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9.2.122
  • 學位論文

人脈與新聞:一個社會資本觀點的研究 ──以傑出財經記者與消息來源的關係為例

指導教授 : 彭文正

摘要


中文摘要 長久以來,新聞學和傳播學一直以既定的規範框架來看待記者與消息來源的關係。傳統新聞學認為,記者若與消息來源發展出私人情誼,便會威脅到新聞獨立和客觀性;傳播批判理論則認為,兩者若過從太密,新聞工作者勢將淪為統治階級的傳聲筒,代為複製其階級利益和意識型態。但在實務界中,「人脈」是記者最重要的資產之一;有了深厚的人際網絡,記者才能夠深入採訪單位、發掘真相,也才可能取得不同於官方說法的訊息與觀點。本研究即以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的核心概念為理論架構,並輔以代理人理論,探究以下問題:記者的主要消息來源,究竟有哪些型態?記者如何能夠取得獨家或內幕新聞,而不致於被公關手法所欺?在與消息來源的關係中,記者本身能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記者若與消息來源發展出私人情誼,會否戕害其專業判斷或新聞中立性? 根據對十位資深及傑出記者的深度訪談結果,筆者發現:(一)記者和消息來源之間的強連帶關係,有助於內幕或敏感訊息的取得。(二)記者的主要消息來源通常並非高階官員或主管,而是組織中間層級者;這些人與組織的利益不見得完全一致,亦較有可能基於與記者的交情和信任而向其透露敏感或內幕訊息。(三)公關人員和官方發言人通常也不會是記者的主要消息來源。(四)記者的另一種主要消息來源型態是所謂的「橋樑」,即在正式結構中身兼數職、或擁有四通八達的人際網絡;這類消息來源往往也能帶來豐富的訊息。(五)記者本身也可扮演橋樑角色,為採訪對象提供雙向交流,而這也是記者與消息來源之間一種特殊的互惠型態。(六)記者與消息來源之間保有密切關係,不見得有損新聞中立和新聞倫理,反而可能是利多於弊。這些發現不但挑戰了傳統新聞傳播學對兩者關係持負面看法的觀點,亦回過頭來對社會資本理論中的某些概念,例如「弱連帶比強連帶更有助於新訊息的流通」、「強連帶不會是橋樑」等論點,作了一些補充與貢獻。

並列摘要


Abstract This paper employs some core concepts of social network and social capital theories to exam a critical topic in mass communication fiel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urnalism and their news sources. The major findings are: (1) Strong ties between reporters and sources can facilitate the information flow and help the former get inside news. (2) “Bridges” can be reporters’ valuable sources. (3) Reporters themselves can be bridges, providing special information for their sources. (4) In an organization, middle-level employee or managers, instead of top executives, are most likely to be journalists’ main sources. These points not only challenge the normative presumption of traditional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theories, especially the assumption of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porters and their sources would damage journalism ethics”, but also some of today’s popular belief in social capital theories, such as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 argument.

參考文獻


羅文輝(1995):〈新聞記者選擇消息來源的偏向〉,《新聞工作者與消息來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頁15—28。
張心宇 (1992):〈報紙影劇新聞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關係研究-以「搖頭性派對」事件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慶忠(1993):〈社會關係網絡對組織公民行為暢響之探討〉,台北:國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蕙苓(1989):《報紙消息來源人物之背景與被處理之方式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Schlesinger, P. 1990. “Rethinking the Sociology of Journalism: Source Strategy and the Limits of Media Centrism.” In M. Ferguson (ed.). Public communication and the new imperatives. London: Sage.

被引用紀錄


劉冠吟(2008)。社會資本與網絡:科技產業公關與記者互動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10327
張涵婷(2008)。當社工遇上媒體—論社工與媒體之互動關係〔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00700
蘇惠君(2006)。新聞記者與網路消息來源互動之初探--以BBS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6.1045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