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8.137.218

中華民國振動與噪音工程學會論文集

中華民國振動與噪音工程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會議論文
羅浩(H. Luo) 黃河潤(H. J. Huang) 吳鼎文(T. W. Wu) 以及其他 1 位作者

工業上廣泛使用之消音器內部有複雜元件,如薄板、支管、穿孔管等,其中以穿孔管最難模擬分析。本文以直接混體邊界元素法來預測穿孔管消音器之傳輸損失,且與實驗值做比對,並充份討論三型不同穿孔率消音器之特性。為節省計算時間,電腦程式可依低頻、高頻之不同需求自動調整邊界元網格,並以三點法取代傅統之四埠法來計算傳輸損失。結果顯示數值解與實驗值十分吻合,穿孔管消音器之特性可預測。

  • 會議論文

當音樂合成方法如FM和Wavetable無法滿足越來越嚴苛的品質要求時,利用模擬樂器實體進行聲音合成就成爲此領域主要的研究方向。藉著波傳遞特性及其相關數位化技術可以產生逼眞且具動態效果的樂聲。然而,樂器實體分析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兩個:樂器發聲體本身振動的量測與實體合成模型的建構。爲了能有效模擬樂器實體,本研究使用一種鋼弦的量測機構並發展一新的類神經網路稱之爲「Linear Scattering Recurrent Network (LSRN)」,作爲琴弦的實體模型,並解決了一般實體模型合成法必須利用嘗試錯誤法(try-and-error)來尋找合適的合成參數的困境。此網路利用對振動弦波的量測結果作爲學習的資料,經過充分學習得以模擬琴弦的物理特性。經由實際的量測與實驗,我們對於樂器動態量測與樂器實體模型的建立累積了相當的心得,並期待可進一步延伸到各式各樣樂器聲音的合成上。

  • 會議論文

本文將聲學人偶置於空氣流動的聲場中,研究空氣流動繞經人頭及雙耳翼對音質之影響。同樣將單支麥克風置於空氣流動的聲場中,則與實際感受的音質將有明顯的不同,所以聲學人偶對空氣流動的聲場之音質評估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以風扇作爲音源,然後利用音質評估系統及不同的實驗參數來探討空氣流動對音質的影響,並經由實驗探討使用防風耳罩後的音質改變情形及聲學人偶對音質評估的重要。

  • 會議論文

本實驗以眞空濺鍍技術製作高品質之PZT薄膜,配合積體電路製程技術完成PZT薄膜水下超音波發射及接收元件之製作,元件製作包括元件設計、矽基板蝕刻、薄膜成長(磁控濺鍍法)、金屬接線、極化及元件的包裝等,所得之元件在水槽中測試不同距離、不同電壓及不同頻率下超音波發射接收情形,同時進行元件之音場測試分析,音場測試每30°測一點,角度由-90°~90°,以實驗製作之水下超音波感測元件為發射端,水下麥克風為發射端,在水槽測量元件發射之指向性;在元件接收之特性方面,則以水下麥克風為發射端,自製元件為接收端,每30°測其接收之方向性。由實驗結果可知所製之PZT薄膜超音波元件在發射接收方面仍具有部份之指向性。

  • 會議論文

本文藉由本中心新建之引擎半無迴音室及特殊靜音處理的Schenck NT 100引擎動力計進行四行程機車引擎噪音量測,文中先以B&K音質評估系統錄音、分析、編輯及再生引擎5000rpm時之噪音特性,確認引擎異音之頻域貢獻發生於引擎轉速之八倍頻,再以聲場音源轉換技術(STSF)診斷引擎異音發生之位置及其機制,結果顯示該引擎異音係由引擎激振力誘發CVT結構體共振所產生。

  • 會議論文

騷擾指標(Annoyance Index)是評估音質好壞較全面性的音質參數,一般由許多獨立音質參數所組成,評估噪音騷擾度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有兩種:(1)直接以配對比較的陪審團評估方法和統計分析方法建立騷擾指標公式,(2)套用Zwicker的騷擾度或喜好度公式。本文將介紹此兩種評估噪音騷擾度的方法,然後以引擎半無迴音室實測的引擎噪音之騷擾度,比較兩種評估方法的差異,並探討引擎噪音騷擾度特性。

  • 會議論文

本論文之主要目的在於各式平面行進波生成方式之探究、線性行進波致動器之開發與其特性之測試。整個致動器可分爲三個子系統:振動激發源、能量傳遞介質與可位移運動之被致動體。依據各別功能之要求首先進行概念設計,由所獲得之概念結構型式完成實體化設計與模型製作。實體模型性能測試中發現行進波對被致動體以拋起、撥動與推動三個動作,來造成被致動體位移運動,有別於目前壓電式超音波馬達之行進波驅動轉盤運動方式。進一步並以改變被致動體長度、正向面壓力、振動激發頻率與負載等影響因素,進行致動器位移性能測試,以深入了解致動器實際作動方式與其影響致動行爲之方式,作爲建構致動器運動模式之依據。後續之研究將依據此線性行進波致動器模型之研究基礎進行模組化致動器之開發,以用於各種運動型式之合成。

  • 會議論文

應用於振動量測之加速度規,依其構造不同,大略可分爲低頻、中高頻二種,但二者之間並無很明確的界定,在ISO 5347 Part 6 : Primary vibration calibration at low frequencies一文中將低頻率的範圍定爲20Hz以下。一般機械振動量測及監控診斷的頻率範圍大多在10Hz至10kHz之間,其量測標準由國家標準實驗室的“加速度規靈敏度比較式校正系統”提供。爲解決國內低頻振動拾取器無處送校或送往國外校正所費不貲的問題,也爲建立完整之振動拾取器自我追溯體系,度量衡國家標準實驗室依據“加速度規靈敏度比較式校正系統”及“加速度規絕對式校正系統”累積了經驗與技術,於84年7月開始籌建“振動拾取器低頻校正系統”及“振動拾取器低頻絕對式校正系統”。前者已於85年6月建立完成,並對外服務,本文將以此系統之工作原理及系統架構來探討低頻校正系統之主要技術,如驅動控制、結構及機構設計之要求、水平及垂直之對位、機械及電性雜訊之處理方式等,並以系統評估結果來探討此系統之量測不確定度。

  • 會議論文

以往傳遞標準加速規轉給比較式校正系統一個量測不確定度量,提高了待校件的不確定度報告值。國家標準實驗室所屬之振動實驗室的絕對式校正系統於民國84年開放服務以後,自85年8月起傳遞標準加速規即不再使用於比較式校正系統,而將工作標準加速規直接移至絕對式系統校正,也就是進行自我追溯後,再據以校正待校加速規,消除了傳遞標準加速規所轉入的不確定度值。爲配合實際狀況,以查核標準加速規進行系統評估,評估的結果顯示,於50至5kHz,系統之量測不確定度小於1.51%。在95%的信賴水準(Confidence Level)之內,系統之擴充不確定度小於3.02%。兩個加速規待校件的靈敏度值落於評估範圍內,證明本文所進行的評估工作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