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6.194
  • 學位論文

大與小的抉擇-從「適當科技」看「風場」

指導教授 : 傅大為

摘要


現代社會最大的特徵是,無所不在的技術系統。技術系統由各種技術物及人類組織湊合而成,因而產生出一種「系統慣性」,強迫現代社會按照其所設定的目標,向前邁進。系統慣性不但剝奪了人類的自主權,有時還將人類社會推向毀滅的深淵。二十世紀中葉興起的「適當科技」運動,以「小而美」的理念,企圖扭轉技術系統對人類的宰制。由於不瞭解技術系統的發展歷程,並輕忽了系統所代表的龐大利益,使得曾經盛極一時的適當科技運動,最終功敗垂成。   風力發電技術起源於十九世紀末。1970年代爆發的石油危機,再加上適當科技運動者的大力提倡,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技術,忽然成為現代文明的救星。但再生能源不是唯一的候選人。電力公司及政府官僚大多偏愛新興的「核能發電」。兩種能源的戰爭,雙方互有勝負。在丹麥,核能全面潰敗;在台灣,核能大獲全勝;在美國加州,核能與風能平分秋色。風力發電的「技術表現」、政府的「再生能源政策」及民間的「反核運動」,是決定雙方勝負的三個關鍵因素。   風力發電技術的演進,可分為「小風機」及「大風機」兩種不同的脈絡。小風機可說是一種天生的適當科技。大風機則屬於技術系統的一部分,因其發展自始就與電力公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小風機能幫助我們脫離系統的控制;大風機則傾向維持系統的現狀。大與小的抉擇,不但決定了再生能源技術的走向,更影響到我們能否創造出一種以人為本的新科技文明。

關鍵字

適當科技 風力發電 風場 美國 丹麥 台灣 反核運動

參考文獻


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礦業研究所,1982,『風能利用之現況與展望』。台北市:經濟部能源委員會。
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礦業研究所,1987,『風能應用研究-76年度計畫期末報告』。台北市:經濟部能源委員會。
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礦業研究所,1988,『風能應用研究計畫』。台北市:經濟部能源委員會。
吳再益、黃釋緯,「政府能源政策之制定及執行成效探討」,『國家政策季刊』,2004年3卷第2期。pp51-78.
林蘭芳,2003,「工業化的推手-日治時期的電力事業」,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被引用紀錄


洪靖(2009)。永續建築與適當科技:如何重塑使用者與現代社會〔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09.00751
陳惠萍(2015)。綠能科技與在地使用:台灣太陽光電的社會技術網絡分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1090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