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9.251.154

呼吸治療/Journal of Respiratory Therapy

台灣呼吸治療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報告目的:我們的臨床呼吸照護經驗發現呼吸器支持對於肺小靜脈阻塞病人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吐氣末陽壓(PEEP),可以用在嚴重肺水腫時,改善氣體交換的狀態並維持肺泡靜水壓,改善肺水腫的情形。但在實證醫學的文獻搜尋中,有關於肺小靜脈阻塞症和呼吸治療的文獻幾乎是沒有,主要是肺小靜脈阻塞症是不易被診斷,肺小靜脈阻塞症的預後極差,肺移植(Lung transplantation)是最後治療的選擇。所以在此個案往生後肺部病理切片證實有瀰漫性癌細胞浸潤於肺部微血管及小靜脈,更確定肺小靜脈阻塞症病人呼吸照護的重要性,所以將此呼吸照護經驗跟大家分享。呼吸治療評估:胸部X 光影像呈現雙側瀰漫性浸潤,顯影劑注射後之胸部斷層掃描:雙側間隙組織病變(interstitial pattern)和沿支氣管血管束分布的棉花狀病灶(cutton-wool like lesion)及雙側少量肋膜積水,無肺動脈、肺靜脈或心臟之影像異常。心電圖為正常竇性心律。入院後,初診斷為心因性肺水腫,給予利尿劑及血管擴張劑,但血氧飽和度於使用血管擴張劑後急速下降,氧療設備由純氧面罩(NRM)換為非侵入性正壓陽性呼吸器,但動脈血仍呈現不好的氧合比例( Oxygenationindex;PaO2/FiO2=160),並持續惡化,且血壓開始降低,因此予以插上氣管內管並予以呼吸器使用。心臟超音波發現右心室擴大,壓迫到左心室,而左心室結構及射出分率皆為正常。右心導管(Swan-Ganz)證實肺動脈高壓(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40 mmHg),而肺動脈楔壓為17mmHg。此時臨床上之臆度診斷為肺小靜脈阻塞症[Pulmonary veno-occlusive disease(PVOD)]。經利尿劑,陽壓呼吸器及提高吐氣末正壓治療後,病人的胸部X光片浸潤情形得到改善,所需的FiO2也可從80%調降至40%。呼吸問題確立:病理的分流效應(pathological shunt)導致低血氧(hypoxemia)。呼吸治療措施:我們的臨床呼吸照護經驗發現呼吸器支持對於肺靜脈阻塞病人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吐氣末陽壓(PEEP),可以用在嚴重肺水腫時,改善氣體交換的狀態並維持肺泡靜水壓,改善肺水腫的情形。曾有個案報告吸入一氧化氮可使這類病患肺動脈壓下降,暫時改善肺部通氣/灌流不吻合,我們亦曾嘗試從0ppm慢慢增加至30ppm,期間持續觀察肺動脈壓力及血氧分壓變化。結果評值:嘗試把12cmH2O的PEEP調降為10cmH2O時,氧合變差,胸部X光肺浸潤變嚴重,因為必須依賴PEEP維持氧合狀態,在呼吸照護過程,有嘗試脫離呼吸器,但無法調降PEEP,個案無法脫離呼吸器,整個疾病進展最後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吸入一氧化氮持續觀察肺動脈壓力及血氧分壓變化,但並未發現有任何改善。結論與討論:肺小靜脈阻塞症是發現有肺動脈高壓時需考慮的鑑別診斷之一,尤其是併有雙側肺野浸潤,且予以血管擴張劑等治療原發性肺動脈高壓藥物後,反而惡化時,更要考慮此診斷。建議一但確立診斷,病人必須依賴PEEP維持氧合狀態調整足夠的PEEP和滿足病人呼吸作功是最重要的,此類病人是必須依賴呼吸器維生。

