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5.183.221

中醫藥研究論叢/Taip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目的:整理、分析《丹溪心法》治療上消化道疾病之方藥,以闡釋其臨床辨證思維、用藥配方特點以及藥物關聯組合,作為臨床中醫師治療上消化道疾病參考。方法與材料:比較並蒐集《丹溪心法》中與上消化道疾病有關之中醫病症名章節及其相對應的中醫內科方藥,用Microsoft 365 Excel統計相關中藥資訊的頻次。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18及Cytoscape 3.9.0進行藥物複雜網路分析,並歸納出核心高頻用藥模組。針對高頻核心藥物進行Apriori演算法以及皮爾森相關係數階層式集聚分析法的關聯規則分析,找出書中關聯規則中藥組合與其對應方劑。結果:《丹溪心法》治療上消化道系統疾病用方的高頻核心用藥包含炙甘草、陳皮、半夏、白朮、人參、茯苓、砂仁、蒼朮、香附、黃連;功效分類以補氣、理氣、溫裡、化濕藥為多;藥性為溫、寒、平性;藥味則以辛、甘、苦平均;歸經則以脾胃經為宗。由Apriori演算法獲得的關聯分析組合可歸類為四君子湯、二陳湯之加減,而皮爾森相關係數階層式集聚分析法則獲得八種藥物關聯規則組合。結論:歸納發現朱丹溪之脾胃病辨證思維,注重脾虛、痰濕及氣鬱等病因病機,治法以溫補脾胃為主,調暢氣機及祛濕化痰為輔,符合研究之複雜藥物網絡、核心用藥模組及藥物關聯規則組合分析的結果。

  • 期刊

背景:激動包含過度、破壞性和不恰當的言語、聲音和動作症狀。在長期照護設施中,激動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針灸治療對於居家與機構病患的激動情緒和照護壓力的緩解效果。方法:本研究為前瞻性、單中心、不同治療頻率對照的研究。參與者被分為每週接受針灸治療一次與三次的兩組,並在研究進行前、治療四週與八週後分別評估個案的激動情緒與照護者的負擔。我們使用中文版柯恩-曼斯費爾德激動情表緒行為量表(Cohen-Mansfield Agitation Inventory, CMAI)評估患者的激動情緒,並以照顧者負擔量表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CBI)來評估照顧者壓力強度。本次研究共採集三筆數據(治療前、治療四星期與治療八星期),並使用無母數統計分析中的Friedman test和rank sun test來分析治療結果。結果:本研究共納入41位失能病患,其中有23位接受每週三次針灸,其餘則每週接受一次治療。每週治療三次的病患,其激動情緒行為量表量表由治療前的116.0±5.5分,顯著下降到治療四週後的87.0±5.5分,與治療八週後的44.0±5.5分,並且具有統計顯著差異。其照顧者負擔量表總分也由99.0±5.5分下降至75.0±7.5分(四週)與36.0±6.0分(8週)。相比而言,每週僅接受一次治療的患者,在治療四週後並未顯著改善激動情緒症狀或減輕照護壓力,僅在八週後才達到顯著的療效。結論:研究結果顯示,針灸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於激動情緒的治療特別有效,並且能夠減輕照護者的負擔。此外,針灸頻率也會影響治療效果,每週三次的針灸可以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 期刊

2022年5月以來,台灣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為保全醫療量能,政府宣布確診患者依輕重症分流原則收治並擴大辦理「視訊診療照護」。台灣中醫基層醫療機構(診所)因應疫情發展,參與分流收治輕症患者,此舉改變了過去台灣民眾對於中醫門診的醫療行為與認知。為剖析病患於此次新冠疫情之醫療行為以及新冠肺炎症狀於中醫藥輔助下之變化,我們以問卷形式共募集了1404名病患進行研究。給予中藥處方後,病患前後的症狀變化,可供醫師針對輕症急性期以及新冠後遺症患者之臨床治療參考。我們的研究結果指出在使用中藥後,高達87.6%的病患同意「病情進步」;此外,「經過此次的用藥經驗,若未來身體不適,會選擇使用中醫藥」的意願佔89.5%;而94.5%的病患認為「視訊診療對自己有幫助」。整體而言,病患對於此次中醫分流的輔助診療滿意度極高,未來亦很願意就診中醫。

