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200.180

呼吸治療/Journal of Respiratory Therapy

台灣呼吸治療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蘇桓儀 李宗恬 陳健文 以及其他 2 位作者

前言: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種快速產生的廣泛性肺泡損傷伴隨臨床上嚴重低血氧。目前嚴重ARDS病人之死亡率可高達46%,但現今仍未有一套有效的治療方式,唯一被證實可改善低血氧及存活率的為肺保護策略及俯臥治療。針對ARDS仍有許多課題待研究討論。因此臨床數據資料庫之建置就極為重要。研究目的:建立本院ARDS病人之資料庫及分析,以提升重症醫療單位對於ARDS病患的醫療照護品質。研究方法設計:本研究為回溯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收集於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一年間,共96位病人,並追蹤一年死亡率。(1)因呼吸衰竭或手術等其他原因插管使用呼吸器之病人,入住加護中心後第一支動脈血液分析結果符合ARDS之Berline definition之標準即收案。研究排除對象:1.年齡<18歲。2.PaO 2 /FiO 2ratio>300。3.Ejection fraction<50%,心衰竭之病人。4.RCW之病人。5.慢性呼吸衰竭須長期使用居家型呼吸器之個案。(2)將臨床參數輸入資料庫如:基本資料、呼吸器設定、生化參數…等。(3)使用統計軟體SPSS 17.0將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t檢定及卡方檢定進行組間差異,p<0.05為統計顯著意義。結果發現:(1)與存活組相比,入院時疾病嚴重程度指標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24小時APACHE及肺炎嚴重度指數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於死亡組分數較高。(2)收案第一天之呼吸器設定包括每分鐘換氣量(Minute ventilation)、尖峰氣道壓(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驅動壓力(driving pressure)於死亡組較高。(3)ARDS嚴重程度與呼吸器脫離及死亡率並無相關。(4)與呼吸器脫離失敗組相比,Driving pressure在呼吸器脫離成功組較低;與死亡組相比,Driving pressure在存活組較低。(5)以ROC曲線分析得知Driving pressure 在16.5 cmH2O時,敏感性為71.7%;特異性為42.4%(AUC,0.693)。因此Driving pressure對於預測病人預後有關聯性。結論與建議:APACHE、PSI及Driving pressure對於預測病人預後有相關。也許日後臨床醫療人員能藉由此作為ARDS 病患之照護指引。

  • 期刊

前言:據內政部統計,台灣至2020年5月底65歲以上老人占全國人口15.62 %。隨著人口結構的轉變、失智及失能者的增加,長期照護需求問題也因此衍生而出。自2017年我國實施長照2.0計畫提供多元照護服務,落實在地老化之目標。長照C碼專業復能服務由完成訓練且取得認證之各職類醫事人員提供專業服務,其中也包含呼吸治療師。據新北市衛生局統計資料,2020年4月C碼總服務個案數與2018年9月增長約3,700位個案,成長率約為642 %,長照C碼服務量明顯成長。據本團隊最大的努力了解新北市目前呼吸治療長照C碼服務多數都是居家端的呼吸治療師提供服務,由醫療院所端派出呼吸治療師提供服務的院所寥寥可數。因此本研究探討醫療院所呼吸治療師對於長照復能C碼服務的意願及看法。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新北市某地區醫院呼吸治療師為研究招募對象採取立意取樣方法,透過口頭招募方式選擇對本研究所探討之議題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受訪者進行半結構式、面對面訪談。訪談前三日提供訪談指引大綱提供受訪者參考,訪談過程會進行錄音,訪談後做成逐字稿並使用主題式分析。結果發現:本研究共訪談三位呼吸治療師,三位受訪者表達利用自身休假執行長照復能服務有意願的。兩位受訪者認為更加了解長照與急重症單位病人照護需求差異,也藉訪視過程累積居家服務經驗;其中一位提到,訪視費用也是執行長照復能服務的誘因。三位皆有提到目前相關行政流程尚未完善且繁雜冗長,若服務流程及操作系統精簡化將會增加接案意願;有兩位提到,因在醫院工作需要輪班,時常會無法配合到個案的時間,考量時間成本與機會成本,降低了許多治療師訪視的動力。在實際訪視之後,大多認為訪視所給予的治療目標和個案及家屬間能達成共識且個案能生活品質有所改善很有成就感;最後,居家訪視除了依照個案給予復能目標外,呼吸治療師也需要了解個案的經濟狀況、需求以提供對應的社會資源,提升生活照護品質。結論與建議:在長照復能服務制度與系統複雜且普遍呼吸治療師缺乏經驗的情境下,許多在居家生活的呼吸功能障礙者無法獲得相對應的呼吸照護與復能服務,呼吸治療師也應順著政策的推廣,打破傳統的觀念,長照復能服務不是限定居家呼吸治療師執行,醫療院所呼吸治療師也可以透過妥善安排規劃時間,在醫院的支持下出發前往社區以及居家進行相對應的服務,並且將有醫療需求的個案與醫院連結,完善個案的復能計畫與提升生活品質。