  • 期刊
陳鸞秀 賴佳鈴 邱芸貞 以及其他 1 位作者

個案報告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照護,根據GOLD guideline肺部復健為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黃金準則之一,相關研究文獻日益增多。筆者於臨床工作多年,肺部復健運動除了應用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相當之成效,此法運用在重症病患併發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造成肺部纖維化同樣有其效果。將肺部復健運動有效的介入此類患者,可以改善患者活動無耐力、低血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變差等問題。目前於國內有關此類領域之研究文獻仍有限;本文列舉三名不同原因造成ARDS併發肺纖維化之患者執行肺部復健運動,重新讓病患學習呼吸再訓練、清除痰液及如何處理呼吸費力等相關問題,藉由訓練增加活動耐受力,修正「活動就會喘」的錯誤觀念。期望此篇文章之發表,讓更多醫護同仁重視肺部復健運動,對於此類病患提供更完善的呼吸照護品質。呼吸治療評估:案例一:謝小姐24歲懷孕34週,受家中成員傳染導致咳嗽與發燒於門診求治,2天後高燒不退呼吸喘惡化,疑似H1N1感染執行快篩呈現陽性反應,轉至本院;胸部X光兩側瀰漫性肺浸潤、嚴重低血氧,診斷為疑似H1N1肺炎併發ARDS;緊急插管呼吸器使用,當晚緊急剖腹生產置入體外膜氧合器(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療,期間疾病管制局檢驗確診為H1N1肺炎併發ARDS,第三天右側氣胸放置胸管,16天後成功拔管脫離呼吸器使用鼻導管氧氣3L/min,3天後帶胸管、鼻導管轉至病房,個案於病房呈現活動時呼吸喘低血氧,呼吸困難指數(Borg's Scale)達7分,肌肉無耐力導致生活自理能力變差等問題。案例二:王先生63歲、咳嗽有痰、喉嚨沙啞,3天後呼吸喘至本院求診,初步診斷為肺炎使用非侵襲性正壓呼吸(Non-Invasive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持續低血氧呼吸窘迫,插管使用呼吸器;胸部X光兩側嚴重瀰漫性肺浸潤,血氧飽和度84-89%(當Fio2:100%、PEEP: 10 CmH2O);痰液培養:肺炎鏈球菌,診斷為肺炎鏈球菌併發ARDS,鎮靜劑使用導致下肢無力,懷疑藥物引發多發性神經病變,停藥後下肢無力情形改善;歷經30餘天順利拔管使用NIPPV,3天後轉病房一週後順利脫離NIPPV鼻導管氧氣3L/min使用。個案容易喘,日常生活無法自理需仰賴家人,導致情緒極為低落。案例三:葉小弟16歲,車禍造成右下肢嚴重粉碎性骨折,家屬拒絕截肢,3天後敗血症併發ARDS,緊急插管呼吸器使用,低血氧持續惡化採ECMO治療,治療期間歷經右膝上截肢、急性腎衰竭透析治療,併發左側氣胸胸管引流大約40天才順利拔除氣管內管改用NIPPV,5天後帶胸管、NIPPV轉病房,使用NIPPV期間PaCO2偏高(≒55~65mmHg)10天脫離NIPPV、鼻導管3L/min使用;左側胸管拔除後10天再次發生氣胸,5天後右側也產生氣胸,雙側放置胸管並執行沾粘術,其左腳因為日前放置ECMO導致神經受損。問題確立:收案三名患者,分別為: H1N1感染、肺炎鏈球菌感染、車禍導致嚴重粉碎性骨折造成敗血症,最後都併發ARDS。雖然三位導致ARDS成因各自不同,但治療期間皆接受長時間高濃度氧氣及高吐氣末陽壓(PEEP),併發肺纖維化、活動無耐力及低血氧等問題。此外三位病患在發生重大疾病後導致日常生活無法自理,情緒低落與焦慮不安。呼吸治療措施:1 加強個案對疾病認識的衛教,減輕因為不知而造成的擔心。2 學習呼吸控制與呼吸放鬆技巧的訓練。3 依個案獨特性予以設計適當的肺部復健運動。肺部復健運動分為上肢、下肢及學習呼吸控制技巧。上肢訓練主要包括肩膀、手臂肌肉運動,進而帶動胸廓使通氣量增加。次要增進呼吸肌及上臂肌肉的強度及耐受度,此訓練對於需使用手臂的日常生活動作特別重要。上肢運動分為兩種:(1)支持性上肢運動:藉由儀器訓練,例如使用肌力車時加阻力。(2)非支持性上肢運動:舉起手臂維持抗重力姿勢及手臂舉重的方式訓練,此種方式不需儀器對病人而言既經濟又方便,例如無負重舉臂、負重舉臂、擴胸運動。下肢訓練的目的於改善活動耐力,項目包括:無負重抬腿、下床坐椅、踏步運動、下床行走、踩固定式腳踏車等。訓練時間、次數需採漸進式、逐步增加,運動項目可採單一種運動施行或合併兩種。Mahler(1998)綜合多份文獻,建議運動內容的設計必須注意訓練的強度及獨特性,(1)頻率:每天一次,(2)持續時間:一開始可以運動5分鐘休息2分鐘再重複運動5分鐘休息2分鐘,逐漸增加到能持續運動到20分鐘;(3)強度由最大耗氧量的50%開始訓練以出現活動無耐力或Borg's Scale來調整。(4)氧氣供應若血氧飽和度≦88%時可以使用氧氣維持血氧飽和度≧90%。結果評值:病患由加護病房轉普通病房時,呈現活動無耐力及低血氧,必須使用氧氣才能維持血氧飽和度≧90%,經肺部復健運動的介入,依個案的獨特性設計出適合個案的復健運動計畫,案例一:3週後脫離氧氣第4週出院;案例二:5週後戴氧氣回家,出院後約一個月脫離氧氣;案例三:5週後脫離氧氣,因截肢傷口未癒合故延遲至第7週出院;由於三個案住家離醫院甚遠,無法繼續回診繼續復健療程,因此出院前教導簡易的居家復健運動。不過由表一可以發現個案在出院前、及出院後追蹤其運動肺功能(6分鐘走路測試)及Borg's scale是有持續在改善。表一:運動肺功能及呼吸困難指數變化(表格略)

