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38.198.167

摘要


胰島素注射對病患及其家屬而言,是一件極難接受、複雜及困難的課題;對醫療人員而言,它更是一項挑戰。如何評估與改善胰島素注射意願,執行完整注射衛教及衛教後評估…,皆為影響胰島素注射指導成效的關鍵因素。本院為了提高衛教成效及照護品質,特別針對胰島素衛教後的病患執行電訪追蹤,發現經過衛教後胰島素使用不順利的個案仍佔12﹪,而透過電訪追蹤除了解病患執行是否正確,並可瞭解其不配合或不順利原因並協助解決相關問題,使病患的不安、不願及不配合降至最低點,進而提升病患的安全感及執行度。糖尿病是一種全球性疾病,患病人數正以驚人的速度增加,台灣地區四十歲以上的成年人當中,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由於飲食過度、運動不足、養育方式偏差,致使罹患糖尿病人數不斷增加,連帶糖尿病死亡率也持續上升,根據行政院衛生署2008年數據統計,糖尿病佔台灣十大死因的第五位。糖尿病治療藥物主要有兩大類,相對於常見的口服降糖藥物,胰島素注射依然是目前最有效降低血糖的治療辦法。相較於歐美國家高達40%的胰島素使用率,目前台灣接受胰島素注射的糖尿病患僅佔15%左右;台灣可能至少有30%的病患需要借助胰島素治療來改善血糖控制。但因病患認知錯誤,十分排斥胰島素治療,這些錯誤觀念,往往錯失控制病情的良好時機,進而引發心臟血管疾病、乃至加速視網膜、腎病變等併發症的發生或惡化。糖尿病患一聽到每天得注射胰島素,往往產生莫名的恐懼,抵死不從,拒絕胰島素治療的因素五花八門,常見原因如:「我從小就怕打針,叫我拿針就會發抖,插不下去」;「很痛,我不要打」;「聽人家說打胰島素很不好…會戒不掉且很快就會洗腎」;「我現在又没有像你們說的那麼嚴重,我回家再加強飲食及勤運動,血糖就會好了」;「我年紀這麼大了,看不清楚、手不穏、記不住,家裡又没人可以幫我打」…,對於注射行為的排斥,是國內糖尿病患胰島素使用率偏低的重要原因。因此當病患平均血糖值不理想時本院糖尿病衛教室會開始計劃一系列自我胰島素注射的相關衛敎計劃-認識胰島素、胰島素注射指導、衛教後的追蹤評值。首先會先瞭解個案主要照顧者是誰、家中有影響力的人是誰、有無特別經濟問題等,讓個案及主要照顧者了解注射胰島素的重及必要性,並邀請參加「認識胰島素」的團體衛教,介由與病患的討論及互動中,瞭解對胰島素的認知及接受度,擔心及拒絕的原因,盡所能的消弭患者的不安與排斥感。當病患開始接受胰島素治療時,指導注射技術並作回覆示教,加強重點提示,如:選擇正確的注射部位、注射部位的輪替、酒精棉消毒後等乾了以後再注射,以免皮膚緊縮,也可減少注射時的痛感;並依個案狀況選擇注射器、針頭;若冷藏須退冰後再注射;下針及收針快、推藥慢;讓病患的不適降到最少,並給予衛教單張或手冊並註明衛教室的聯絡電話,以利病患諮詢。最後約定後續電訪時間,追蹤返家後的注射狀況,並協助解決。在胰島素注射衛教後電訪追蹤成效方面,根據本院94-97年的統計資料,期間總電訪數783人,初次使用胰島素佔494人(63%)、更改注射器佔289人(37%),有效電訪數712人(91%);其中使用順利佔625人(88%)、使用不順利佔87人(12%);在使用順利方面:以第一次使用胰島素佔多數407人(65%)、更改注射器佔218人(35%);而使用不順利方面以第一次使用胰島素佔多數48人(55%)、其次為更改注射器佔39人(45%);主要影響使用不順利的原因依序為病患或家屬拒打佔34人(39%)、技術問題佔29人(33%)(其中更改注射器佔多數)、血糖問題佔24人(28%);(見表1)。透過電訪追蹤方式,使本院醫療隊更加了解,雖然我們已經儘量克服可能影響學習的因素,提供獨立的衛教空間、一對一衛教方式、使用充分教具、教材及衛教單張、回覆示教…等方式執行衛教指導,但結果顯示我們還有需要深入及努力的空間,因為仍有12%的個案有使用上的問題;且使用不順利的原因分析發現,病患或家屬拒打仍佔第一位,它正提醒了我們,別忽略了個案的心理層面及家屬的認知衛教。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