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新北市公立學校人事室行政決定運作及其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

Translated Titles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AdministrativeDecision Making of Personnel Office in Public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DOI

10.6846/TKU.2014.01146

Authors

郭淑蓮

Key Words

新北市公立學校 ; 人事人員 ; 行政決定 ; 組織效能 ; the public schools of New Taipei City ; personnel staff ;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PublicationName

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Volume or Term/Year and Month of Publication

2014年

Academic Degree Category

碩士

Advisor

吳清基

Content Language

繁體中文

Chinese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了解新北市公立學校人事室行政決定運作及其組織效能的現況,並針對不同人事室人員背景變數 (包括性別、年齡、職務、專兼任、服務年資、教育程度、辦公地點、學校位置、人事室設置人數等九項)在行政決定運作及其組織效能上的差異情形及其影響。 本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法為主。以新北市298所公立學校人事室人員為調查的對象,並參酌相關文獻形成研究架構,而編製成「新北市公立學校人事室行政決定運作及其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調查問卷」。經由問卷調查蒐集到有效問卷202份,分別以敘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及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與處理。依據研究發現提出結論與建議,期能提供人事行政機關、公立學校、人事室人員及後續研究者參考。本研究之重要發現為: 一、在新北市公立學校人事室行政的決定模式方面,得分最高者為參與模 式,顯示在行政決定運作中參與模式極為重要。 二、在新北市公立學校人事室行政決定的影響因素方面,得分最高者為組 織影響因素,顯示在行政決定運作中組織影響因素極為重要。 三、在新北市公立學校人事室的組織效能目標方面,得分最高者為服務品 質,顯示在人事室組織效能目標中服務品質極為重要。 四、新北市公立學校人事室行政決定運作的參與模式與其組織效能具有顯 著的正相關;直覺模式則與其組織效能具有顯著的負相關。 五、新北市公立學校人事室行政決定的組織影響因素與其組織效能具有顯 著的正相關。 六、新北市公立學校人事室行政決定運作的參與模式對其組織效能具有顯 著的正預測;直覺模式則與其組織效能具有顯著的負預測。 七、新北市公立學校人事室行政決定的組織影響因素對其組織效能具有顯 著的正預測。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之建議: 一、對人事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 定期舉辦跨區人事人員聯繫會報及相關教育訓練,提升北市公立 學校人事人員行政決定專業知能。 (二) 針對已達員額設置標準的學校酌增設置專任人事人員員額編制。 (三) 建立人事人員的工作學習圈。 二、對學校單位的建議 (一) 增加學校人事人員參與決定的機會,以強化人事人員對人事工作 的投入,並建立處室共識,以增進行政決定的運作。 (二) 鼓勵學校人事人員在職進修及參與人事行政研究計畫,提升行政 決定的素養。 三、對人事人員的建議 (一) 人事人員應提升個人專業知能,追求自我實現。 (二) 人事人員應積極參與學校活動、提出有效的策略建言。 四、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一) 擴大研究對象。 (二) 擴大研究變項。 (三) 增加研究工具及方法。

English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of personnel office in public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an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and differences of the various personal background (including gender, age, position, full-time and part-time, seniority, levels of education, sites of the office, the locations of school, the prescribed number of personnel) of personnel office on the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was survey, and the samples were recruited from the 298 personnel office staffs of the public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Two hundred and two effective copies of questionnaire were collect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the Personnel Department of New Taipei City, the public schools, personnel office staff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 1. In the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models, the highest score is the Participation Model, showing the mode of participation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personnel office. 2. For the affecting factors in the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the highest score is the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dicating that the Organizational Factor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personnel office. 3. In the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targets, the highest score is the Quality of Service, showing the Quality of Service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personnel office. 4. The Participation Model of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model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ed to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personnel office, while the Intuitive Model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related to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personnel office. 5. The Organizational Factors of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affecting factor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ed to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personnel office. 6. The Participation Model of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model ha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prediction power to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personnel office, while the Intuitive Model of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model had significantly negative prediction power to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personnel office. 7. The Organizational Factors of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affecting factor ha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prediction power to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personnel offic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lusions listed above, this study offer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1. For personnel department: (1) Increase the educational training to enhance personnel competency level. Better personnel office job performance could be attained. (2) Increase the the amount of personnel the personnel office staffs, as the number of staffs reach reasonable standards. (3) Create the learning circle for personnel staffs. 2. For public school: (1) Increase the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nel office staff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 enhancing personnel office staff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performance. (2) Encourage personnel office staffs to purseue further training and to participate research plans of personnel. 3. For personnel office staffs: (1) Encourage personnel office staffs to enhance personnel core competency and self-improvement. (2) Encourage personnel office staffs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the school affairs and providing some better advice. 4. For future studies: (1) Expand the subjects of research. (2) Include more variables in research. (3) Increase the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for research.