  • 期刊
蔡佩倩 陳虹如 許端容 以及其他 1 位作者

個案報告目的:慢性咳嗽成因有九成病患因鼻涕倒流、逆流性食道炎及氣喘所致,部份可因異物嗆入呼吸道,例如:睡眠中假牙滑脫、飲食過速或飲酒過量造成意識障礙所致。甚至發生於氣管內管插管過程中不慎將脫落牙齒滑入呼吸道內。呼吸道異物往往會因發生時機、體積、阻塞的部位及異物特性,如有機性的異物花生顆粒容易引起局部發炎反應;臨床表徵亦有所不同,輕者可能無症狀或輕微咳嗽,嚴重者甚至會造成缺氧、休克等危急性命後果。病人大多會因異物嗆入(choking)之症狀輕微而忽略延遲就醫。因此藉此案分享照顧異物嗆入呼吸道導致之慢性咳嗽之照護經驗。呼吸治療評估:個案72歲男性農民,無抽菸、飲酒及慢性病史,主訴近來有鼻塞、胃酸逆流、發燒及寒顫等病徵,因持續慢性咳嗽一年多且逐漸惡化,痰液中有血絲及體重減輕,經診所轉診至本院就診。理學檢查時:左上肺部於吸氣時有些許捻髮音,其它部位並無異常之呼吸音。胸部X光檢查及電腦斷層檢查同時發現左上肺葉處有部份塌陷及肺部浸潤現象(支氣管肺炎)。醫師曾建議行支氣管鏡檢查,但礙於病患害怕、猶豫而拒絕此項處置治療,因此醫師建議由呼吸治療師執行胸腔物理治療(扣擊)及姿位引流擺位方式,協助病患改善左上肺葉塌陷與支氣管肺炎,然而病況並未改善,最後建議醫師執行支氣管鏡檢查,處置結果發現左上支氣管開口處有一個狹長且邊緣尖銳的異物,並黏著於氣管內壁導致氣管黏膜呈現紅腫發炎與痰液滯留現象。問題確立:1. 病人有慢性咳嗽並逐漸惡化,痰液中並帶有血絲、及體重減輕;2. 胸部X光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上肺葉呈現部份塌陷及左上肺葉浸潤現象,因此臨床診斷疑似:左上肺支氣管肺炎、異物阻塞或肺腫瘤。呼吸治療措施:1. 給予口服性抗生素治療,但臨床病況改善卻有限。2. 胸腔物理治療(扣擊)合併呼吸運動及姿位引流擺位:嘗試協助改善左上肺葉塌陷及支氣管肺炎讓痰液排出,但情況改善仍有限。3. 軟式支氣管鏡檢查:在口服性抗生素治療及胸腔物理治療(扣擊)及姿位引流擺位等效應有限下,最後主護醫師決定執行支氣管鏡處置檢查,結果發現左上支氣管開口處有一個狹長、邊緣尖銳的異物,黏著於氣管內壁,且黏膜呈現發炎紅腫,在軟式支氣管鏡協助下取出一個疑似魚骨頭的異物。結果評值:於支氣管鏡檢查中藉由組織切片夾(Biopsy forceps)成功地移除疑似兩公分之魚骨頭異物,移除過程中氣管黏膜並未併發大量出血,經數週追蹤治療,病患咳嗽症狀在異物移除後,並獲得緩解與改善。結論與討論:呼吸道異物吸入嚴重者往往可能會造成致命的併發症,雖然目前大多建議以硬式支氣管鏡將異物取出為執行方式,但隨著軟式光纖支氣管鏡檢查技術與科技裝置的進步,取出異物的成功案例也佔些比率。藉由經驗豐富的醫師與呼吸治療師協助執行作業下,減少異物的碎裂;避免遠端細支氣管阻塞及支氣管壁黏膜大量出血;建議在執行此檢查時,為因應上述併發症之發生,檢查室應具備急救用物、緊急插管裝置等設備,以因應不及之需。對年輕健康狀況良好病患,若吸入的異物體積較小(如豆子或果核)時,建議病患採側躺(lateral decubitus)合併頭低腳高(Trendelenburg position)的姿勢擺位,試著讓異物隨著擺位姿勢的移動與改變,將異物引導至中央呼吸道後,增加排出的機會。大部份的呼吸道異物於X光檢查時不易顯像出(non-radiopaque)或因體積過小不易查覺,單一胸部X光檢查可能不足以診斷、確定或排除呼吸道異物留滯的可能,因此臨床醫護照護如醫師或呼吸治療師應隨時保持警覺。當得知病患曾有食物嗆入過之病史,在胸腔物理治療及復原運動輔助治療效果不彰時,可適時商請建議醫師執行軟式光纖支氣管鏡檢查,藉之診斷出,以免延遲照護治療造成不良後果。

