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44.200.230.43
  • 學位論文

從法益保護觀點論醫師法第二十八條密醫罪之立法與解釋

Article 22 of Physicians Act

指導教授 : 王皇玉

摘要


本文以醫師法第二十八條為研究範圍,從歷史找出國家管制醫師的原因後,以經濟學及政治哲學的觀點論證其正當性。並且從刑法最基本也是解釋刑法最不可或缺的法益概念,探討密醫罪之法益究竟為何。在輔以比較法上的經驗後,處理我國密醫罪在立法及解釋上之缺失。 從歷史上來看,國家與醫師的結合是基於國家富國強兵的任務而來。而從經濟學及政治哲學之觀點,由於醫病關係有嚴重的資訊不對稱問題,如果國家不加以管制,有心人士容易利用這樣的結構進而欺騙他人而獲取暴利。從法益保護的觀點來看,密醫罪之法益應在國家課予醫師義務之貫徹,如果不管制密醫,將會造成對於人民生命身體健康之侵害。因此不管在經濟學、政治哲學或是法律的觀點,國家處罰密醫都有其正當性。 實務上面臨密醫罪之問題主要環繞在「合法取得醫師資格之意義」、「醫療行為之判斷」、「業務之意義」。本文認為,醫師資格不應區分中醫師、西醫師及牙醫師,只要具有醫師資格,即使所為之醫療行為超出其業務範圍,仍不構成密醫罪,但應受其他刑法條文規範。如有醫師資格之人與無醫師資格之人共同為醫療行為或者分擔醫療業務,除了某些行為態樣實際上沒有造成法益侵害之情形外,該合格醫師與無醫師資格之人應構成密醫罪之共同正犯。對於醫療行為,本文認為應從診察行為及治療行為兩部分判斷,如行為人有診察行為,而該診察行為具有醫學上之判斷或者使人誤以為具有醫學上之判斷,即構成醫療行為。另一部分是從治療行為判斷,如行為人之行為具有侵入性,且具備醫療行為適法性,則構成醫療行為;如具有侵入性卻不具備醫療行為適法性,則為傷害行為。最後,所謂業務,係指以繼續之意思,反覆實施同種類行為為目的之社會活動,且不問係主要業務或附屬業務,只要利用職業上之機會即屬之。 在立法建議方面,本文主張應增加選科罰金之效果,使法官在侵害法益較輕之情形可以使用罰金刑。其次,應刪去「擅自」之贅詞。最後,對於在宅治療應納入不罰之規定。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18、蔡維恬(2006),「國家管制施用毒品行為之正當性?」,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22、賴衍輔(2007),「資本市場中的資訊不對稱-從財務資訊不實的外部監控與刑事責任談起」,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5月。
2、王皇玉(2007),論醫療行為與業務上之正當行為,台大法學論叢,第36卷2期,頁41∼92,2007年。
13、黃昭元(2004),憲法權利限制的司法審查標準:美國類型化多元標準模式的比較分析,台大法學論叢,第三十三卷第三期。
5、林東茂(1994),危險犯的法律性質,台大法學論叢,第24卷第1期,頁267∼304,1994年6月。

被引用紀錄


葉晨暘(2015)。醫師法第二十八條密醫罪之探討──以實習醫學生與實習醫師為核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5.02743
張琇涵(2013)。論洩漏業務秘密罪──以醫師守密義務為核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3.01850
葛名翔(2013)。賭博罪正當性問題之研究-兼論其保護法益〔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3.00888
楊百文(2014)。醫藥分業法制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3593801
林心瀅(2015)。附帶民事訴訟制度之研究-以法院審理實務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100520161509089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