Topic Category 教育學院 >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Reference
  1. Worley 原著:台北華泰。
    連結:
  2. 王淑貞 (2005)。彰化縣國民小學行政決定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
    連結:
  3. 王鳳美(2005)。國民中學校長領導風格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淡
    連結:
  4. 甘宛玉(1999)。我國大學學務處行政決定及其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
    連結:
  5. 巫建男(2012)。基隆市國民小學總務處知識管理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臺
    連結:
  6. 吳宗立(1999)。國民中學行政人員分享決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中學教育學報,6,34-65
    連結:
  7. 吳國男(2012)。國民中學組織公平、教師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
    連結:
  8. 吳清山 (1998) 。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連結:
  9. 吳清基 (1987)。賽蒙行政決定理論及其在教育行政上的應用。國立臺灣師範
    連結:
  10. 吳清基 (1989)。教育與行政。台北:師大師苑。
    連結:
  11. 林哲雄(1984)。高中校長行政決定之實際運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連結:
  12. 林水波、張世賢(1984)。公共政策。台北: 五南。
    連結:
  13. 林水波(1999)。公共政策新論。台北:智勝。
    連結:
  14. 林朝夫 (2000)。縣市政府教育局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
    連結:
  15. 林曜聖(1996)。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方法、溝通型式及其決策效能之研究。
    連結:
  16. 林恒斌(2009)。屏東縣國民小學人力資源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
    連結:
  17. 張金鑑(1978)。中國現行人事行政制度。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台
    連結:
  18. 黃昆輝 (1980)。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書局。
    連結:
  19. 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連結:
  20. 蔡漢津(2003)。影響我國人事人員服務績效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連結:
  21. 鄭美俐(1984)。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
    連結:
  22. 蕭慧如 (2009)。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行政決定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
    連結:
  23. 曾蘭芬(2006)。人事人員人格特質、工作特性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
    連結:
  24. 陳世昌(2007)。人事人員集中辦公對服務績效之影響評估-以臺北縣所屬國
    連結:
  25. Anwar Faily. (1980). “Effective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in NASSP Bulletin,
    連結:
  26.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連結:
  27. a multi-frame , multi-sector analysis ,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30 ,
    連結:
  28. Bolman, L. G.&Deal, T. E.(1991). Reframing Organization: Artistry, Choice and
    連結:
  29. Cameron, K. S. (1981). Domains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colleges and
    連結:
  30. Con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Management Science, 32
    連結:
  31. Cameron , K. S. & Whetten, D. A. (1983).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
    連結:
  32.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29-45) in Lee Spray (eds),Organizational
    連結:
  33. Campbell, John, (1977).On the nature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New
    連結:
  34. Perspectives on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San Fransisco : Jossey-Bass
    連結:
  35. Daniel E. Griffiths. (1959), Administrative Theory: Current Problems in
    連結:
  36. Harper & Row, P.1.
    連結:
  37. Owens, R. G.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Instructional
    連結:
  38. Pfeffer &; Salancik(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 Harper &; Row.
    連結:
  39. Schein(1992),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San Fancisco:Jossey Bass.
    連結:
  40. Scott, W. R.(1998).Organizations:Rational, Natural, and Open Systems(4nd ed.).USA:Prentice-Hall,Inc.
    連結:
  41. Steers(1977),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連結:
  42. Stephen P. Robbins, (1997),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Concepts, Controversies,
    連結:
  43. 參考文獻
  44. 壹、中文部分
  45. 方崇雄譯 (2005)。組織發展與變革。Thomas G. Cummings& Christopher G.
  46. 王瑞祺 (2001)。學校人事人員角色衝突之研究-以台北市國民小學為例。國
  47. 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48. 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49. 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50. 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51. 朱順興 (2001)。南投縣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模式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
  52. 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53. 行政院 (1972)。公務人員任用法。
  54. 行政院 (1977)。公務人員任用法施行細則。
  55. 行政院 (1978)。公務員服務法。
  56. 行政院 (1985)。行政院所屬各級人事機構人員設置管理要點。
  57. 行政院 (1998)。行政院所屬各級行政機關、學校事業機構人事人員員額設置
  58. 標準。
  59. 行政院 (2000)。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
  60. 李建鋒(2013)。職務輪調認知與工作壓力相關性之研究-以臺中市政府中小
  61. 學人事人員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62. 台中。