  • 期刊
鄭瑞駿 王敏華 陳雅莉 以及其他 2 位作者

研究目的:本研究以系統性方式回顧過去的研究,探討漏氣試驗對拔管後喘鳴音(stridor)與重插管的發生率以及相關因素,為一項統合性研究。研究方法:搜尋資料庫以及網站(medline、pubmed、proquest、MD consult、SDOS、SDOL、pringerLink、WOS(web of science)、UpToDate、Cochrane library、Google search、和Google scholar)。查詢的關鍵字使用「cuff leak」、「cuff leak test」、「extubation」、「stridor」、「laryngeal edema」、和「reintubation」,篩選符合標準的研究文章,使用MedCalc Software進行統合分析。結果:符合條件的文章共十篇,文章年代範圍為1996至2008。整體拔管後喘鳴發生率和重插管率分別為5.4%和6.0%;各研究的敏感度、專一度、正向預測值、和負向預測值的預測分別為0%~88.6%、72%~99%、0%~83.8%、89.9%~99%;整體漏氣量與拔管後發生喘鳴的標準化平均差異(SMD)為-1.308(95%信賴區間-1.766~-0.850);喘鳴與無喘鳴病人插管天數的標準化平均差異(SMD)為0.382(95%信賴區間0.0615~-0.703);「發生喘鳴音病人」對「無發生喘鳴音病人」重插管的統合勝算比為44.365(95%信賴區間為25.032 to 78.631);氣囊漏氣試驗對女性拔管後產生喘鳴音的統合勝算比為2.647(95%信賴區間為1.674 to 4.185),上述結果並以Forest plot呈現;拔管後產生喘鳴音病人之內管氣管直徑/喉部直徑比率之結果則顯示分歧。結論:氣囊漏氣測試(小於漏氣閾值)可以預測病人拔管後喘鳴音以及重插管的發生。沒有通過漏氣測試的病人比有通過測試的病人有較高的機會產生拔管後的喘鳴音。拔管後發生喘鳴音的病人,其插管天數明顯比無發生喘鳴音的病人長。大的「內管氣管直徑/喉部直徑比率」是否會有較高的喘鳴發生,需要有進一步的研究來確認。女性(與男性相比)確實是拔管後發生喘鳴音的一個危險因子。發生喘鳴音病人的重插管機率的確比無發生喘鳴音病人高。

