性的思想結構,當時佛教界僧俗二眾,不約而同地對此思想信念產生共鳴,與當時佛教腐敗有關。拋棄鬼神的宗教是共識,星雲大師進一步斬釘截鐵地表示人間佛教即是佛教,乃至是佛教的全部,徹底地實踐「此地此時此人」的理念,並闡述「人間佛教」的菩薩道精神。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建基於《華嚴經》,依華嚴思想來建構他的「同體共生」的理念。「同體共生」之理念即是由因緣觀作為法理依據,大師透過善巧方便,以現代人的語言,闡述緣起性的佛法要義,並強調「人間佛教」行者最終須體解中道緣起的空性。

  • 會議論文
  • OpenAccess

《無聲息的歌唱》一書是青年星雲來台後所集結的第一本書,其撰寫時間約在1950年冬。該書透過佛教法物、非法物等,點出佛教弊病。因「物語」 所揭櫫佛教現象,距其來台不過一年,故無疑絕大部分佛門事態,當是其在大陸時期的見聞。而文中透過「物語」所傳達的佛教沉痾,不僅是近現代中國佛教所欲改革的內容,更重要的是成為吹響人間佛教的號角。本文欲藉此書探討青年星雲的改革理念,以及其人間佛教藍圖的僧伽教育觀。

  • 會議論文
  • OpenAccess

人間佛教是一個世紀以來中國佛教發展的主流趨勢,也是近十多年來海峽兩岸學界聚焦的佛教熱點問題。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研究經歷了一個從「邊緣」到「中心」的歷程。「星雲模式」以及宗派建立的思路不足以闡釋大師人間佛教的思想,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特質是圓融的佛教。

  • 會議論文
  • OpenAccess

二十世紀人間佛教的一個重要特徵是「生活化」,其宗旨是關注生活,投身生活,提升生活,淨化生活,以佛教的智慧促進社會生活的改善。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和活動極大地推進了人間佛教的「生活化」,大師在他的演講中也多次論述佛法與生活的關係,講「人間與生活」、「佛教的生活學」乃至「生活佛教」,深入地闡發了佛教的生活智慧,本文在對人間佛教的「生活化」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重點論述了星雲大師的佛法與生活思想。

  • 會議論文
  • OpenAccess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十分重視禪學及禪法,佛光禪以佛教經論及漢傳佛教傳統為基礎,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逐步建立了從預備道、善行道、戒行道、定行道、慧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的修行體系。其中以定行道與慧行道為佛光禪的核心。佛光禪的止觀法門以原始佛教的定慧思想為基礎,結合大乘般若學說及天台止觀實踐,特別重視止觀法門在生活中的具體落實。

  • 會議論文
  • OpenAccess

星雲大師主張以教育培養人才,他的辦學目的除了為佛教培養弘法人才,同時也為社會造就人格思想健全、身心平衡發展的時代青年。在僧伽教育上,他建立了三級層次的佛教教育制度;在社會教育上,他不僅建立了包括幼稚園在內的各級院校,更提倡將佛教對人心的淨化作用融入到兒童和青少年的成長教育之中。星雲大師的教育理念與實踐,不僅大大拓展了傳統寺院的教育功能,也給現代學校教育注入了人文因素,為應對新生代青年教育的挑戰提供了理論與實踐資源。

  • 會議論文
  • OpenAccess

從人類的歷史來看,世界性的各大宗教都有超越人生與現實的教義與教理,由此開啟了信眾追求彼岸世界的修行之意志。佛教作為古老的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在超越性方面具有獨特的意義與價值。隨著二十世紀以來逐漸成為一個主流的人間佛教之潮流,在超越性方面也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之一。星雲大師成功地開創佛光山的人間佛教之弘法模式後,也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超越性之理論。星雲大師秉承佛陀創教之本懷,結合時代的特色,在建構人間佛教的超越性理論體系時,從世間法、出世間法的角度來分別予以詮釋,由此形成世間法層次的超越與出世間法層次的超越,而佛教所追求的涅槃之境,則是星雲大師所闡釋的人間佛教超越性的最高表現形式。

  • 會議論文
  • OpenAccess

星雲大師繼承了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思想。他立足於現代人生,結合現代人的根機,將佛教的思想和精神以現代人熟悉和樂於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因而他極力宣導和實踐具有人間進取性、積極樂觀性、喜樂性、利他性、普濟性、生活化、大眾化、事業化、國際化等特徵的現代人間佛教。與印順法師偏重於理論論證和辨析性的人間佛教風格不同,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更為傾向於綜合、圓融與實踐。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是以人乘佛教為基礎,以大乘般若空觀中道思想為眼目,以大乘佛教法界圓覺學尤其是禪淨二宗為歸趣,以建立人間淨土為目標。星雲大師是以人間佛教融貫五乘佛教,並且試圖將人間佛教的精神落實到現代社會普通一般人的生活之中。

  • 會議論文
  • OpenAccess

本文旨在探討佛教的解脫觀以及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之間,在學理上的關係。從佛教解脫道經典的《雜阿含經》整理出關於解脫的形式與內容,看出佛教所著眼的生命世界,從眾生在世間受苦的情形,提出解脫困苦的修行方法。在大致確立佛教的解脫觀之後,將探討在當代具有相當價值的人間佛教學說,依據星雲大師的著作與說法,檢視與佛教經典的解脫觀在條理、脈絡上是否一貫,以作為身處於人間修行時的一種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