  63. 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64. 吳定 (2001)。組織發展理論與技術。台北:天一。
  65.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許立一(2006)。行政學(下)。臺北縣:國立
  66. 空中大學。
  67. 吳金香(2000)。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五南。
  68. 吳政儒 (2007)。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行政決定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
  69. 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70. 吳貞宜 (2008)。雲嘉地區國小女性主任知覺校長行政決定與自我行政效能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71. 吳宗立(1997)。學校行政決策。高雄:復文。
  72. 吳宗立(1998)。國民中學組織衝突、外在壓力、行政決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
  73. 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74.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75. 吳清山(1991)。學校行政 。台北:心理。
  76. 吳清基 (1984)。我國教育行政機關決策現況調查硏究。台北:教育部。
  77. 吳清基 (1984) 。影響教育行政決定之因素研究。師大書報,第29,247-286。
  78. 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79. 吳清基 (1990)。賽蒙行政決定理論與教育行政。台北: 五南。
  80. 吳清基 (1992)。教育行政決定理論與實際問題。台北:文景。
  81. 吳清基 (1999)。教育行政(增訂三刷)。台北:師大師苑。
  82. 吳清基 (2001)。學校行政新論。台北:師大書苑。
  83. 吳清基 (2002)。參與式決定。教育研究月刊,95期,128。
  84. 吳逸平(1996)。一個國小校長行政決定行為之探究。國立台南師院國民教育
  85.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86. 吳瓊恩(2001)。淺析策略性人力資管理。人事月刊,25(3),42。
  87. 李飛鵬、李華民(1992)。現行考銓制度概要。台北: 五南。
  88. 李建鋒(2012)。職務輪調認知與工作壓力相關性之研究-以臺中市政府中小
  89. 學人事人員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90.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91. 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92. 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93. 林山太(1988)。學校行政決定。台北:台灣書局。
  94.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屏東。
  95. 林秀玲(2008)。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
  96. 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97. 施木炎(2007)。高雄縣市國小教師學習型組織特性知覺與組織溝通、組織效
  98. 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99. 趙光華 (1986)。國小校長行政決策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
  100.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101. 邱華君(2004)。從考試權獨立觀點論我國公務人員保障制度。私立文化大學
  102. 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103. 洪麗惠(2001)。從人力資源管理與內部行銷觀點探討公務人員核心價值與公
  104. 務倫理-以臺中市政府人事人員為例。私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
  105. 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106. 孫本初(1997)。公共管理。台北:時英出版。
  107. 孫本初、吳復新、夏學理、許道然 (2000)。組織發展。台北:空大。
  108. 孫瑞霙 (2002)。競值架構下領導型態、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之研究---以台灣
  109. 地區技術學院為例。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110. 北市。
  111. 張金鑑(1978)。行政學新論。台北市:中正書局。
  112. 張潤書(1985)。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五南。
  113. 張潤書 (1998)。行政學,台北:三民。
  114. 張張儷(2001)。九年一貫課程是辦學校校長課程行政決定之研究。國立花蓮
  115.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116. 張銀富(2002)。學校行政—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117. 教育部 (1976)。高級中學法。教育部,台北市。
  118. 教育部 (1978)。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教育
  119. 部,台北市。
  120. 教育部 (2001)。國民教育法。教育部,台北市。
  121. 教育部 (2003)。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教育部,台北市。
  122. 許丕忠(2005)。組織變革下員工認知、組織承諾與工作滿足之研究-以台北
  123. 縣人事人員集中辦公為例。私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124. 出版,彰化縣。
  125. 陳明隆 (2005)。屏東縣國小教師知覺校長行政決定的民主化程度與學校效能之相
  126. 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127. 陳素卿(1999)。國民中學教師參與行政決定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嘉義大
  128. 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129. 陳麗妃 (2007)。國民中學教師參與行政決定與學校效能之相關-以中部四縣市
  130. 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131. 陳奕翔(2011)。國民小學校長權力運用策略、組織生命週期與組織架構類型
  132. 對學校組織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
  133. 文,未出版,屏東。
  134. 陳盈吟(2010)。組織變革、學校領導風格與人力資源管理對組織效能影響之
  135. 研究-以台灣地區科技大學為例。高苑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
  136. 文,未出版,高雄。
  137. 傅浩青(2004)。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行政主管對人事人員信任感之研究。國
  138. 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139. 黃昆輝 (1980)。教育行政與教育問題。台北:五南書局。
  140. 黃昆輝 (2005)。教育行政決定的藝術。教育資料與研究,65 ,154-162。。
  141. 黃臺生(1996) 。現行人事行政組織體系之探討,考銓季刊,9期,56-69。
  142. 黃臺生(1997) 。我國人事人員管理制度探述(續)。人事管理,第3409期,
  143. 14-25。
  144. 黃臺生(2000) ,人事一條鞭管理體制的挑戰與回應-組織法治變革的觀點。
  145. 人事行政,第131期,8-24頁。
  146. 楊振昇(1991)。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學校行政決定與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國
  147. 蔡良文(1999)。人事行政學。台北:五南。
  148. 商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149.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150. 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151. 謝文全(1989)。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 文景。
