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44.203.219.117
  • 學位論文

南宋陸門學者的教化理念與實踐

指導教授 : 張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摘 要 南宋士人對於當代社會的貢獻,社會史研究的成果已相當的豐碩;至於思想史方面,南宋乃是理學趨於成熟的重要時代,因此,對於南宋理學的思想研究更是不少。本篇論文則是奠基於社會史與思想史研究的基礎上,試著將這兩個研究領域作一個貫通的工作,企圖將南宋思想家的社會表現具體地勾勒出來,並從中探討其中的因果關係。而本篇論文便以南宋陸門學者作為主要的考察對象,將探討這個學術群體的思想與其社會實踐的關聯性。一般思想史對於陸學本心之說的批判,常說其流於空談、流於禪學,此乃單從思想史的角度而來的批評。但是,如此的批判對於南宋的陸門學者是否公平?從陸門學者在南宋社會教化的參與來看,言其學說流於心性、空談,則有欲加之罪之虞。畢竟,在爬梳過整個南宋陸學者在當代的教育實踐後,可以具體的看到,陸門與朱門或其他南宋的士人一樣,都有著濃厚的經世致用的理想並且也試圖將他們的學術理想落實於社會教化當中,而他們甚至還以此來批判佛教。 整體而言,本篇論文的探討,乃以陸門學者在當代的教化實踐作為討論的重心。前半部乃是介紹陸門學者對於當代社會的看法、以及其教化思想與方式的介紹;後半部則著重於陸門學者的教化實踐,即包括他們在個人教化與群體教化上的努力,各有何重要的實踐。在思想方面,陸門學者的教化思想乃根著於「本心」、「道在庸常間」的思想,這樣的教化理念,也深深地影響他們的教化實踐。特別是本心之說,陸門學者便常言「本心即道」、「吾心與聖人同」之語,其中乃隱含著某種程度的「大同意識」。所以,其對於平民教化的實踐,更可作為檢視其思想言論的重要指標。在爬梳過史料後,我們可以看到陸門學者對於地方教化的用心與重視,無論是居官或是居鄉的陸門學者,皆是盡其所能地參與地方教化的工作。個人的教化,他們以書信的往來、堂室的記銘、鄉賢祠的示範等作為教化個人的重要途徑;群體的教化,他們則藉由學校、書院教育以及平民教化等方面予以發揮。大體上,南宋的教育乃是走向「官學沒落,書院勃興」的發展,而在這樣的教育趨勢中,我們可以發現陸門學者多是適時適力的予以參與。陸學的思想並無阻礙他們對於當代官學、私學的參與,也並非像思想史所勾勒出那樣「一切講求本心」於是對於「外在學習」便予以排斥或拒絕的教育形象。再者,即便陸象山本人沒有親建一座書院,亦不能由此論斷象山對於南宋書院運動具有某種程度的排斥感。那麼,究竟該如何看待這樣的歷史事實呢?此便是陸門學者與書院運動一節當中所欲探討的重心。 至於在平民教化方面,本心說的思想仍深刻地主導陸門學者對於平民教化的工作。他們在平民教化的落實上,完全顯現出「道在庸常間」的教化思維。他們藉由日常生活的瑣事、民間所奉祀的人物,告訴百姓「道」的具體形象。身為一個地方官,勸農、諭俗乃是一個奉受皇命的循吏所該盡的責任。只是,由象山大弟子楊簡的勸農文,卻可清楚的看到陸門學者的勸農態度與其他地方官的不同。楊簡以一個堂堂地方首長的身份,主動拉近與地方父老的距離,整篇勸農文充滿著動之以情的言語,與一般制式的勸農文有著明顯的差異。至於在獄訟上,乃是以寓教於訟為主體,將陸學強調本心的教化思維,充份地表現在他們實際治獄的過程中。對於民間信仰,陸門學者也多採取包容的態度。大體上,他們對於民間宗教有著借力使力的教化理念,即深入百姓的日常信仰,從中啟發百姓的道心,告知他們生命福禍與本心之間的關聯性。最後在家鄉關懷方面,陸門學者同樣地以本心之說來釐清家鄉百姓的問題,無論是家鄉倫理的建立或是地方政治的改革,仍是以本心說為主軸。而對於家鄉公益活動的參與,陸門學者亦是積極的投入至其中,救荒、鄉曲義田的活動,都有著他們的身影。在在可以證明,南宋陸門學者的心學思想,仍是具有積極的落實性,一樣講求經世致用的作為。

關鍵字

南宋陸門 教化 理念與實踐 陸象山 陸九淵 楊簡 袁甫

被引用紀錄


王奕然(2013)。朱熹門人考述及其思想研究-以黃榦、陳淳及蔡氏父子為論述核心〔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120141803203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