  • 期刊

Introduction: Symptom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ay contribute to activity restriction, deconditioning, and exercise intolerance.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 has been shown to improve exercise intolerance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OPD. NIPPV can be applied during exercise training resulting in improved symptoms and increases the walking distance. However, the use of NIPPV as an adjunct to exercise programs is difficult and labour-intensive especially in patients who had never experienced NIPPV or intolerance to (of) the interface and positive pressure. Helmet is a new interface for NIPPV, an alternative to nasal or facemask. The previous repor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and benefits of helmet ventilation (HV) o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herefore,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whether HV on a 6-minute walk test (6MWT) would change the self-paced exercise performance and cardiopulmonary outcomes. Methods: We conducted a single site,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in the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unit. Patients with COPD who were confirmed by pulmonary function test were enrolled into this study.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within 3 months, diagnosed neuromuscular disease, and unable to perform 6-MWT were excluded from this study. Results: A total of 20 participan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mean difference in meters walked between the HV-aided and unaided walking scenarios was 15.4 ±37.2 (95% CI: -2.03 to 32.8, p =.145). The energy expenditure index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HV-aided walking and unaided walking (median: 1.79 beats/meter walked vs. median: 1.67 beats/meter walked, p =.433). Heart rate (p =.002) and respiratory rate (p =.004)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HV-aided walking compared to the un-aided walking scenarios. Conclusion: The 6-minute walking distance did not increase in helmet ventilation-aided walking. The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including heart rate and respiratory rate were favorable to unaided walk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lmet ventilation in self-paced exercise warrants further research with long-term follow-up.

  • 期刊

前言:慢性呼吸系統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CRD)病人接受肺復原療程(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PR)有著顯著的臨床效益以及改善生活品質,然而CRD病人歷經急性發作住院治療後,往往因為剛出院時身體虛弱的狀態以及呼吸障礙的問題而不願踏出家門至醫療院所接受肺復原療程,本研究分析探討CRD住院病人出院後30日內接受肺復原療程是否對於90日內再入院率有影響。研究方法:這是一個單一地區醫院,回溯性世代研究分析。資料收集期間為2019年1月至2020年06月,初次於門診接受肺復原療程的CRD病人將會被納入本研究,以胸腔科住院CRD病人出院後是否有在30日前來接受門診肺復原療程為本研究主要變因。主要結果為90天內住院再入院率、統計分析將以卡方檢定、費雪精確性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並計算勝算比(odds ratio, OR)以及95%信賴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 CI)呈現。結果發現:資料統計期間共有457位初次接受門診肺復原療程的病人,其中有50是胸腔科病房出院後初次接受肺復原治療的病人(50/457, 10.9%)。分析結果發現出院後30日內接受肺復原療程對於90日內的在入院並沒有影響(OR, 1.7; 95% CI, 0.88-3.4; p=.223),即便90日內的肺復原治療次數執行比較多次(7.8 ± 4.6 times vs. 3.2 ± 3.6 times; 95% CI, 2.2-6.9 times; p<.001),卻沒有影響90內的再入院率。以接受肺復原療程後有無再入院做分析比較,發現兩者的肺復原次數沒有差異。結論與建議:肺復原療程是近幾來開始盛行對於門診CRD病人的治療策略,特別是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有著相當好的效果,然而病人出院後,肺復原的介入時機、病人身體狀況是否適合立刻投入肺復原療程,肺復原療程執行的強度以及方式,也都有待更詳盡的研究討論,本團隊希望藉由此研究的分享,讓更多呼吸治療師能投入肺復原治療相關的議題,期待能夠為呼吸治療師在執業上能有更廣的面相以及更深入的發展,本團隊也將會繼續在肺復原治療的相關研究議題持續努力。

