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35.77

中華印刷科技年報/Journal of CAGST

社團法人中華印刷科技學會,正常發行

五年影響係數 0.084
0.084 2023 年
學門 領域排序
傳播 7
藝術 14
綜合 36
數據由ACI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提供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UV噴墨在經過光聚合硬化(Curing)過後的印紋會有凸起的墨厚,如果能簡單的從數位UV噴墨機械的墨量控制和紫外光線的特性調整,達到視障同胞可感觸得到的凸字或凸紋,將可解決圖文並茂的點字書在出版印刷過程的繁瑣費時、耗費巨資的現況。而本研究採取很有創意的雙視書概念,讓視障兒童的家長(明眼人)可以看到正常視覺的彩色印刷品,當家長在唸童書故事的同時,視障兒童也可以跟著觸摸到點字(凸字)和物體的輪廓(凸紋)。很幸運的,我們可以在目前數位UV噴墨印表機的設定參數,在可調整的範圍內僅以二次的噴印流程就達到視障同胞可以感觸得到的凸字和凸紋(字和圖同時並茂)的滿意結果。(本研究已於101年3月11日獲得中華民國新型專利,證號:新型第M424567號)

  • 期刊

隨著傳統印刷業的利潤逐年下降,面對逐漸縮小的印刷市場,業者們該思考如何進行轉型來增加業績;另一方面,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印刷業者未來必須面對的減廢減排問題也將越來越明顯。數位印刷極具彈性且可變的印刷能力及低汙染的生產過程讓它在各種趨勢報告中成為非常被看好的未來發展重點。模內貼標是模內裝飾技術中具有經濟效益的一種製程,結合數位印刷的特性,可讓模內貼標更具發展潛力。本研究透過數位印刷機的種類與設定來進行實驗。在實驗中,採用兩種不同的印刷方式(噴墨與光電)及三種不同的噴印次數(8、16、32)噴印於PP被印材後,透過模內貼標製程進行射出成型,透過儀器測量分析導表各項目,比較分析射出成型前後印刷品質特性之差異。實驗結果:使用HP數位印刷之樣本在整體的影像品質上有較佳的表現,使用UV噴墨的樣本在灰平衡及物理特性上則有較好的表現,其中以使用8PASS設定之樣本的表現最佳,兩種印刷方式對於色差在不同色版各有優劣,在階調擴增上則均能符合國際規範;經射出成型後,由於色彩產生變化,因此色差、滿版濃度、印刷反差、灰平衡上會有所變異,階調擴增在此階段幾乎全數無法符合國際規範。

  • 期刊

UV噴墨具有不需製版的即時性,印墨成分穩定,低能源需求且無汙染,瞬間固化的特性且能適印於多種的被印物,適合文創產業少量多樣化的特性,符合個性化的開發與應用,也正符合印刷產業現今的趨勢與環保訴求。本研究採用不同的可變墨滴(VD 5.3.1drop、VD 3.2.1drop)及固定墨滴(ND 3drop、ND 5drop)設定噴印於壓克力媒材,透過儀器量測數據以做為客觀品質之評估,同時導入心理物理量法以做為主觀視覺評估方式。研究結果顯示當可變墨滴(Variable dot)列印方式在整體印刷品質特性上有較佳的表現,且使用墨滴越小印刷品質呈現越佳,而心理物理度量之主觀視覺評估上,不論人像及器物兩種影像以可變墨滴(Variable dot)噴印方式有較佳的視覺偏好,與儀器度量之客觀評估獲得一致的結論。

