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233.150
  • 學位論文

島嶼上的彩虹:臺灣同志運動

Rainbow on the Island: Taiwan LGBT Movement

指導教授 : 林麗雲 陳一姍

摘要


2013下半年,臺灣出現了以「護家盟」為首的宗教反同勢力,接續發起反多元成家連署、1130為下一代幸福讚出來遊行等活動,為臺灣同志運動帶來關鍵性轉折:過往抵抗政府濫權侵擾、爭取平權保障的同運路線,漸漸轉往人民之間的理念說服、論述抗衡。此一轉變深刻影響臺灣同志運動的運動策略,不僅讓臺灣同志運動呈現與過往不同的風貌,亦擴大了臺灣同志運動的社會支持基礎。   臺灣的同志人權保障,是西方媒體眼中的「亞洲同志燈塔」,運動成就更是許多鄰近國家同志心之所嚮。然而,本深度報導試圖就前述之同志運動路線轉變,透過對數名同志運動人士的特寫,帶領讀者前進政治、教育、文化等同志運動現場,理解當前時空背景下的臺灣同志運動,採取何種運動策略以達成運動目的,更藉此指出不同於西方人權視角的觀點,再定義臺灣同志運動的貢獻與意義。

並列摘要


When talking about LGBT movement in Asia, Taiwan stands out as pioneer among peer countries. Western media praise Taiwan for its protection of LGBT rights, while there’s something more delicate which local LGBT activists are undergoing. This in-depth reporting focuses on recent developments of Taiwan’s LGBT movement which is switching audience from the government to citizens after a strong counterforce, “Taiwan Religious-groups Family Protection Alliance,” forming since late 2013. Through sketching Taiwan’s LGBT activists on political,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field, this in-depth reporting points out a different viewpoint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and impact of Taiwan’s LGBT movement.

參考文獻


劉宜欣(2015)。《台灣地區同志認同調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毓嘉(2010)。《男柯一夢夢紅樓:西門紅樓南廣場的「同志市民空間」》,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安真、程小蘋、劉淑慧(2002)。〈「我是雙性戀,但選擇做女同志!」∼兩位非異性戀女性的性認同形成歷程〉,《中華輔導學報》,第12期,頁153-183。
畢恆達(2003)。〈男同性戀與父母:現身的考量、策略、時機與後果〉,《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15期,頁37-78。
張盈堃(2003)。〈網路同志運動的可能與不可能〉,《資訊社會研究》,第4期,頁53-8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