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142.146
  • 學位論文

見證者的散文詩學 ──省籍作家葉榮鐘與洪炎秋散文研究

指導教授 : 陳建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主要希望藉由作家葉榮鐘、洪炎秋為出發點,重新梳理本土散文的詮釋框架、文學影響傳統、美學實踐等議題,乃至於形成一套本土散文系譜的框架,藉以省視本土散文之於散文史、乃至於臺灣文學史脈絡的缺角現象。重要的是:反省臺灣文學逐日豐富多元的討論下,散文美學背後所呈現的美學與時代/世代、政治/現實不可避免的微妙關係,以彌補散文史研究與閱讀品味的匱缺,以及本土散文的文學意義長期受到忽略的狀況。而需注意的是,省籍作家所書寫的「本土散文」,其位置與指涉的對話組乃是有「非本土散文」,如抒情美文、學者散文與雜文,相對於當時流亡至臺的外省作家散文傳統。   然而,戰後臺灣文學場域受到主導文化與國家文藝體制的影響,抒情美文與學者散文成為散文文類的典律,而具雜文特質的本土散文之於美文與學者散文,具有強烈區隔性與異質性,並未在接受史與美學典律上受到青睞,此一暴露的問題,不僅是文學場域的競逐關係,更是關於臺灣歷史經驗的斷裂。回歸省籍散文作家透過書寫,將自身與讀者同步滯留於日治時期的殖民經驗、文化運動建構臺灣主體性的過程,以及那些經歷認同混亂又懷抱祖國意識的世代經驗。以書寫之筆,證明失落的歷史與自我過去的理想迸發,並且為來者保留「事件」的刻痕與紀錄,使來者能夠繼續思索「往昔」,辯證「未來」。而值得考量的是這樣書寫行為都是指向戰後臺灣對於日治歷史經驗的匱缺感,以及作家所關懷的臺灣主體建構性問題。   是故,處理本土散文的議題與論述,不光只停留在文本本身,而應該思考作家自身經驗、世代遭逢、生命困境與書寫之間循環互饋的關係。本論文企圖重塑葉榮鐘、洪炎秋為首的本土散文路線,其內部的美學風格與文化想像、乃至於外部與特定社會文化環境的互動過程,檢視以本土散文的書寫文類,如何梳理臺灣的歷史葛藤與文學傳統賡續等議題,企圖重新省思文學活動的性質及其作家自身、和他人和社會存有的種種對話關係。

參考文獻


徐秀慧著,國立編譯館主編,《臺灣戰後初期(1945-1949)臺灣的文化場域與文
紀雯菁,〈從「臺灣文化新生」到「風俗記錄」:戰後吳漫沙研究(1945-1995)〉(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臺北:長安,1986.10)。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臺北:大安,1989.3)。
王鈺婷,〈想像臺灣的方法:林海音主編《國語日報‧周末周刊》時期之民俗書

被引用紀錄


王喆(2015)。依違於兩岸文學史的作家:錢歌川及其散文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1707
趙偵宇(2014)。日治時期臺灣現代散文研究──觀念、類型與文類源流的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4.0093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