  • 期刊
郭美蘭 張秀梅 黃國輝 以及其他 3 位作者

研究目的:醫學模擬訓練(medical simulation)能提供學員在練習各種技巧時不會導致病人傷害,新生兒科面臨到小兒與成人照護上的差異,對於剛接觸新生兒的新進呼吸治療師或實習學生而言,因缺乏實際照護經驗,且不熟悉新生兒照護的相關作業流程及呼吸治療技術,例如:在保溫箱內幫新生兒翻身拍背、藥物吸入、裝置經鼻非侵襲性呼吸器、更換呼吸器管路等,人員普遍反應易有恐懼感且倍感壓力,而無法立即上手。本研究的目的為(1)提供學員在不影響病人安全之下練習各種技巧。(2)設計不同的學習情境,學員不必靠運氣就能學到各種必要的技能(3)降低學員照護新生兒之恐懼及壓力。研究方法:本研究對象為北部某醫學中心,針對2011年8月至2011年11月呼吸治療師新進人員及臨床教師各15名,運用醫學模擬訓練(medical simulation)「以情境為本、聚焦於病人」的教學方式,其重點為設計一個結合模具及臨床的情境,同時訓練學員的臨床技術、溝通技巧及專業素養,執行一季後進行之滿意度調查,以描述性統計依Likert量表五分法計分分析調查結果。研究結果:本研究收集實施後滿意度調查問卷共30份,其中教師及新進人員對醫學模擬訓練教學皆有正向的回饋,平均分數達4.3分(Min=1, Max=5),學員對於此設置正向回答百分比(正向回答百分比為滿意及非常滿意百分比總和)為84%,教師正向回答百分比則為94%。學員對「此設置能熟悉新生兒呼吸照顧相關技術」及「能促進整合各種臨床技能」最為滿意(93.3%),但對於「減輕臨床上的焦慮感、降低意外發生」及「面對突發狀況的實用性」滿意度較低(73.3%),同時教師及新進人員對「教師於互動教學中能立即給予回饋」的滿意度落差最大,顯示醫學模擬訓練教學可再加強各種突發狀況之設計及教師回饋之技巧。研究結論:現今全球各地醫學院及教學醫院均相繼成立醫學模擬訓練中心,在各方加強臨床醫學模擬訓練的環境中,已逐漸確認醫學模擬訓練有助提升急重症及困難狀況的照護品質。本研究顯示,醫學模擬訓練除了可提供學員「身歷其境」的經驗之外,更重要的是經過自省(reflection)和回饋(feedback)的過程來促進學習效果。新進人員經過醫學模擬訓練教學課程後,對於新生兒科常見照護技巧、疾病,更能熟悉了解。爾後新進人員進入職場,能加速學員的照護熟悉度,增進呼吸治療技術,降低意外發生,藉由本研究的初步結果,後續修正臨床教師指導及評核之標準,在臨床呼吸照護上可提昇確保病人安全及照護品質。研究限制:由於是初探性研究,整體設計是針對輪訓至本單位之新進呼吸治療師及臨床教師,因此產生人數之限制。後續修正臨床教師指導及評核之標準,收集不同梯次新進呼吸治療師之調查結果,應可改善樣本數問題。

  • 期刊

個案報告目的:探討一位心臟衰竭合併氣喘的病患長期使用呼吸器之呼吸照護過程,期間多次給予病患嘗試脫離呼吸器的訓練,但因病患產生呼吸窘迫徵象而失敗;此個案意識清醒、四肢活動力尚可,卻有呼吸器脫離困難及長期依賴呼吸器的問題,其肺復原運動對呼吸器困難脫離個案之成效是本篇要探討的主題。呼吸治療評估:個案是一心臟衰竭合併有氣喘之患者,72歲,在100年2月因充血性心衰竭導致呼吸衰竭而放置氣管內管,於入院時呼吸淺快,約35至38次/分,呼吸音呈現喘鳴音,使用藥物數週後,呼吸次數降為24至27次/分,偶出現喘鳴音,後曾多次嘗試脫離呼吸器,但因病患產生呼吸窘迫徵象而失敗,爾後雖然病況穩定但經胸腔內科醫師評估需較長的呼吸器脫離時間,故轉至呼吸照護中心積極脫離呼吸器,最佳狀況曾經拔管,但因病患自覺呼吸喘、心跳變快而重新接呼吸器使用並接受氣管造廔口手術,下轉呼吸照護病房,由於病患意識清楚,對脫離呼吸器的期望很高,故以安排肺復原治療及長期依賴呼吸器的脫離訓練為主要目標。問題確立:呼吸衰竭主要原因:1. Heart failure:CHF NYHA class IV;2. Asthma;3. 年齡問題:老化使許多器官功能衰退,延緩呼吸器脫離。呼吸治療措施:1. 氣道阻力增加:(1)使用長效乙型作用及吸入皮質類固醇混合劑減緩氣管痙癴(2)協助拍痰及排痰,避免痰液積蓄。2. 心肺耐受力下降:(1)橫隔膜呼吸法:能提高呼吸效率、舒緩呼吸急促、減少呼吸困難(2)上下肢運動(踩腳踏車運動):運動訓練可增加病患之肌肉耐受力。頻率方面以每天2次,每次10-15 分鐘為宜。3.生活品質下降:(1)提供適當工具促進溝通,給予口頭上的鼓勵,滿足病人的需求(2)執行檢查及治療前予以解釋說明(3)聽覺刺激:藉由電視及音樂的刺激,減少被隔離感。結果評值:病患意識清楚,血氧濃度可維持95%以上,平時可用手勢及嘴型表達其需求,有時會聽家屬帶來的收音機打發時間。現Seretide MDI 2puff及aero-chamber輔助。病患為期5個月(100.5~10月)進行肺復原訓練,病患可在協助下每日坐於床旁1-2次,每次可坐約10分鐘,家屬探視病患時可主動協助病患四肢做被動式關節活動;踩腳踏車運動由剛開始只能執行12分鐘至今可達15-20分鐘。(表一)。表一:踩腳踏車運動(表格略)。結論與討論:本個案為充血性心衰竭合併有氣喘的病患,由於病患及家屬對脫離呼吸器期望很高,於住院期間數次要求加強呼吸器脫離,但病患多次採取支持性呼吸訓練狀態時即呈現呼吸窘迫徵象。經為期5個月肺復原訓練增加病患的肌肉耐受力後,因最大吸氣及吐氣力量增強且呼吸淺快指數下降,故再次進行呼吸器脫離訓練,目前已能脫離呼吸器並以氣管造廔口接T型管自行呼吸,未來期望病患能回歸家庭生活。

