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he Pinning of Large Y2BaCuO5 Precipitates in YBa2Cu3O7-δ Films

Authors

K. Miyahara;H. Kawamura;T. Fujiyoshi;H. Kubota;R. Miyagawa

Key Words
PublicationName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Volume or Term/Year and Month of Publication

34卷2S期(1996 / 04 / 01)

Page #

280 - 283

Content Language

英文

English Abstract

Y2BaCuO5 is a good substance as pinning centers. The magnetic field and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pinning potential U(B,T) under the perpendicular field to c-axis was obtained as U(B,T) = U0(1-T/Tc)^3/2/B^1/2 in c-axis oriented YBa2Cu3O7-δ films with high density of YsBaCuO5 precipitates. A straightforward consideration leads to U(B,T) the symbol is abbreviated (Bc^2/2μ0)af^2el/af for a large pinning center, where af^2e is the effective pinning volume and l/af is the effective number of pinned flux lines per the cross section of precipitates which faces against the flux motion. The magnetic field and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above expression is coincident with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Topic Category 基礎與應用科學 > 物理
Times Cited
  1. 周政郁(2014)。利用雙酵素的氧氣消耗競爭行為來建立新型異嘌呤醇生化感測器。淡江大學化學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014。1-83。 
  2. 陳繼浩(2013)。以新穎性電化學安培法發展不具電化學活性分子之量測技術以及微晶片電泳電化學偵測平台的開發。淡江大學化學學系博士班學位論文。2013。1-244。 
  3. 廖珮吟(2007)。技術進步對台灣和日本的經濟成長之影響。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2007。1-75。 
  4. 呂晃志(2005)。金屬氧化物修飾電極發展環境及生醫感測器。淡江大學化學學系博士班學位論文。2005。1-352。 
  5. 李侑洵(2015)。應用多圖形顯示卡叢集以單鬆弛時間與熵晶格波茲曼法計算方管紊流。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學位論文。2015。1-97。 
  6. 林立松(2014)。應用晶格波玆曼方法於頂部驅動矩形槽之流場不穩定性探討。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學位論文。2014。1-115。 
  7. 鍾秉均(2014)。開發間苯二酚─甲醛氣凝膠之CMOS-MEMS電容式溼度感測器。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學位論文。2014。1-117。 
  8. 林士傑(2011)。掌性超分子與掌性嵌段共聚物自組裝之掌性訊息傳遞。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學位論文。2011。1-160。 
  9. 劉容秀(2010)。施加電場退火對不同成分之鋯鈦酸鉛薄膜特性的影響。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學位論文。2010。1-92。 
  10. 曹瑋玲(2010)。可分解性聚酯嵌段共聚物之合成與自組裝行為之研究。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學位論文。2010。1-115。 
  11. 陳俊谷(2009)。掌性團聯共聚物之自組裝於螺旋形態之建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學位論文。2009。1-184。 
  12. 林穎慧(2008)。Chiral Effect on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Crystalline Polylactides。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學位論文。2008。1-107。 
  13. 蔡文發(2006)。高溫及輻射效應對低能量離子佈植的縱深分佈影響研究。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學位論文。2006。1-215。 
  14. 劉佳艶(2014)。傳統產業創造文創價值之企業經營模式分析: 以日日出股份有限公司宮原分公司為例。交通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學程學位論文。2014。1-48。 
  15. 郭柔含(2012)。鎳金屬誘發側向結晶垂直通道低溫複晶矽薄膜電晶體之研究。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所學位論文。2012。1-63。 
  16. 蔡信緯(2018)。分子動力學分析奈米多晶與單晶金之結構變化。中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學位論文。2018。1-119。 
  17. 簡睿毅(2015)。審計委員會設置對企業評價之影響。中原大學會計學系學位論文。2015。1-47。 
  18. 陳玟綺(2012)。不飽和聚酯/改質型黏土奈米級複合材料減緩螺紋印之應用及其性質探討。中原大學化學系學位論文。2012。1-118。 
  19. 呂忠翰(2009)。模擬有機物質厭氧消化之固體物減量及能源回收之研究。長榮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研究所學位論文。2009。1-66。 
  20. 程俊嘉(2014)。葡萄糖調節蛋白78(GRP78):在靶向給藥治療胃癌的策略中所扮演之角色。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4。1-123。 