  • 期刊

前言:高流量潮濕加熱鼻導管(heated humidified high-flow nasal cannula, HFNC)是一種非侵襲性呼吸支持,提供適當地呼吸道濕度以及精準地氧氣濃度,而透過高流量氣體的給予,能沖刷上呼吸道的生理死腔、增加二氧化碳清除效率並些微增加上呼吸道正壓。HFNC廣為使用於呼吸窘迫的治療策略,諸多臨床試驗已證實使用HFNC的臨床效益,特別是作為拔管後的呼吸支持。本研究探討外科加護病房(surgical intensive unit, SICU)以及內科加護病房(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MICU)拔管後使用不同呼吸支持的樣態。研究方法:這是一個單一地區醫院,回溯性研究分析,比較外科加護病房(surgical intensive unit, SICU)及內科加護病房(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MICU)的拔管後立刻使用的呼吸支持。資料收集期間為2020年7月至12月。呼吸器病人接受計畫性拔管者將會被納入本研究;非計畫性拔管、拒絕再次插管者將被排除收集。主要結果為7日內重插管率、次要結果為HFNC使用天數、非侵襲性正壓通氣(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使用天數、傳統氧氣治療(conventional oxygen, COT)使用天數及ICU留滯天數。統計使用independent t-test,使用SPSS version 22。結果發現:本研究收集計畫性拔管共132件。分析得知相較SICU而言,MICU有較高的拔管前呼吸器天數(8 ±5.1天vs. 3 ±3.8天, p <.001;表一),而SICU與MICU皆呈現相當低的7日內再插管率(表二)。計畫性拔管後呼吸支持多數為HFNC或COT,而拔管後HFNC使用在SICU(3.5 ±3.3天)及MICU(2.3 ±1.9天)皆有著較短的使用天數(表三)。結論與建議:本研究得知拔管後使用HFNC無增加7日內重插管率,而HFNC的使用逐漸取代了NIPPV,成為拔管後的呼吸支持設備,無形中減少呼吸器依賴新個案產生(拔管後延續NIPPV使用超過21天者),增加病人脫離呼吸器的機會。相較於NIPPV而言,HFNC無法穩定地維持呼吸道壓力且提供的呼吸支持程度相對微弱,但是高流量的溫濕氣體則有利於拔管後的痰液清除及減少二氧化碳再吸入,而較高的舒適度也能提升呼吸照護品質。未來仍需要進一步研究分析HFNC在拔管後呼吸支持的扮演角色,找出合適地使用族群,同時HFNC合併NIPPV的交替使用也需要更多大型臨床試驗研究來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比較。(表格略)

