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慈濟醫院成立至今已39年,以「人本醫療,尊重生命」為宗旨,守護東臺灣的健康與生命。即使在2024年經歷強烈颱風與地震,導致路斷花蓮成為交通孤島,全院團隊仍不畏天災,在艱難中激發韌力,展現專業與韌性,以人文醫療為主軸,看見病人真正的需求,與花東16家醫院合作,為東臺灣健康平權及提升鄉親平均餘命與福祉,作為宜花東地區民眾守護生命最重要的磐石,已連續三年榮登《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評選之「World's Best Hospitals」全球最佳醫院,穩居全臺前35名之列。2025年更晉升至全臺第12名,是六都之外排名最高的醫學中心,持續朝向以病人為中心的國際化醫院邁進。
本院自1986年成立醫療品質審議委員會以來,致力於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隨著全方位整合性醫療的推展,醫院於2000年與2006年陸續實施全面品質管理和推動病人安全業務,並於2013年設立品質管理中心,成為醫院質量管理的重要樞紐。透過跨部門合作,醫院制定了年度目標計畫,並開展專業培訓,提升醫護人員的技能。憑藉視覺化儀表板系統的管理,醫院能即時監控醫療指標,在提升醫療品質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並在國內外評比中多次獲獎。展望未來,臺中榮民總醫院將持續強化病人中心的照護模式,並積極投資於醫療技術創新,以提供更安全、高品質的醫療服務,成為業界的標竿。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秉持「以病人為尊、以員工為重、以醫院為榮」的核心價值,以發展成為「優秀卓越的世界一流醫學中心」為目標,以「特色、品質、教學、研究及生醫產業」五大核心競爭力為基石,首要建立優質與安全的友善醫療環境,營造追求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之就醫環境。藉由發掘問題進行風險管理、以賽代訓的實做精神、持續進行流程改造與智慧創新。近年在智慧醫療榮獲Newsweek最佳智慧醫院及HIMSS「數位健康指標DHI」全球冠軍(臺灣首例),亞洲唯一的HIMSS Davies Award「戴維斯卓越獎」,以病人為中心,提供高品質的友善服務,希望成為「臺灣的梅約醫學中心」。
本文分享與探討彰化基督教醫院藥學部如何透過多元策略推動病人安全文化,包括設計新進藥師、實習生與在職藥師的系統性教育訓練、流程與設備資訊化以優化工作環境,以及促進藥師間正向互動與回饋機制,藉此提升工作士氣與團隊復原力。2023年病安文化調查八大構面顯示,本部門表現優於同儕醫學中心,希望藉由經驗分享能提供其他醫療機構參考借鑑,共同成長。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以守護中臺灣健康為使命,秉持核心價值,致力於提供高品質醫療、營造幸福職場、實踐社會責任與永續經營。全院推動醫療品質提升,各科部設有品管代表參與品質管理,並與雲林科技大學合作設計品管訓練課程。建立死亡個案檢討機制,有效降低可預防性死亡與院內心跳停止事件發生率。為強化區域合作與病人安全,本院與各機構合作推動遠距醫療、「綠色通道」及血庫調度平台等創新計畫,並參與雲林縣急救體系整合,成效卓著。展望未來,將以「透明化」為管理主軸,朝人本、智慧、創新、韌性、永續與典範六大醫院方向邁進,目標成為民眾最信賴的大學醫院。
大林慈濟醫院秉持「卓越的全人醫療品質」的願景,多年來持續推展全面性的品質改善措施,並更有計畫地導入精實醫療、團隊資源管理、復原力計畫及智慧醫療,務使在醫院全面品質管理的藍圖中更能聚焦於四個核心面向:(1)杜絕虛耗,防範錯誤;(2)有效溝通,團隊合作;(3)具備韌性,充滿能量;(4)善用科技,人本照護。我們希望透過實踐持續改善的策略與程序來守護病人生命與健康,實現人本醫療核心價值,引領醫療體系邁向新的高度。
本院透過制度化管理與創新措施,全面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出院14天內非計畫性再住院率由1.76%降至1.09%,顯示跨團隊會議、出院前評估與指標回饋機制的有效性。推動45項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Making, SDM)主題,建立病人決策輔助工具(Patient Decision Aids, PDA),協助病人在高風險手術與重大治療選擇時獲得充分資訊與支持。2020至2023年間,於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競賽獲1項實踐績優獎、22項優秀團隊獎、3項創新獎、4項人因特別獎,成效卓越。此外,智慧評估系統降低術後缺血性腦中風或心肌梗塞至零,跨部門排檢整合系統將病人檢查等待時間從3至26天縮短為4小時至7天,提升診療效率。本院將持續優化管理模式,導入新技術並接軌國際標準,持續精進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
奇美醫院致力於打造卓越的醫療照護環境,並建立完善的醫療品質和安全管理架構。秉持「人本、創新、卓越」的核心精神,本院導入多元策略及做法,包括團隊資源管理、樂在團隊合作、病人安全巡查等,逐步建構持續學習系統及團隊合作文化,以強化整體醫療照護品質及安全。我們不僅鼓勵病人積極參與醫療決策,也重視同仁參與組織管理,並積極推動數位轉型,引進AI技術應用於臨床與管理流程中,有效提升醫療效率、品質與安全性。相關成果不僅獲得多項國內外認證與競賽獎項的肯定,也印證了「以人為本」的文化結合創新科技,有助於打造高信賴度的健康照護體系。在邁向卓越與永續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將持續參考國際架構與標竿經驗,培育領導人才,深化組織內的安全文化,鼓勵創新應用,並推動整體體系的品質提升,持續朝向「成為民眾最信賴的健康照護體系」的願景邁進。
「安全就醫,全面品管」是醫院臨床照護的基本原則。本專案旨在透過優化營養資訊系統進行再餵食症候群風險之自動篩檢與完整醫囑的介入,以達到預防再餵食症候群的成效與提升照護品質。本專案以國際再餵食症候群風險因子指引與分級優化既有營養篩檢系統,經醫療團隊共識後設置套裝醫囑以及標準化交班流程、宣導教材,進行改善前後資料之分析。結果顯示「醫護人員發現率」從改善前49.2%提升至81.8%,「營養師訪視前的相關醫囑介入率」從改善前63.1%提升至90.9%,營養介入後所有電解質皆正常的比率由改善前的21.5%提升至改善後的45.5%。透過優化再餵食症候群營養照護流程,建立全國首創的再餵食症候群營養篩檢系統,降低再餵食症候群的風險,超前部署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成效與臨床營養的照護品質。
本院自2004年開院以來,致力於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依據IHI安全照護系統架構,透過專責單位、跨部門協作、教育訓練及數據化管理,建立完整的品質管理機制。以完善的組織架構「病人安全暨醫療品質審議委員會」及下設七大工作小組執行運作,並推動病人安全通報、文化調查、病安巡訪、院層級查核及團隊資源管理等方式,強化全院病安文化,近年則運用Power BI智慧儀表板提升視覺化管理和效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是永無止境的進步過程,面對環境多重挑戰,除仰賴全院同仁的共同參與外,我們將透過科技賦能、創新管理與團隊共創,持續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