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44.210.86.29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擬透過實證研究,探討國中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表現--對歷史的認知,以及歷史認知如何影響他們的歷史學習。然而,歷史思維的內涵,包括時序觀念、歷史理解、歷史解釋、史料證據等歷史學科概念;為免心有餘而力不足,本研究重點主要置於「歷史理解」的思維能力,冀望透過課程的規劃與實施,瞭解學生具備「歷史理解」的能力程度如何,以作為筆者日後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成效之依據。教師唯有瞭解學生的歷史理解情形,才能確實在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及時發現並澄清學生對歷史的誤解。 配合研究旨意,本研究採文獻分析法與綜合教學法來進行實證研究。文獻分析的部分,即參考國內歷史思維的相關文本資料。實證研究部分,參考我國九年一貫課程之分段能力指標、英美國家課程標準(綱要)的內涵,以及國內學者的研究成果,並援引新版布魯姆認知目標中的「瞭解」認知歷程作為教學之參考,以97學年度國一南一版社會教材單元三:「鄭氏治臺時期」為教學範疇,來擬定「歷史理解」的教學目標,進而以此教學目標作為課程規劃、實施與教學評量之根據。教學方法部分,運用直觀教學、問題探究以及講述等方式來進行,配合相關學習活動單的設計,將鄭氏治臺相關資料作一轉化及編寫,以「資料」配合「問題」的形式,擬定關乎歷史人物行動的動機等課題,冀由學生的回應來檢視他們在學習歷史過程中有無困難之處,並從中瞭解學生歷史理解的程度與其特徵。

參考文獻


周樑楷,〈歷史意識是種思維的方法〉,收錄於《思想:歷史與現實》第二期,台北:聯經,2006。
黃典權,《鄭成功史事研究》,台北:臺灣商務,1996。
柯華葳,《教出閱讀力》,台北:天下雜誌,2007。
陳豐祥,〈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在歷史教學上的理論與實務〉,《中學歷史教育 歷史教師創造力提昇及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2009。
林純如,〈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主題軸與能力指標運用初探-以中國史為例〉,《歷史教育》,第11期,2007,頁103-139。

被引用紀錄


陳怡潔(2013)。心智圖融入國中歷史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1%2fNTUT.2013.00191
張婉萍(2011)。國中審定本教科書中歷史人物的編寫與教學--以秦漢史教材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34523
簡靖怡(2011)。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21393
雷秀萍(2011)。建構主義教育思想在高中歷史教學上的實踐-以「1960年代美國的政治和社會」的單元教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23011
陳妍岐(2012)。以多文本閱讀討論提升國中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之實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8019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