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77.114

中華民國振動與噪音工程學會論文集

中華民國振動與噪音工程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會議論文

本文主要針對模態參數鑑定和有限元素模型修正做一整合性之研究探討。將本實驗室所發展出之VAR模態參數鑑定技術,應用在對有限元素模型的修正更新,以一兩端固定,中間含塑膠墊用螺絲搭接之組合樑結構為例,先建立有限元素模型,進行模態分析;再對實際結構進行多點量測,使用VAR模型進行模態鑑定,最後依據鑑定所得之模態參數,修正有限元素模型之質量和勁度矩陣,由結果可看出修正後所得的FEM模型之模態參數和鑑定結果近乎一致。

  • 會議論文

本文提出一實驗方法來量測樑承受參數激振器激發所產生之動態不穩定行為。實驗中所設計的磁電激振器為一交變勁度磁電彈簧,其可產生參數式激發力來激發樑之振動。此一磁電激振器之激振頻率與激發振幅可由通過磁電彈簧線圈中之交流電流精確地控制。由於激振力為非接觸式的電磁力,且其施力方向垂直於樑軸向,因此,實驗時可有效避免因樑的幾何形狀不完美、材質缺陷、激振力的偏心效應以及激振機構與樑間之耦合效應所產生之干擾。此外,文中也將樑試片模擬成一理想化模型,並以虛擬振型法推導其動態方程式,由動態方程式發現其不穩定區域可由樑試片橫向振動各模態的自然頻率、阻尼係數、振型以及激振器之施力位置與其激振振幅予以決定。實驗時針對六支不同的懸臂樑試片進行量測,量測所得的動態不穩定區域並與解析結果逐一比對,發現頗為吻合。且樑試片的模態阻尼係數也可予以鑑別。

  • 會議論文

近年來,由於多媒體科技之快速發展,使得“虛擬實境”(VR)的技術有突破性的發展。而空間雙耳脈響應(Binaural Room Impulse Reesponse, BRIR)乃是在有迴響的空間下,聲源傳至人耳耳道之轉移函數,此空間雙耳脈衝響應是達成模擬聲場之最重要函數。本文之主要目標在提出量測BRIR之方法,並利用一已知邊界阻抗之空間,來驗證所得BRIR之正確性。希望借此增進國人在聲揚場虛擬實境模擬之相關技術。

  • 會議論文

本研究為車輛氣囊感測系統模組設計完成前,針對其系統套件與安裝盒組所建立之測試驗證,以確認其系統輸出與反應。本測試研究以激振器配合其功率放大器,經由模擬及參考之實際車輛碰撞所產生之脈衝訊號,與隨機路面高度訊號激振研製之車輛氣囊感測系統模組封裝。由力規及加速規兩量測之時域訊號,經快速富利葉轉換,計算其自頻譜及互頻譜,再經反富氏轉換回時域之自相關及互相關函數、相通函數、訊噪比、頻率響應函數、脈衝響應函數。此研究所測試計算之資料可供設計車輛氣囊感測系統模組結構及組裝之參考以協助系統整合。

  • 會議論文

以往系統評估的作法,大都忽略有效自由度(Effective Degree of Freedom)的計算,為了符合統計上常態分佈(Normal Distribution)的規範,擷取大量的數據(大於30個),浪費時間在數據處理上,或者選用較大的擴充係數(大於20),徒然增加擴充不確定度(Expanded Uncertainty),本文以不確定度參數列入數學模式中,將重覆量測不確定度列入評估,計算有效自由度值,從而選定函蓋因子(Coverage Factor),在系統評估中,採用17組數據,於95%的信賴水準(Confidence Level)之內,加速規之電荷與電壓靈敏度的擴充不確定度小於1.5%,函蓋因子為1.96。 以查核標準加速規為待校件之例,採用5組數據,函蓋因子為1.96,規格值落於不確定度評估範圍,驗証評估過程是正確的。

  • 會議論文
林榮政 王志宏 施元斌 以及其他 1 位作者

本文主要目的在主動式噪音控制器之研製,以及將所研製之控制器應用於加工機台或檢驗設備使用圍罩後仍須留置進、退料口等噪音無法完全隔絕之情形。在控制卡製作方面,與傳統之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電腦插卡式相比,不僅單機之體積減小,在製作成本上僅為其1/7左右。文中除了針對控制器之實作作一概略性介紹之外,並針對一個實體作噪音減噪實驗,在使用效用上,在三分之一八度音階減噪效果可達到11.2~11.7dB,而隨機減噪效果也有7~8.6dB之減噪效果,故本研究之控制器已初步達成體積小、成本低、減噪效果佳之目標,可提供將來進一步工廠實際應用測試。

  • 會議論文

隨機振動試驗控制器的閉迴路運算過程中,若引入以Fuzzy Logic為基礎的Fuzzy推論程序(Fuzzy Inference Process),可以隨著試驗進行時,試件在振動環境下的動態行為,因應出相當的振動控制條件。 控制器的設定參數有一項為增量倍率dB值,以做為試驗啟始的微量振動Grms值至試驗規格Grms值之間,階段上升的倍率。文中以Fuzzy推論程序,參照試驗進行的實際狀態,彈性調整各階段的增量倍率dB值。

  • 會議論文

風扇噪音(fan noise)乃是噪音中一項重要來源,大部分對扇葉噪音改善的研究較偏向之氣體動力學之觀點,探討噪音形成之原因或由扇葉形狀著手,設計出較適合之角度或流線以符合低噪音之要求。一般而言扇葉噪音有兩個主要來源,一是扇葉與空氣作用產生之紊流聲場稱之氣流噪音(flow induce noise),另一是扇葉末端與空氣相切形成之窄頻之週期性噪音(narrow band noise)。而此兩種音源主要都是發生在扇片之周圍及其末端。本研究則利用此一特性,在扇葉周圍設計一簡單的消音殼,經利用頻譜分析儀及噪音計量測,在扇葉通過頻率(Passing frequency)有15~20dB之聲壓噪音衰減量,而在其他頻率也有10dB左右的衰減量,證明此一設計雖然簡單但卻是一有效的噪音改善方法,此一設計觀念應該也可以應用在其他種類的扇葉。

  • 會議論文

量測中心已建立完成一套『正向入射吸音係數自動化測試系統』,能提供125~4000Hz間正向入射吸音係數測試,系統之重現性精度≦0.02(2個標準差)。該系統硬體包括雙通道頻譜分析儀、功率放大器、麥克風前置放大器、雙麥克風阻抗管和做系統控制的個人電腦。由VB 5.0開發之系統軟體為中文化介面,可在Windows 95/98執行,操作相當簡單容易。本文敘述了本系統的系統架構、測試方法、系統軟體、操作方法和精度測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