  • 期刊

模內轉印(IMR)技術能在不規則物體表面印刷出極佳的質感與效果,眾多產品外殼在經過立體轉印彩裝後具備防水、不褪色,達到保護、美化、宣傳的功能,使產品整體質感提高,可創造更多經濟價值。但目前模內轉印之前作業大多使用凹版或網版印刷印製PET轉寫薄膜;在成本與品質之分析,尚無法產生個性化印件產品,對於印刷業來說十分可惜;因此,本研究以數位噴墨印刷的方式,應用其輸出列印不需製版、節省製程成本、時效縮短、同時圖文影像精細且又能創造個性化塗裝效果等特點,將數位噴墨印刷結合模內轉印塗裝技術,經由先前可行性的實驗,再以不同轉印薄膜配合不同數位噴墨印刷的不同印墨,以列印製作PET轉印薄膜後,轉印至射出成型材質,以探討其數位印刷色彩品質特性、轉印前後色彩品質變化等之差異。透過嚴謹的實驗流程並量化的實驗量測與綜合分析,歸納出最適合的數位印刷方式以及轉印後最佳品質特性組合。經研究分析顯示:數位噴墨列印至PET薄膜再轉至ABS其滿版濃度會提升,在亮部調色階變化普遍偏高,且不同數位噴墨列印設備所列印之產品差異甚大;在色域方面轉移後顯示會縮小。此研究成果將回饋產、官、學、研界,為國內數位噴墨列印及模內轉印技術的提升,進而在印刷品質、顧客滿意度以及市場開拓等帶來新契機。

  • 期刊

隨著數位印刷科技的快速發展以及環保意識抬頭,美觀且個人化的商品備受消費者青睞,其中又以UV噴墨列印最具環保觀念、應用素材廣泛及縮短製程,因此如何提升UV噴墨列印品質也越顯重要。本研究採用不同Pass(4Pass、8Pass、16Pass、32Pass),針對不同噴印次數所造成的條痕(Banding)和ISO 13660數位影像品質評估要項中的色塊斑駁(Mottle)、色塊粒狀度(Graininess)三種品質要項進行探討研究。研究結果顯示,C、M、Y、K四色的條痕會隨著Pass越高而有較佳的印刷品質,亦即其條痕現象較不明顯,其中又以Y、K兩色表現最為顯著。C、M、Y、K四色在色塊斑駁與色塊粒狀度在50%階調處呈現較大的不均勻性(Non-uniformity)。綜而言之,4Pass因有較明顯的條痕現象,而32Pass雖有較佳之效果,唯印製時間過長,不符合商業印刷成本之需求,在兼顧品質及成本之考量下,本研究建議採用8Pass或16Pass作為UV噴墨列印於壓克力材質上。

  • 期刊

目前政府重視環境保護與節能減碳,如何將回收的材料再應用與開發低污染的製程為當前課題而環保印刷也為其中一環;許多廠商紛紛投入數位直噴底片或是直噴印刷版的技術開發,但大多不成熟或是不敷目前印刷規格使用。本研究以染料墨水以及顏料墨水兩種印墨(染料墨水、顏料墨水),使用數位印刷噴印三種透明基材。對噴完成的數位網片進行品質特性以及物理特性分析;再經由曬版至平版印刷版上,實際進行平版印刷,並於印刷後對被印紙張進行色彩品質特性量測分析,將兩階段分析結果相互對照之下,得到最佳之數位網片印刷參數與材料設定組合。實驗結果提供給產、官、學、研界做為參考。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如下:一、探討以三種透明基材與兩種印墨之數位印刷網片品質特性差異。二、藉由分析染料墨水與顏料墨水噴印於三種透明基材之數位網片的印刷品質特性與物理特性,判斷兩種印墨與三種透明基材之對應關係。三、分析以顏料墨水以及染料墨水噴印於三種透明基材之數位網片應用於平版印刷之可行性。四、探討不同印墨與透明基材組合噴印之數位網片,再經由曬版後至平版印刷機印刷之被印成品之色彩品質特性(滿版濃度、印刷對比、印刷對比、階調擴增、色差)差異。五、探討不同印墨與透明基材組合噴印之數位網片之品質特性、物理特性與經由曬版後至平版印刷機被印成品之色彩品質特性(滿版濃度、印刷對比、印刷對比、階調擴增、色差)兩者之對應關係。