  • 期刊
李惠鈴 陳婉玲 龔淑貞 以及其他 3 位作者

研究背景:自從1998年學者Amato與2000年ARDSnet提出的研究報告指出執行肺保護策略(Lung Protective Strategy)可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病患死亡率之後,接下來幾年不斷有新的研究期望還能找出其他可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病患死亡率之治療,其中對呼吸照護團隊來說最矚目的就是肺泡回復術(Lung Recruitment Maneuver)。但至目前為止,仍沒有定論。研究目的:藉由此研究欲瞭解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1月本院ARDS病患有接受肺保護策略(Lung Protective Strategy)及肺泡回復術(Lung Recruitment Maneuver)等治療之病患癒後是否有差異。研究方法:本院2007年開始針對ARDS病患介入肺保護策略(Lung Protective Strategy)及肺泡回復術(Lung Recruitment Maneuver)等治療。故本研究對象是由電腦資料庫內找出2007年至2011年11月所有ICU之ARDS病患,統計其是否有接受肺保護策略(Lung Protective Strategy)及肺泡回復術(Lung Recruitment Maneuver)之比率,並比較ARDS病患死亡率、呼吸器脫離率及ICU住院天數是否有影響。研究結果: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1月共有530位ARDS病患,執行肺保護策略(Lung Protective Strategy)之人數有430人(81.3%),而執行肺泡回復術(Lung Recruitment Maneuver)之人數為184人(34.8%)。整體死亡率逐年有下降趨勢(64.5%、62.4%、58.8%、56.4%、54.4%,P=0.42)但未達顯著差異,呼吸器脫離率有逐漸提高現象(31.8%、33.3%、35.3%、34.5%、37.9%,P=0.43)但亦未達顯著差異。有執行肺保護策略(Lung Protective Strategy)之死亡率比未執行者低(56.3% vs. 73.7%, P=0.001),呼吸器脫離率亦較高(35.8% vs. 23.2%,P=0.02),呼吸器脫離天數(28天)較長且ICU住院天數較短(表一)。(表格略) 是否執行肺泡回復術(Lung Recruitment Maneuver)對死亡率(56.0% vs. 61.4%,P=0.22)及呼吸器脫離率(37.0% vs. 31.6%,P=0.21)的影響皆無顯著差異,但有執行肺泡回復術(Lung Recruitment Maneuver)可增加呼吸器脫離天數(28天)及縮短ICU住院天數(表一)(表格略)。結論:臨床上針對ARDS病患若有執行肺保護策略(Lung Protective Strategy)可降低死亡率並增加呼吸器脫離率及縮短ICU住院天數;執行肺泡回復術(Lung Recruitment Maneuver)雖無法改善ARDS病患之癒後,但仍可縮短呼吸器使用時間及ICU住院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