  • 期刊

前言:實證醫學文獻顯示營養不良會增加病患死亡率、併發症發生率、醫療費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經常發生營養不良現象,進而影響臨床預後;臨床病況及醫療處理皆會影響病患的熱量需求,因此早期正確測定熱量需求,可避免營養過剩及不足所引起的併發症。研究目的:1.建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營養早期正確測定熱量需求,可避免營養過剩及不足所引起的併發症。2.營養介入後的呼吸器使用病人在之連續監測耗氧量的研究模式,用以觀察具有特色的數值波動情形,並與其他生理參數進行相關性分析。3.瞭解病人使用營養介入標準化階段和介入前的臨床狀況,並且描述「標準化支持」最終結果並分析,藉以營養介入標準化後,預測顯著的相關性。針對臨床特徵,耗氧量相關變項,以及營養結果等進行相關性和迴歸分析,藉以找出急性呼吸衰竭與營養獨立相關預測變項。研究方法:1.入住某醫學中心內科加護照護病房之年齡至少17歲以上使用呼吸器病人,連續使用呼吸器至少24~72小時呼吸器設定全部至部份支持。開始進行介入前的24~72小時營養介入前測量EE、RQ、耗氧量。2.依據介入前測量EE、RQ、耗氧量數據積極營養介入(EEx1.2倍,蛋白質1.2克/公斤)介入後一星期再次測量,利用測量工具為CARESCAPE Monitor B650 以及Engström Carestation(GE Healthcare)。連續測量二次以上所得統計資料先進行描述性分析,包括納入研究分析病人的人口學和臨床特徵描述結果。連續變項以平均值標準差呈現;類別變項以個數和百分率呈現。VO_2與相關參數的單變項比較,連續變項以獨立樣本t檢定進行分析;類別變項以卡方檢定和費雪正確概率檢定(Fisher's exact test)進行分析。主要結果的多變項羅吉斯迴歸分析(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分析可能相關因素,其中希望包含VO_2在過程的變化數值或者改變程度。分析作業使用SPSS軟體第22版(SPSS,Chicago,IL,USA)進行。研究結果:顯示積極營養介入(n=70)的EE需求明顯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大,也可推估發生營養不良現象,進而影響臨床預後,臨床病況及醫療處理皆會影響病患的熱量需求及氮平衡,一般營養不良呈現較嚴重的負氮平衡;結果白蛋白的變化則呈明顯不足(Table 1-2)。積極營養介入預期VO2&VCO2下降,加護病房天數及總住院天數雖未統計,但可預期縮短入天數。(表格略)研究結論:在我們的研究團隊對於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經常發生營養不良現象,進而影響臨床預後,在監測過程中,我們發現到病人在積極營養介入的VO2&VCO2變化,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實證醫學文獻顯示營養不良會增加病患死亡率、併發症發生率、醫療費用,臨床病況及醫療處理皆會影響病患的熱量需求,因此早期正確測定熱量需求(EE),可避免營養過剩及不足所引起的併發症,因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導致肺功能明顯受損,換氣功能不佳,換氣驅動力降低,免疫防禦機制受損併發肺部感染以及呼吸肌肉耗盡,表面活性劑減少。營養照顧的目標是維持最基本營養需求,恢復呼吸肌肉與強度,維持液體平衡,增進對感染的抵抗能力,藉由適當的熱量提供以幫助脫離呼吸器且不會有二氧化碳滯留的問題。早期提供足夠的熱量給此類病患,以免消耗本身的蛋白質與脂肪,所以要持續的監測病患營養狀況,間接能量測定儀測量,藉由測量病人耗氧量及二氧化碳產量來求出熱量需求藉由此來改善影響呼吸相關因素是必要的。

  • 期刊

背景目的:依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的定義,使用呼吸器達二十一天以上者,符合呼吸衰竭且長期需要使用呼吸器的條件,此類病患的健保費支出每年持續成長,即使病患經充分的疾病治療,還是有很高的比率落入長期呼吸器依賴的階段。本研究針對呼吸器使用≥21天與<21天之呼吸衰竭病患,對其拔管前所測得的呼吸器脫離指數之因子做探討。方法:觀察性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呼吸照護中心(Respiratory Care Center;RCC)之病患,收案對象共94人,對照組為24人(使用呼吸器<21天)與實驗組為70人(使用呼吸器≥21天),收集病患的年齡、性別、有無呼吸肌肉訓練器的使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數、白蛋白、造成呼吸衰竭原因、呼吸器使用天數、拔管當天的呼吸器脫離指數等。將資料匯入SPSS 22.0進行分析,挑選顯著因子,並使用ROC curve診斷顯著變項來預測長期呼吸器之使用。結果:呼吸器使用大於21天之年齡、性別、呼吸肌肉訓練器、格拉斯哥昏迷指數、白蛋白、淺快呼吸指數、吸氣最大壓力、吐氣最大壓力指標納入多變項羅吉斯式迴歸分析中。分析結果顯示年齡OR 0.921(95% CI 0.859-0.987, P=0.020)、性別OR 0.216(95% CI 0.055-0.846, P=0.028)、吐氣最大壓力OR 0.950(95% CI 0.908-0.995, P=0.029)是使用呼吸器≥21天顯著相關風險因素。最大吐氣壓力為呼吸器脫離指標中之顯著因子(P=0.029)(表一),於AUROC下面積為0.601,最佳切點為25cmH2O(圖一)。(表格略)。結論:使用呼吸器≥21天與最大吐氣壓力數值呈現顯著相關性,雖未具有極佳的鑑別力,但仍具有臨床參考價值。而有較低最大吐氣壓力可能是導致病患呼吸器依賴的因素之一,早期介入復健運動及加強呼吸肌肉訓練,可避免病患呼吸肌肉的無力,降低病患呼吸器倚賴的機率及減少呼吸器使用天數。