  152. 鍾如惠(2009)。花蓮縣國民小學人事人員核心能力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
  153. 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154. 韓英俊(2007)。我國行政機關人事機構激勵管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
  155. 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156. 藍毓雯 (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行政決定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
  157. 臺北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158. 彭淑芳(2010) 。臺北縣人事人員集中辦公實施效能之評估研究。銘傳大學公
  159. 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160. 劉光華(1997) 。人事人員應有的新觀念新做法。人事月刊,第25卷,第5
  161. 期,36-43頁。
  162. 劉麗貞(2007)。人事一條鞭制度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
  163. 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164. 劉康民(2011)。人事人員角色壓力、雙組織承諾與職涯滿足關係之研究-以高
  165. 雄市政府人事處所屬機構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
  166. 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167. 劉靜如(2009)。學校人事人員角色定位及衝突之研究-以桃園縣國中小專任人
  168. 事人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人力碩士
  169. 論文,未出版,台北。
  170. 劉維奪(2000)。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行政決定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
  171.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172. 鄒美完(2006)。人考績公平認知對工作士氣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公立高中
  173. 職學校人事人員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74. 台南縣國民中小學人事人員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
  175. 論文,未出版,台南。
  176. 民中小學為例。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77. 台北市。
  178. 張秋霞(2007)。人事人員教育訓練需求之研究--以臺東縣為例。國立臺東大
  179.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180. 徐儷瑗(2008)。人事人員組織社會化、角色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高雄
  181. 縣屬機關學校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碩士論文,
  182. 未出版,高雄。
  183. 粘秀玫(2012)。國民小學人事人員為提升服務效能所應具備專業成長之研
  184. 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185. 周文華(2013)。國小人事人員對行政主管信任的感受與其工作滿足感之研究
  186. ─以臺北市公立國小人事人員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
  187. 文,未出版,台北。
  188. 高海翔(1987)。決策管理。台北:黎明文化。
  189. 簡顯經(1992)。國民中學校長行政決定運作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
  190.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191. 姜明華(2010)。屏東縣小型國民小學組織文化類型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
  192.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193. 貳、英文部分
  194. Vol. 64, No. 433, P. 32.
  195. Aylett(1991). Managing a New Era,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196. Bolman, L. G.&Deal, T. E.(1984). Modern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and
  197. Bolman, L. G.&Deal, T. E.(1991).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198. 519-534.
  199. competing demand of high performance .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200. universiti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4, 25-47.
  201. Cameron, K. S. (1986). Effectiveness as paradox: Consensus and conflict in
  202. , 539-553.
  203. Comparision of Multiple Models.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204. Campbell, John,(1976).Contribution Research can Make in Understanding
  205. Effectiveness: Theory-Research-Utilization, Kent Stat University Press.
  206. Inc.
  207. Education, New York: Appleton Century Crofts, PP.74-75.
  208. Drucker, P. E. (1993). Post-Capital Society. Oxford: Butterworth Heunemann.
  209. Hersey, p, & Blanchard, k. (1988).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10. (5rd ed.). Englewood Cliffe, NJ: Prentice Hall.
  211. Mintzberg H. (1973). 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Work, New York: Harper &
  212. Row.
  213. Herbert A. Simon. (1960) , New Science of Management Decision, New York:
  214. Herbert A. Simon. (1976) ,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P. 241.
  215. Hoy, W. K. , & Miskel, C. G. (1982).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 Theory,
  216. research, and practice (2rd ed.).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217. leadership and school reform.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218.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No.22,pp.46-56
  219. Applications , Prentice Hall PTR
  220. Thompson(1967).Organization in Ac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221. Company
  222. Yukl, G. A.(1989). Leadership in Orgazinations. Prentice-Hall,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