  21. 周育晴(2017)。發展具光活化性質之氮芥類抗癌前驅藥物應用於選擇性烷化去氧核醣核酸。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學位論文。2017。1-101。 
  22. 楊承翰(2017)。使用大氣電漿製程製作石墨烯超級電容及石墨烯電化學感測器。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7。1-123。 
  23. 鄭智夫(2017)。Monascus purpureus NTU 568 發酵產物對酒精性肝損傷及肝臟纖維化之保健功效評估。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學位論文。2017。1-110。 
  24. 鄭凱文(2016)。疫苗佐劑對於血液細胞分化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藥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6。1-133。 
  25. 駱冠宇(2016)。鑭鍶錳氧與白金鈀金雙層膜結構之自旋幫浦效應。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學位論文。2016。1-122。 
  26. 楊佳縈(2015)。卡那卡那富語受益與受害概念的語言表徵。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5。1-115。 
  27. 劉奇旻(2015)。旋塗式玻璃微透鏡應用在紫外光發光二極體取光效率提升。臺灣大學光電工程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5。1-77。 
  28. 黃奕騰(2015)。金屬奈米結構增益表面電漿子於光水解反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應用物理研究所學位論文。2015。1-73。 
  29. 劉鎮輝(2015)。臺灣生態博物館發展機制之研究-以猴硐煤礦博物園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學位論文。2015。1-347。 
  30. 王玫丹(2013)。氮化鎵成長在不同形狀圖案畫藍寶石基板之成長力學及應力探討。臺灣大學光電工程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3。1-96。 
  31. 張俊霖(2013)。高強度全光纖奈秒掺鐿光纖雷射主從式放大器系統。臺灣大學光電工程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3。1-245。 
  32. 施文智(2013)。三種牙科樹脂之化學成分毒性效應之分析。臺灣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3。1-71。 
  33. 杜茂寬(2012)。口腔扁平苔癬以及口腔癌病人周邊CD8+ T細胞的分析。臺灣大學免疫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2。1-54。 
  34. 賴勁文(2012)。胞內抗原位置對於肝臟T細胞反應之影響。國立臺灣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學位論文。2012。1-51。 
  35. 陳中南(2011)。時變梁結構振動控制之研究。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1。1-65。 
  36. 連韋雄(2011)。前列環素於缺氧性腎臟與心臟疾病之關係及 其治療性應用。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學位論文。2011。1-124。 
  37. 李昱蓉(2010)。轉穀醯胺酶催化之HeLa細胞中組蛋白多胺類修飾。國立臺灣大學生化科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0。1-68。 
  38. 馬耘逸(2010)。產製人類肺表面張力蛋白質 B/C 基因轉殖小鼠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學位論文。2010。1-75。 
  39. 陳立慈(2010)。同源重組蛋白酶的結構功能分析與合理設計之縮氨酸可調控同源重組蛋白酶。國立臺灣大學生化科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0。1-88。 
  40. 黃培修(2009)。利用二倍頻顯微術觀察膠原蛋白的自我聚集過程。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學位論文。2009。1-38。 
  41. 簡嘉宏(2007)。藉由綠色螢光蛋白報導基因探討CTGF基因啟動子在斑馬魚發育過程中的功能性分析。臺灣大學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07。1-96。 
  42. 劉季康(2007)。透過自由基的環化反應合成哌啶類化合物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學位論文。2007。1-71。 
  43. 陳政琪(2006)。柳杉皮部之化學成分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學位論文。2006。1-534。 
  44. 陳泰邦(2005)。以複合酵素系統配合碳漿電極開發電化學式總膽固醇生物感測器。臺灣大學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05。1-76。 
  45. 何易(2004)。牙科用生醫材料試驗系統之建立。臺灣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04。1-108。 
  46. 葉政洳(1999)。黃芩成分之分析與基原之辨識。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學位論文。1999。1-168。
  47. 劉兆偉(2001)。黃體激素對老鼠動脈平滑肌細胞的生長抑制作用。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01。1-70。
  48. 吳雅婷(2001)。桂皮、牡丹皮單寧之分析方法開發及牡丹皮基原鑑定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學位論文。2001。1-0。
  49. 羅敏華(2003)。蟻群最佳化演算法於載重限制之車輛途程問題的研究。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學位論文。2003。1-74。
  50. 李建志(2004)。連續性造影技術監測第一型泡疹病毒胸腺嘧啶激酶基因轉導的老鼠肉瘤細胞在活體內之標的轉移。臺北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材料研究所學位論文。2004。1-75。
