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59.63

醫療品質雜誌/Journal of Healthcare Quality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The Japan Obstetric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Cerebral Palsy (JOCS-CP) was launched in 2009 by the Japan Council for Quality Health Care (JQ) in close cooperation with such stakeholders as professional societies, patient and family group, insurance firm and the government to address shortage of obstetricians and rising disputes including lawsuit. Private insurance accounts for financial transaction in the system. The JOCS-CP has given rise to enormous achievements such as rapid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lawsuit statistics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of perinatal care. The system has successfully expanded twice in terms of coverage of CP. Here, in this article, outline and current status of the system and challenges are described.

  • 期刊

臨床診斷是提升醫療品質及確保病人安全的一個關鍵,學員需要經驗眾多病人情境的量與種類,又需被觀察與指導,傳統醫學教育教育與臨床實習不容易達到這些目的,COVID-19疫情造成空間隔離等多重問題,帶來了更大的學習困境。虛擬智慧型參與式擬真訓練,提供了虛擬病人、虛擬醫院及系統中的專家,可以讓學員隨時隨地演練臨床決策能力,在疫情中和疫情後提供了臨床思辨教育的轉機。教學上的應用,可以將臨床思辨架構導入診療照護任務中的各步驟,例如:病史詢問、進行檢查/檢驗探索、身體檢查、診斷分析及病歷寫作的教學訓練,藉此基礎而精進醫療人員之臨床診療能力。

  • 期刊

牙醫教育的特點是在知識理論的基石上,非常注重技術訓練和臨床實踐。訓練過程強調手腦並用,藉由不斷的演練來熟悉各種臨床技能。本文旨在介紹各種常見的資訊科技,運用於牙醫醫學教育的情境。其中數位學習平台與遠程教學,提供友善的學習環境;互動式軟體讓醫學人文課程變得活潑生動;混合實境技術可進行模擬臨床技能訓練;而採用數位掃描比對技術結合人工智慧,可提供客觀的評分;非侵入性光學技術可取得組織深度資訊,適用於診間教學與診斷;而三維列印技術則可依教學目標來設計客製化教材。展望未來,創新資訊科技整合數位牙醫,可建構數位孿生模型,提供牙醫臨床前訓練優質的環境,藉以培養具有專業技能和素養的優秀牙醫專業人才。

  • 期刊

中國醫藥大學聯手宏達國際電子、太極影音,推出「虛擬實境針灸系統」,整合元宇宙技術於經絡教學,突破時空限制且開創臨床訓練新方式。傳統針灸教學主要透過模型和師徒制,但現實操作中,經常發現純理論學習不足以臨床應用。引入此VR技術,改變學習方式,既提高臨床能力、安全度,也減少臨床考試成本。該系統具有一對一和多擺位的3D人體模型,展示經絡與身體的解剖結構,且提供多項教學工具如雷射指標和3D錄影。在技能測驗模式中,醫學生能模擬真實病人操作。該系統結合了中醫豐富經驗,實現六大特色:多種擺位、組織經絡透視、3D穴位、互動教學工具、臨床技能測驗和多人遠程連線。此系統結合數位科技與傳統醫學,為培養優秀中醫人才開創新契機。

  • 期刊

近年來,全球母嬰安全問題日益受到重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2020年,因孕產相關原因全球有近29萬女性喪命。其中,臺灣的孕婦死亡率尤為引人關注,明顯超出周邊國家。鑒於此,衛生福利部已將“維護孕產兒安全"列入年度的病人安全重點工作。婦產科醫學培訓面臨眾多挑戰,不僅涉及複雜的臨床症狀辨識和高風險手術,還包括醫糾問題和醫病關係的管理。因此,以模擬為基礎的教育方法逐漸被認為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策略。這種學習方式提供安全的模擬環境,使醫療從業者得以練習醫學技能、加強非技術性能力如團隊合作和溝通,並提升自信心,減輕臨床壓力。透過高階擬真模擬,我們不僅可以提供真實且低風險的學習環境,還能進一步優化醫學教育品質,為母嬰健康和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此項文章旨在研析高階擬真教育在孕產兒安全中的卓越作用與提供實務經驗,期許為臺灣和全球母嬰健康及安全帶來持續的進步。