  • 期刊
張玉雅 李天琪 陳健文 以及其他 2 位作者

前言:目前針對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之病人合併呼吸器使用,肺保護性策略已被證實可改善存活率,但對於使用葉克膜合併呼吸器使用的相關設定上,仍缺乏明確證據支持指引。因此本研究透過回溯研究探討使用葉克膜的病人其呼吸器設定參數是否會影響其預後。方法:我們收集從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共四年間因嚴重低血氧或心衰竭需要葉克膜合併呼吸器使用共197位病人,利用回溯性病歷資料分析V-A和V-VECMO二組病人基本資料之比較,並且次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有完整生理參數及呼吸器參數之V-A及V-VECMO共66位病人之分析探討。結果:總共197位葉克膜合併呼吸器病人之分析,V-A組(127位)及V-V組(70位)。平均存活率37.1%,在V-V組存活率高於V-A組(45.7%vs.32.3%,P=0.044)。而V-A組在葉克膜天數及呼吸器天數相較短於V-V組(如Table.1)。進一步分析70位V-VECMO病人,存活組及死亡組在ECMO day, ventilator day及使用ECMO前後之PaO_2/FiO_2比較皆無統計上差異(如Table.2)。次分析使用ECMO且有完整生理參數及呼吸器數據共66位病人,其中V-VECMO有14位,在V-A組,ECMO day、ventilator day、ICU day及hospital day皆短於V-V組且有統計差異(如Table.3)。PaO_2/FiO_2在V-A組高於V-V組;PEEP在V-A組低於V-V組;左心室射出量在V-A組低於V-V組且皆有統計差異(如Table.3)。在使用ECMO前三天之呼吸器參數部分,V-A組之PEEP數值較低於V-V組且有統計上差異(如Table.4)。結論與建議:本研究中無論是V-A組或V-V組的病人呼吸器設定皆遵循肺保護性通氣模式,除了V-A組之PEEP較低之外,其餘呼吸器參數無差異性。在V-A組的葉克膜天數及呼吸器天數及住院天數皆短於V-V組,且死亡率也較高,其原因推測影響死亡率的因子,仍取決於病人本身疾病相關。因只收集一年數據,建議持續收集完整生理及呼吸器參數並分析研究。

  • 期刊
林永芳 李和昇 陳慈姍 以及其他 2 位作者

前言:臨床照護上,在加護病房發現呼吸器使用病人在自發性呼吸訓練(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 SBT)時,多為困難脫離,分析原因與疾病嚴重度高、呼吸器使用率高、ICU平均住院天數長有相關。因此針對這些特性來改善困難脫離的評估並提高呼吸器脫離成效,如此一來才能改善呼吸照護品質。研究方法:自2016年開始統計分析相關指標,依收案條件不同分為:內科加護病房(MICU)、心臟加護病房(CCU)、神經外科加護病房(NSICU)、小兒加護病房(PICU)、第一外科(SI-1)及第二外科(SI-2)加護病房,並依(1)APACHII來分類疾病嚴重度;(2)平均呼吸器使用率;(3)平均住院天數。從2018年1月開始進行跨團隊改善,當設定呼吸器條件為(CPAP/PS≦10cmH2O,FiO2<0.4),並於床邊及品質監測會議來針對病人的潛在疾病、血液動力學穩定、營養狀況、脫離指數、鎮靜劑使用時的困難脫離(第一次的SBT>2天,SBT≦7天才進行拔管)並建立LPS reminding model,到2019年12月底為止,探討跨團隊困難脫離評估的介入,對於的病人是否能改善呼吸器脫離率、拔管後72小時內再插管率及非計畫性拔管。研究結果:2016-2017年ICU呼吸器困難脫離,分析原因有:(1)痰多咳嗽功能差;(2)醫療照護因素(漏氣測試未通過、非手術觀察);(3)近期等待手術;(4)感染控制未穩定(發燒、傷口惡化、敗血症、肺炎)。病情因素考量居多占了80 %以上,這些都影響呼吸器脫離及拔管。2018年1月起,進行團隊整合改善項目有:(1)未能在SBT下PS≦10cmH2O,24小時內成功脫離,啓動困難脫離評估;(2)依疾病嚴重度、共病來訂定不同脫離計畫及訓練方式;(3)咳嗽功能及肺部變差的病人加強肺部復健;(4)呼吸道腫脹或氣管狹窄導致無法拔管。2018-2019年相較2016-2017年以嚴重度最高(APACHII:25-29)的MICU成效最為明顯,呼吸器脫離率由49.83 %提高到52.38 %,非計畫性拔管率由(千分之1.92)下降到(千分之1.71),計畫性拔管後72小時內再插管率由0.48 %下降到0.24 %。計畫性及非計畫性再插管同時獲得改善,其它加護病房同樣獲得改善,並制定標準化作業,經統計顯示出與ICU特性有顯著相關性(P<0.05)。結論:團隊合作提高困難脫離的評估有助於病情改善,標準化措施有:(1)評估及收集原因後與團隊討論並追蹤7天;(2)針對共病多的病人進行緩慢降階的交替訓練方式;(3)運用高頻振盪拍痰;(4)氣道評估及氣管內管氣囊漏氣(cuff leak)測試的持續監測。即使面對疾病嚴重度高,透過跨團隊合作模式依然能提高呼吸照護品質。

