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5.190.232
  • 期刊

赤山龍湖巖觀音信仰與嘉義縣赤山保地區的發展(1661~1895)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赤山龍湖巖的文獻、傳說,都強調本寺創建於1665年的陳永華,這種說法可能是台灣早期的開發與佛教初傳相互結合的歷史性、地理性社群集體記憶重構的結果。本寺八次重建皆與赤山保地區仕紳、望族、庶民有密切的經濟關係。豎立於本寺的四塊碑文,彰顯觀音媽是本區村落共同體「公地」、「公路」的守護神,平反不合理稅賦與禁斷差役滋擾等宣示的場所。石觀音佛祖的靈感應驗故事、觀音媽慈母形象被爭相傳頌、膜拜,促進嘉義縣赤山保各村庄、市街等地域社會的凝聚、發展,也使觀音信仰本土化、地域化、人間化。

被引用紀錄


賴文英(2008)。臺灣「觀音媽聯」圖像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0409200803203000
王雅恬(2015)。高雄地區觀音信仰與地域社會互動之發展(1661~2014)〔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4023451
蔡美端(2015)。解嚴後台灣漢傳佛教的轉型與發展(1987-2007)〔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403467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