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哲學家梅露龐蒂指稱,人以身體為基點,向世界開放,不斷與他人、別物、環境進行全面性實存意義的交流,是在一種開放的、動態的、共存的、循環的、以及不斷探問的辯證關係中進行的。本文依循梅露龐蒂的辯證觀點,進一步為人與世界之間的辯證交流,提出一個具體的「實存溝通」圖像說明,並據此進行網球經驗世界的現象學描繪,確認「實存溝通」恰可成為運動身體經驗反思的基點。
在臺灣,作為現代社會重要內涵之一的體育運動,是從日治時代以後,透過教育制度以及學校與社會中舉辦各種運動競賽才開始有系統性地實施。在殖民統治之下,日本政府以同化臺灣人為主要政策,因此對臺灣人的意識形態和身體觀念做重大的改造,藉以塑造出順服日本的新臺灣人,體育運動便是其改造的手段之一。然而,若將運動作為一種生活形態,則誠如社會學者所言:「休閒運動不只是個人興趣的好惡問題,同時也是社會標準的界線及其演變的歷史過程。」在經過五十年的殖民統治之後,究竟哪些運動項目在臺灣地區最為盛行?居住在臺灣地區的內地/臺灣籍人士從事運動的情況又是如何呢?由於受到經濟、社會、教育等條件的影響,當時有能力以運動作為休閒活動者,大多屬於有錢、有閒又有地位的領導階層人士。是故,本文擬以《臺灣人士鑑》作為分析樣本,先統計其中有關以運動為興趣者,不分內地/臺灣籍,分析各種運動項目的人數,再從年齡、教育程度、臺灣籍接受島內/島外教育者,以及居住地區、醫師行業、傳統日式與現代西式運動等項目進行統計分析及比較,進而歸納整理出日治時期社會領導階層的運動興趣排行榜。最後,再經由報章雜誌、日記及回憶錄所記載,探討當時人從事休閒運動的情況。
本研究以系譜學為方法,探討體育概念在台灣本土的演變歷程,旨在架構體育一詞的歷時性變化軌跡,並分析各種力量的爭鬥。在探索諸多研究後,發現以下結論:體育概念以「體操」為標記,在日據初期出現於台灣,末期改為「體鍊」,並在光復之初訂為「體育」沿用至今。名稱雖有變化,但概念意含的演變,卻隨不同事件的出現而更顯豐富多元。從歷史痕跡來看,引發概念變化的力量,大致可分為兩種:其一為「它者與我群的鬥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當屬殖民統治者與台灣民眾間壓迫與反抗的拉鋸、兩岸軍事對峙激起國內敵愾同仇之心、及中共外交封殺引發棒球風潮等三項;這些事件使體育概念滲進軍事與外交的意含。其二為「偏態與常態的鬥爭」,以教育化做為回歸常態教學的主軸,藉樂趣化享受參與之美,以健康體適能體現科學之真與實踐之善。體育概念的內容因而涵蓋休閒、競技、健康與教育等多元面向,並發展為跨出校園的寬鬆身體活動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