  • 期刊

前言:在台灣,根據2017年中央健保署死因統計,肺癌為十大死因的第一名,其中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而單就COPD排行就名列台灣107年十大死因第7位,其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現象,進而造成國民健康的隱形殺手。因此,本篇研究目的為初探門診COPD病人存活與死亡的因子。研究方法設計:本研究採用回溯性世代研究,通過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的審查,收集自2018年11月13日至2019年11月12日期間南部某地區醫院胸腔內科衛教室之COPD病人,其資料庫收案條件為最近90天內於胸腔科門診診斷為COPD兩次且有一年內肺功能符合FEV_1/FVC低於0.7者,則給予收案衛教。而存活族群之定義為從收案開始,一直持續規律執行衛教者。此外,其死亡族群的追蹤調查時機為追蹤期間超過80天而未規律回診衛教之病人,利用病歷資料或電話訪問確定之結果者。最後,其統計資料以SPSS 25.0 for windows做分析,使用之統計方法為卡方檢定(Fisher's Exact Test)、獨立樣本T檢定及二項式邏輯斯回歸,若p<0.05則達統計學上之意義。研究結果:個案數共259位,其中存活族群佔95.4%(n=247人),死亡族群佔4.6%(n=12人),兩者相比較,基本特性部分其平均年齡為(73.11 ± 9.26vs.77.58 ± 8.63; p=0.102)、性別(男)為(86.2%vs.66.7%; p=0.081)和身體質量指數為(24.29 ± 4.34vs.23.21 ± 4.67; p=0.402);起初生命徵象的測量部分,死亡族群有較低之收縮壓(138.24 ± 17.90vs.124.58 ± 23.20; p=0.012)和較高的呼吸速率(19.18 ± 1.51vs.20.08 ± 2.02; p=0.048);而在共病症分析,顯示死亡族群較高比率有高血壓趨勢(46.6%vs.75%; p=0.05)和氣喘(11.3%vs.33.3%; p=0.047);疾病控制程度方面,死亡族群收案時有較高的修改過的英國醫學研究會問卷分數(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MRC)(1.79 ± 0.91vs.2.33 ± 0.78; p=0.043)、第二次追蹤其一年內急性惡化發作頻率累計(2.09 ± 2.53vs.6.67 ± 5.69; p=0.003);在疾病嚴重度方面,衛教前最新一次的肺功能有較差的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前的FEV_1(L)(1.56 ± 1.92vs.1.15 ± 0.54; p=0.049)及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後的FEV_1(L)(1.55 ± 0.57vs.1.21 ± 0.54; p=0.042)。近一步將相關有顯著意義之因子進行二項式邏輯斯回歸分析,發現提高COPD病人死亡之相關因子為COPD合併有氣喘之共病者(Oddsratio:3.911; 95%CI, 1.106-13.829, p=0.034)、收案時mMRC有較高的分數(Oddsratio:2.164; 95%CI, 1.002-4.675, p=0.05)及於第二次追蹤其一年內急性惡化發作較高頻率(Oddsratio:1.43; 95%CI, 1.08-1.892, p=0.012);此外,衛教前最新一次的肺功能有較差的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後的FEV_1(L)(Oddsratio:0.254; 95%CI, 0.067-0.966, p=0.044),則病人亦會有更高的機率病情控制不佳,而導致死亡。結論:分析COPD死亡族群的病人在合併有氣喘共病症、收案時病人日常生活於爬樓過程緩慢或需要停下喘氣及正常走一百公尺時要停下喘口氣的程度時和較高的一年內急性惡化次數累計,以及衛教前最新一次的肺功能有較差的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後的FEV_1(L),則將會有更高的機率使病人病情控制不佳,而邁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