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詞文體特點穩固,其詩題、詩體、形式、內容有一致傾向,此特點卻模糊了個別作家的字詞運用差異。由於宮詞涵蓋宮廷生活內外之習尚,研究採用杜正勝〈什麼是新社會史〉的分類標準,以較少研究者注意的北宋宋白〈宮詞〉(百首)為個案建立關鍵字庫,藉兩種數位人文工具標註用字頻率,探討它與宮詞始祖唐代王建〈宮詞〉(百首)以及稍後於宋白的王珪〈宮詞〉(百首)的字詞運用差異,從而評論這些作品的文學意義。據關鍵字庫及標註結果,宮詞的字詞運用有五項基本元素,包括地點、禮儀、日用、權力、藝文。宋白較常使用「宮X」或「X宮」的構詞虛指禁宮位置,密集運用「春X」的構詞寫帝皇恩澤和萬物滋長,此頌聖主旨與大雅正聲的宮廷詩有所交匯,本文指出宋白〈宮詞〉的文學意義在於確立自身傳統,其中單純意象的使用、日常化的宮壼描寫和人性化的敘事特點以及句末用景語收結是其作品表現閒雅含蓄的原因,是宋人宮詞清雅風格的先導。
本文介紹中研院近史所的「近代婦女期刊資料庫」及「婦女期刊作者研究平台」,說明資料庫建立的程序、規範、統計分析資料,並透過開發「社會網絡分析工具」,分析婦女期刊作者的文化資源、社會關係與政治運籌。本文有三個主要目標:一、描繪婦女期刊的作者群像,建立人物研究的基礎資料;二、分析期刊作者的社會網絡,探尋關係資源轉換的線索;三、分析戰時婦女期刊通訊網絡的文本與作者,深入詮釋編輯策略,揭示共同倡議目標下的暗流,不同群體間的合縱連橫。
對於文學流派的研究,過去研究者多以文獻研究法,從文學主張、社交網絡、作品實踐等面向歸納出文派的群體。用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探討群體,是否能夠彌補其不足?本文擬以Gephi數位人文工具,將劉聲木《桐城文學淵源考》中記載的1,202人,根據作者列舉師友、戚誼、私淑、交遊幾種關係,繪製社會關係網絡圖,比較其與文獻研究法結果的異同。藉此討論使用數位人文工具,繪製社會關係網絡可視性圖表以輔助文學流派界定的特性。
「中央研究院數位人文研究平台」是依人文學者需求所打造的文本分析平臺,提供免費的雲端服務,讓研究者從研究素材的取得、閱讀、編輯、標記、分析運算、視覺化、下載到成果開放,都可以在平臺中無縫完成。期望能透過簡單好用的工具,及豐富的研究素材,吸引人文研究者投入數位人文研究,以推動此領域之發展。平臺之核心設計理念為「開放」與「協同研究」,研究者不僅可使用平臺所彙整的開放資源,也可以將自己的成果於平臺上開放分享,使研究成果可以不斷地累積與成長;孤單的研究者,除了有平臺這位電腦助手一起合作,也可以與志同道合的研究者在平臺上一同研究,以提升研究的規模與質量。本文根據研究者常用的數位工具類型,分別介紹平臺所提供的功能與應用範例,並說明平臺運作的情況及我們的觀察。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user experience,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analysis technology for website operation, analysis, and personalized services.
If you continue to browse this website, it means you agree to the use of cookies o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