  • 期刊

UV印刷在國內與國際皆有成長,其應用層面廣泛吸引印刷業外的產業投資,另外政府倡導降低VOCs氣體排放,更讓UV印刷不離環保的議題,然而UV油墨成分當中確實較傳統油墨所還有的溶劑減少許多,但是其在多元材質應用上卻有著另外汙染的途徑。在進行塑膠材質或者表面張力低、非極性,且怕高溫的材質時,需要經過前處理塗布才能獲得較好的附著度。因此UV噴墨在數位噴墨市場中比例逐漸增加時,伴隨著塗布所造成的揮發性氣體也會增加。故本研究以傳統溶劑塗布與環保水性塗布兩種塗布處理與3種塗布厚度的方式於聚丙烯(Polyprop ylene,PP)材質上,經過UV噴墨印刷後,對樣本進行色彩品質特性量測分析以及物理特性分析,將實驗分析後得到塗布處理與塗布厚度之最佳組合。本研究之結論如下:平均色差中可看出溶劑型塗布厚度影響色彩表現是較為明顯,而水性組內則是厚度越厚色差越明顯。在色域表現方面,亮部調色域差異最大,溶劑型的組內色域大小與塗布厚度間5μm厚度與10μm厚度可達到相同色域範圍,15μm時色域範圍有顯著的增加,而在水性塗布組內則可發現5μm厚度時色域最小,10μm厚度色域最大15μm厚度色域大於5μm厚度。在印刷對比的部分K、C版的色彩表現優於M、Y版,並可以透過對比值發現當在溶劑與水性兩種塗布性質塗布厚度越厚印刷對比值越好。在各色版的階調擴增值普遍在亮部調網點百分比較傳統印刷來得高。水性塗布處理對於印刷品質與色彩上與溶劑型塗布處理並沒有顯著的差異,甚至能夠擴大色域範圍,也能達到環保降低廢水與VOCs氣體污染的目的。

  • 期刊

本研究為瞭解不同表面張力的被印材質,對UV噴墨印刷品質的影響,試以塗佈Primer架橋劑的處理方式,分表面張力「已處理」和「未處理」兩組進行實驗,並依據ISO13660檢測色塊斑駁(Mottle)、色塊顆粒(Graininess)、線條邊緣模糊(Blurriness)、線條邊緣粗糙(Raggedness)、線條寬度(Line width)五項品質檢驗。研究顯示被印材質表面張力的高低不同,對UV噴墨印刷品質在「線條寬度」和「色塊粒狀度」兩項品質有影響。因此建議在做UV噴墨前必須先檢測被印材質表面達因數值,再依適當方式處理表面張力,以提升UV噴墨印刷品質。

  • 期刊

在傳播典範轉移下,全時化、非線性以及互動性概念隨之興起。出版產業在邁入數位化紀元後,賦予編輯職能新內涵,促使編輯力再進化,已刻不容緩。本研究乃欲重塑編輯職能之概念,並探討編輯職能概念間之關係,進而建立編輯職能概念關係網路。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法透過文獻探討和專家訪談建立初始文件,並運用質性分析軟體ATLAS.ti編碼,探討節點及其相互關係,以找出這些概念間的關係,獲致在傳播典範轉移下,數位出版編輯職能概念間之關係主要有因果、遞移以及相關三種概念關係。在因果關係方面,發現內容端是數位出版價值網的源頭,回饋端則雖為數位出版價值網之末端,卻是下一個內容端迴路的開始。尤其因為傳播典範之轉移,寬口徑的能力更成為編輯職能新典範,最終之目標在於創造「編讀合一」的新境界。在遞移關係方面,獲致全時非線性內容、多媒體互動內容屬於內容端之編輯職能,而內容端為數位出版價值網之一環,因此,全時非線性內容、多媒體互動內容係構成數位出版價值網編輯職能之主要概念。另外,在相關性方面,獲致全時非線性內容、多媒體互動內容、管理資料庫內容、產消合一新內容等12項相關之數位出版編輯職能概念,顯示數位出版時代的編輯必須具備「大編輯」的概念和「寬口徑」的能力。本研究所獲致之數位出版編輯職能及其概念間之關係、數位出版編輯職能概念關係網路,將可作為政府機關、產業甄選人才的評選、教育界培育人才之課程規劃的依據等,以期喚起數位出版產業界的注意,並敦促後續相關研究之進行。

  • 期刊

本文嘗試提出一個「情境導向」、兼融圖典與知識(智)庫倉儲的資訊溝通介面構想,以聚焦在知訊需求情境之開發、情境脈絡分析與情意辨識等的探討,提供出版內容供應者研擬「情境模組」介面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