  • 期刊

這位72歲女性患者因十年前聽神經瘤手術後,疑似傷及第七對腦神經,飽受右側顏面神經麻痺所苦,甚至出現眼睛、右側鼻孔及嘴巴嚴重乾燥的症狀,西醫予以修格蘭氏症候群(乾燥症)的診斷,但服用西藥改善有限,雙眼乾澀問題仍存。因此患者至中醫門診就診,在經過幾個月持續服用中藥治療後,患者眼睛乾澀的症狀得到大幅改善,原先一日十數次眼藥水的使用現只需2-3次,有時甚至不需使用,藉此病例報告提出治療經驗,提供臨床上的參考及使用。

  • 期刊

術後腸阻塞是腸造口關閉手術後最常見且重要的併發症,影響病患的腸胃道功能,產生噁心嘔吐、腹脹、腹痛等症狀,擾亂術後的恢復情形,甚至會延長住院天數而造成負擔。目前臨床上針對術後腸阻塞仍以保守治療與支持性療法為主,透過限制飲食、鼻胃管腸道減壓、周邊營養支持等方式,讓病患腸胃道妥善休息後自行恢復蠕動,然而腸胃道動力恢復的時間卻難以掌控。本病例為69歲男性患者,半年前因肛門反覆出血而診斷出大腸直腸癌,經過同步化學放射治療與手術切除腫瘤後,於110年7月6日入院接受迴腸造口關閉手術,術後無法解便,腹脹嚴重,故會診中醫針灸協助治療。病患於前三次針刺治療後,稍可自行排便,但仍腹脹,嘔吐多次而放置鼻胃管引流減壓,之後我們改以電針治療的當天,病患腹脹大減,排便量增加,且於大腸鏡檢查中證實已無明顯糞便積聚,之後持續以電針治療六次,逐漸改善腸胃症狀,增進食慾和進食量。因此我們認為電針可有效改善腸造口關閉後的術後腸阻塞,恢復腸胃道蠕動,幫助病患提早出院。

  • 期刊

中風等腦血管疾病是我國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在其中小腦中風屬於較罕見之疾病,表現亦與一般中風會出現之肢體無力、麻木等不同,而是以眩暈、共濟失調為主要症狀,治療與一般中風相同以復健為主。回顧中醫歷代文獻,對於一般中風出現之半側癱瘓、感覺異常論述詳細且資料豐富,然而在小腦中風這部分卻少有文獻論治,只能從眩暈等症狀進行搜尋,且較難找到關於眩暈與其他共濟失調症狀關聯之論述。本例患者是小腦缺血性中風病患,發病後有嚴重眩暈、步態不穩、共濟失調等症狀,基於現代醫學對於解剖與中風病理機轉之認識,我們以外風、痰瘀論治此患者,開立小續命湯加減方合併大黃蟅蟲丸組合之科學中藥。並搭配基於解剖學投射之頭皮針,對於小腦投射區域進行針刺治療,首次針灸治療後,對於患者進行神經學檢查,患者共濟失調之狀況(辨距失調等)立刻可見顯著改善。患者在持續接受中醫住院會診治療期間,眩暈、步態不穩等症狀得到顯著改善,以共濟失調障礙評估量表(SARA)進行神經學檢查評估,量表指標也有提升。故分享此案例與醫師同道分享。

  • 期刊

一位83歲女性病患,患有間歇性頭暈長達五十多年,於十五年開始在西醫耳鼻喉科診所就診,並診斷為中樞型眩暈,發作時表現頭昏無力,伴隨肩頸緊繃感,嚴重發作時須躺在床上數小時,並服用Aspirin等西藥控制症狀,發作的頻率及強度並未獲得改善,在五月份至中醫門診求助治療,在經絡診斷上,病位落於手足少陽經及足太陽經,臟腑病位則在肝腎,故治療上選擇局部穴位如頭部的四神聰、百會、暈聽區、風池,遠端手足取穴則選取承山、太谿、太衝等,並搭配耳豆穴位按壓。在經過三個月的針灸治療(一週一次)搭配耳穴按壓後,患者頭暈的發作頻率由一週三次,改善為兩週一次,在主觀的頭暈程度感受(VAS Dizziness)上,由八分轉為四分。

  • 期刊

肝硬化後仍持續酗酒。於108年10月13日因發生噁心和吐出咖啡狀嘔出物、腹脹、發燒、全身嚴重黃疸、下肢水腫、腹水、解黑便,故至醫院急診就診。住院治療後併發腎功能惡化,西醫評估疑似併發肝腎症候群,經病人要求會診中醫治療,在經過約兩周的治療後,腎功能明顯改善,順利出院。藉此病例報告以提出透過中西醫結合的治療經驗,供臨床上參考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