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189.85
  • 期刊

戶中抽樣與否對樣本代表性的影響:以大台北地區電話訪問為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長久以來,電話訪問之樣本代表性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在台灣地區從事電話調查訪問的研究人員。與樣本代表性直接相關的一個問題是:經過戶中抽樣處理的樣本是不是比未經戶中抽樣處理的樣本更能獨有效地改善所抽出樣本的結構,使它更接近母體的結構?本研究利用1994年所進行,由國科會資助之「社會調查方法及技術變遷之研究」研究計劃(NSC84-2412-H-001-002)與中央研究院調查工作研究室所策劃進行之「大台北地區選舉行為研究」計劃;合作所得之實證資料,針對「需不需要進行戶中抽樣以確保樣本代表性」的問題,進行對照研究。本研究共抽出2,003個樣本,經過為期約兩個星期的電話訪問,最後共完成601份有效問卷,其中台北市293份、台北縣308份。研究結果發現:第一、一般而言,經過戶中抽樣處理的樣本其樣本結構比比未經戶中抽樣處理的樣本似乎更有機會接近由體的結構,但是二者之間的差異並不非常顯著。第二、戶中抽樣方法在某個特定地區,配合某一個或某一些人口變項,能夠有效地改善樣本結構,提高其代表性。但此現象並不普遍、也不穩定。總之,分析結果顯示,與理論相契合的,戶中抽樣要比不戶中抽樣更有機會篩選出對母體而言更具樣本代表性的隨機樣本。但是,其效果並非特別明顯突出。未來應有接續的實證研究,針對每一種不同的戶中抽樣方法與不戶中抽樣進行比對研究,方能進一步釐清戶中抽樣的功效。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李信鋒(2015)。台灣地區民眾對於再次電話訪問接受意願之相關因素探討-以菸盒警圖電話調查為例〔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3-25012015172925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