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44.223.94.103
  • 學位論文

農業食物品質的在地化:以公館紅棗為例

Localizing Agri-Food Quality: A Case Study of Gongguan Jujube

指導教授 : 彭立沛 賴守誠

摘要


食物品質是經驗與規範的相互交織,它既是指涉一項產品擁有的特定屬性或性質,也潛在形成規範此種食物好壞的判斷標準的來源。本研究自文化經濟的理論視野出發,以品質的概念為核心,採取質性內容分析、半結構式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探索地方特色食品「公館紅棗」的發展,即一種以「地方」作為好的品質判准的食物產品的興起,以及新興的地方品質面向,與不同的行動者為能鞏固或挪用公館紅棗而開展出的品質建構的行動,潛在如何改變、賦予「紅棗」新的品質意涵。 研究結果顯示,自戰後,紅棗在臺灣歷經從進口南北年貨、管制藥材到養生消費的轉變;公館紅棗於1980年代的浮現,是紅棗的品質從消費領域,逐漸朝向生產領域的品質認定過程,連結上紅棗的「地方」品質在三十年來呈現出流動混雜的意義內涵:從觀光旅遊眼光下的「不熟悉與新奇」、地方氣候環境條件適宜栽種的「風土」、通過餐飲與節慶活動所動員的「客家族群文化」到生產管理與標章檢驗的「食品安全」。農業食物品質的在地化,即公館紅棗的地方面向的品質建構,是一永不間斷的,被暫時穩固與有待穩固的過程。地方作為紅棗的品質面向展現的流動性,顯示不同行動者在鞏固紅棗的地方品質時,主導性力量的改變,以及相應於其場域邏輯而開展的策略與行動。研究結果指出,「品種」是紅棗的地方品質面向的另一潛在來源。

並列摘要


食物品質是經驗與規範的相互交織,它既是指涉一項產品擁有的特定屬性或性質,也潛在形成規範此種食物好壞的判斷標準的來源。本研究自文化經濟的理論視野出發,以品質的概念為核心,採取質性內容分析、半結構式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探索地方特色食品「公館紅棗」的發展,即一種以「地方」作為好的品質判准的食物產品的興起,以及新興的地方品質面向,與不同的行動者為能鞏固或挪用公館紅棗而開展出的品質建構的行動,潛在如何改變、賦予「紅棗」新的品質意涵。 研究結果顯示,自戰後,紅棗在臺灣歷經從進口南北年貨、管制藥材到養生消費的轉變;公館紅棗於1980年代的浮現,是紅棗的品質從消費領域,逐漸朝向生產領域的品質認定過程,連結上紅棗的「地方」品質在三十年來呈現出流動混雜的意義內涵:從觀光旅遊眼光下的「不熟悉與新奇」、地方氣候環境條件適宜栽種的「風土」、通過餐飲與節慶活動所動員的「客家族群文化」到生產管理與標章檢驗的「食品安全」。農業食物品質的在地化,即公館紅棗的地方面向的品質建構,是一永不間斷的,被暫時穩固與有待穩固的過程。地方作為紅棗的品質面向展現的流動性,顯示不同行動者在鞏固紅棗的地方品質時,主導性力量的改變,以及相應於其場域邏輯而開展的策略與行動。研究結果指出,「品種」是紅棗的地方品質面向的另一潛在來源。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弘仁譯(2010),Corrigan, P.著。消費社會學。臺北:群學。
王志弘譯(2003),Bauman, Z.著。工作、消費與新貧。臺北:巨流。
江千綺譯(2013),Urry J.著。消費場所。臺北:書林。
朱清(2010)。棗文化及其旅遊開發研究。南京農業大學碩士論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