  • 期刊

目的:PRN藥囑為病人「需要時使用」,不需要常規給與的藥品。若缺乏明確適應症、間隔時間、給藥劑量是潛在的病人安全問題。為提升用藥安全,創建門急診PRN藥囑規範勢在必行。方法:運用品管圈活動提升門急診PRN藥囑完整率,選定四大掌握項目:PRN處方開立規範、PRN藥囑輸入介面、人為輸入差異、PRN藥囑完整性檢核,進而挖掘攻堅點,擬訂方策。目標設定為提升門急診PRN藥囑完整率達92.8%。結果:改善前門急診PRN藥囑完整率為63.9%,目標值為92.8%,改善後增加至93.2%,目標達成率101.4%,進步率45.9%。結論:門急診PRN處方的用藥安全議題,除了仰賴資訊界面優化與檢核把關外,也需於新進人員、持續教育中落實宣導提升以內化醫療人員的認知,共同提升醫療品質。

  • 期刊

於2021年放射實習學生在實習歷程中反映枯燥乏味,因此製作學習動機量表,發現學生的學習動機量表分數僅4.5分,進而影響學習成效。為了提升實習學生的學習動機,我們根據文獻從「獎勵制度、同儕激勵、設計遊戲、共創課程、找到亮點」這五個構面去擬定策略:於實習歷程中舉辦集點活動、創建@Line教學平台、設計嚴肅遊戲、製作線上教學課程、導入翻轉教學,由學生主導課題,臨床教師則從旁給予回饋並鼓勵學生持續努力,以達到學習目標。於2022年學習動機量表中,量表分數由4.5分提升至9.2分,目標達成率為113.5%,學生也都給予正向回饋。利用課題達成型之改善手法,可以不拘泥以往的作法,產出新的教學方式,確實提升實習學生的學習動機。

  • 期刊

無障礙環境之優劣代表社會對行動不便者的關懷程度,是社會文明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幸福高齡社會的基礎。醫院提供公共服務且使用者多為病人或高齡長者,為優先考慮無障礙環境之指標性建築,但因建築物無障礙相關法令所規範之範圍僅為建築物硬體,建築完成後再建置之相關設施設備或因後續規劃設計者未盡瞭解或未重視,往往未能妥當設置,而影響使用之便利性。本文概述無障礙設施相關規範的內涵、緣起外,特別探討當前醫院建築中常見之問題,並提出較佳之改善及設置建議,期藉由大家一起努力,讓行動不便者及高齡者有更安全便利的就醫環境,也讓我們更有信心面對未來超高齡社會的挑戰。

  • 期刊

單次醫材的重處理使用在醫療環境中日益受到關注,雖然國內法規有條件鬆綁,確實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但通過制定標準流程、加強培訓和建立追蹤系統等措施,可有效降低風險,本文旨在評估單次醫材重處理的風險並探討相應的感染管制措施。首先醫療機構應明定重處理流程標準,全面評估確保每個環節皆符合標準程序,包括清潔、滅菌及滅菌後驗證等,再者,建立完善的醫材追蹤系統,追溯每個醫材使用和處理過程,以利發生感染事件時能快速定位源頭。最後,醫材的選擇也是降低感染風險的重要因素,醫療機構應優先選擇適合重處理的醫材,並評估其材質和結構特性是否適合?此外,監管機構應加強對單次醫材重處理的監督,確保醫療機構遵守相關的標準和指南,這將有助於提供更安全的醫療環境,保護病人的健康。

  • 期刊

在專業臨床領域中或專業教育的場域中,有效促進性別實質平權的好方法,首先是觀念的轉變,讓自己勇於接受挑戰性別刻板印象,當面對到職業角色與性別氣質不符合傳統性別刻板印象的工作同仁或學生時,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溝通,從實質表現上去評價其貢獻而非急於從性別特質等標籤即決定印象。在臨床教育或學科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特別是針對專業典範人物的示範說明,亦應注意性別比例的平衡,使得性別偏見不再複製增強,讓優秀但少數特殊者亦有機會出現在後學者的學習認知視野之中,如此才能夠有效的促進職業社會化過程中性別刻板印象的打破,提升性別敏感度,避免因為既定的性別歧視標籤妨礙了對於實質能力與個人特質的認識。其次,在醫療照護職場的人力資源運用策略方面,則應遵守性別平權精神,落實(1)用人唯才,不因性別、性傾向與外型歧視或差別待遇;(2)同工同酬,以實質貢獻決定評價與晉升機會的公平公正原則;(3)遵守勞動法令,避免社會歧視所導致之單位績效與名譽受損。如此,在人力資源的培育與運用上,我們才能真正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束縛,真正用人唯才,廣開納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