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9.142.49
  • 學位論文

A Tale of Two World: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戰後台灣民族主義

指導教授 : 沈秀華

摘要


本論文的目的,在於探討長老教會生成台灣民族主義的機制、意識型態過程及其對今日台灣民族主義之影響。異於過往對長老教會研究的宗教社會學傳統,本論文將長老教會放置於政治社會學的傳統之下研究。 本文首先討戰後長老教會於國民黨的統治位置,並為此提供解釋。藉由重新發展若林正丈的「分裂國家」此概念為「弱分裂國家」,論文一方面指出了因國民黨高度仰賴西方國家支持的外部正當性,使長老教會發生了外部正當性內化的現象,從而確保了長老教會宗教上的自主性,免於國民黨的脫動員。此外,由於長老教會內化了外部正當性,使國民黨反過來藉由長老教會及台灣制度性的基督宗教維繫自由中國的宗教自由形象,以進一步爭取外部正當性。戰後國民黨對長老教會,策略上採取的是既利用又提防,確保宗教自主卻又意圖干涉的態度。 其次探討宗教自主下的長老教會如何形成台灣作為一個政治共同體的意識型態。在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對於朝聖與民族想像因果關係的啟發下,該章節以內部朝聖與外部朝聖解釋長老教會的台灣民族想像之起源。長老教會一年一度的宗教議會提供了神職人員內部朝聖的機會,開啟了台灣教區的想像,促成他們台灣邊界的想像與宗教的台灣敘事。長老教會組織的國際性格則是外部朝聖的基礎,使神職人員得以將台灣教區想像昇華為台灣作為一個政治共同體。經歷雙重朝聖的長老教會,在面對70年代的中華民國外交危機下,終於1977年公開首倡政治台灣民族主義作為中華民國外交危機的解套手段。 政治台灣民族主義作為中華民國外交危機的解決策略,嚴重抵觸了70年代霸權意識型態的中國民族主義。在中國民族主義「叛國」的污名化下,為了捍衛教會的名聲並宣揚政治台灣民族主義的理念,長老教會以「與台灣共生死」、「鄉土化」作為中國民族主義「反帝國」的反論述。此論述不僅部分成為今日台灣民族主義的語言,一定程度上亦為文化台灣民族主義的理念鋪上道路。 由於長老教會享有的外部正當性,70年代末期台灣民主運動向長老教會尋求支持,企圖型塑黨外-長老教會同盟之形象以避免國民黨過度的壓迫。黨外的策略一方面部分導致了美麗島事件的爆發,二方面使雙方的論述有相互交流、援引與激發的效果。 長老會台灣民族主義的起源與台灣政治環境相關。中華民國的弱分裂國家體制使長老教會得以透過內、外部朝聖發展出台灣民族主義的想像。而弱分裂國家體制,又使長老教會在台灣有獨特的政治位置,使其意識型態得以透過教會與反對運動的親近關係,傳播至非教會的地區。

參考文獻


-(2006)重探台灣的政體轉型:如何看待1970年代國民黨政權的「正當化」。見《台灣社會學》第十二期,頁141-189。
-(2005)世代認同與歷史敘事:台灣一九七○年代「回歸現實」世代的形成。見 《台灣社會學》,第9卷。頁1-58。
-(2003)認同,敘事,與行動:臺灣一九七○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見《台灣社會學》,第5卷,頁195-250。
-(2007)勢不可免的衝突:從結構 / 過程的辨證看美麗島事件的發生。見《台灣社會學》,第13期,頁 71-128。
姚人多(2008)政權轉移之治理性:戰後國民黨政權對日治時代保甲制度的承襲與轉化。見 《台灣社會學》,第15期,頁47-108。

被引用紀錄


林竣達(2010)。政治主體的誕生:戰後台灣政治論述及民主概念1970s-1980s〔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0.0170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