  51. 高林曉甄(2005)。以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及磁性粉體表面改質技術製備奈米磁性複合材料。臺北科技大學材料及資源工程系研究所學位論文。2005。1-85。
  52. 黃俐瑋(2005)。蘭嶼肉桂葉部成分之研究。臺北醫學大學生藥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05。1-114。
  53. 蔡文勇(2006)。I-Line光阻劑於TFT LCD Array製程之應用及評估。中央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學位論文。2006。1-85。
  54. 徐豪汶(2006)。鍺銻碲相變化奈米薄膜之奈米尺度光熱性質的研究。中央大學物理學系學位論文。2006。1-73。
  55. 林俊宏(2007)。含備援限制的可修復記憶體之備援分析架構評估工具。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所學位論文。2007。1-45。
  56. 賴志豪(2007)。IF鋼表面Si及Si-O薄膜熱擴散阻障層之研究。大同大學材料工程學系所學位論文。2007。1-106。
  57. 傅喬玟(2007)。核殼結構的奈米Cu/Cu2O微粒之自旋極化與弱鐵磁現象。中央大學物理學系學位論文。2007。1-73。
  58. 謝文儀(2007)。金奈米顆粒在原子力顯微鏡探針之表面修飾研究。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學位論文。2007。1-66。
  59. 朱緒遠(2008)。中介層Fe3O4及添加Fe(NO3)3.9H2O對IF鋼表面TiO2薄膜超親水性之影響。大同大學材料工程學系所學位論文。2008。1-83。
  60. 張博凱(2008)。Epoxy、Poly(lactide)及奈米光電材料之合成與性質研究。臺北科技大學有機高分子研究所學位論文。2008。1-78。
  61. 王泰傑(2008)。散熱複合材料熱性質與機械性質之研究。臺北科技大學有機高分子研究所學位論文。2008。1-111。
  62. 郭彥廷(2008)。顆粒間交互作用對奈米金自發磁性之影響。中央大學物理學系學位論文。2008。1-80。
  63. 黃若欽(2009)。濕度對多壁奈米碳管/聚乙烯醇複合材導電性之影響。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學位論文。2009。1-48。
  64. 胡哲綸(2009)。MMA和Styrene奈米複合材料之研究。臺北科技大學有機高分子研究所學位論文。2009。1-85。
  65. 郭畊甫(2009)。不同TiO2鍍膜系統對亞甲基藍光降解與親水性之影響。大同大學材料工程學系所學位論文。2009。1-67。
  66. 林美智(2009)。天然物成分之基因毒性評估:Podophyllin誘發基因損傷機制之探討及其致突變成分分析。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碩博士班)學位論文。2009。1-253。
  67. 蕭萍君(2010)。苦瓜果實中苦瓜苷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之探討。臺北醫學大學生藥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0。1-220。
  68. 胡宇光(2010)。中間電漿處理與氫氣含量對類鑽碳膜 機械性質與耐磨耗特性之影響。大同大學材料工程學系所學位論文。2010。1-117。
  69. 何欣珏(2010)。主動誘變丹參植株SH41之鑑定與活性成分分析及其組織培養大量繁殖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生物技術與化學工程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2010。1-86。
  70. 吳志庭(2011)。銅、鎂含量與熱處理對Al-14.5Si-Cu-Mg合金拉伸、熱穩定與磨耗性質之影響。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學位論文。2011。1-203。
  71. 陳志昱(2011)。顆粒間交互作用對安德森錫奈米超導與自旋極化的影響。中央大學物理學系學位論文。2011。1-59。
  72. 吳承翰(2012)。人類脂肪幹細胞的膜純化法與分化能力研究。中央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學位論文。2012。1-115。
  73. 陳侑駿(2012)。製備具溝槽結構之反蛋白石光子晶體應用於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偵測。中正大學物理學系學位論文。2012。1-91。
  74. 洪培堯(2013)。晶格波爾茲曼方法應用於多圖形顯示卡計算。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學位論文。2013。1-55。
  75. 楊志偉(2013)。聲音發電裝置的最佳結構設計之研究。中正大學機電光工程研究所學位論文。2013。1-50。
  76. 黃瑞昌(2013)。體心立方結構鐵奈米粒子的製備與磁性分析。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學位論文。2013。1-127。
  77. 黃立民(2014)。應用二維切割和多圖形顯示卡叢集電腦於晶格波茲曼法數值模擬。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學位論文。2014。1-46。
  78. 林庭宇(2014)。Hole mobility characterizations of DNA biopolym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s。清華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學位論文。2014。1-105。
  79. 卓岱輝(2014)。藉由有機催化劑連續性的邁克爾-邁克爾-羥醛縮合-亨利反應有效合成類固醇骨架。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學位論文。2014。1-383。
  80. 侯致聖(2014)。應用於系統晶片隨機存取記憶體之自我修復技術與規劃架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位論文。2014。1-149。
  81. 林一宏(2015)。應用無限元素法分析異質性膠體之濕氣擴散以及薄膜震動的相關問題。中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學位論文。2015。1-110。
  82. 杜哲光(2017)。添加銀元素於鐵-22鉻-5鎳不銹鋼合金對抗菌性質及相關影響因子之研究。高雄醫學大學牙醫學系博士班學位論文。2017。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