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7.45
  • 學位論文

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的農業技術合作(1965-1975)

指導教授 : 張力 陳佳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主要使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管所藏的《外交部檔案》作為史料來源,搭配國史館、國家檔案管理局等地所藏的《外交部檔案》,以及各官方單位的公報、檔案,參考官員的口述歷史紀錄等,從中觀察中華民國對沙國實行農業技術合作起因、過程與影響,並試著替駐沙農耕隊留下兩國邦誼中的歷史定位。 自1950年代開始,中東地區除了壟罩在美、蘇兩大強權的冷戰體系之下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在中東地區爭取中華民國的邦交國。外交部為了鞏固與中東各國的邦交,外交部長葉公超於1957年底,曾提出以貿易、技術援助作為辦法,卻一直沒有付諸實行。直到1960年代初期,沙國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領導者,加上該國又是以「反共」作為國策,成為外交部拉攏的最佳對象。1962年,亞西司司長楊西崑赴沙國拜訪王儲費瑟,雙方同意農技合作之實施,開啟了中、沙兩國外交關係歷史上的新頁。 駐沙農耕隊的特殊性在於,他們是中華民國在中東地區首支官派的團體。期間又經歷了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此際,沙國不但沒有與中華民國斷交,反而進一步簽訂農技新約,沙國也成為中華民國在退出聯合國前後,唯二有提出農業技術合作的國家。因此,本文藉由觀察駐沙農耕隊的工作成效,來檢視該隊伍對中沙兩國政治、經貿上的影響力。另外,駐沙農耕隊不只是中華民國最早進入中東地區的技術團隊,至今,仍有農業技術團隊在沙國工作,成為中華民國技術援外史上,歷時最久的技術團隊。 鑑於駐沙農耕隊的特殊性,臺灣歷史學界卻一直未替他們留下紀錄,才會吸引筆者投入研究,礙於官方檔案開放的限制,本文僅能研究到1975年,加上駐沙各項技術團隊眾多,期待未來有人能夠替他們留下歷史。

參考文獻


163.8/0001,〈旅沙地阿剌伯僑民遺產〉。
1971 《中非農業技術合作的現況與前瞻》。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考核委員會。
外交部檔案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李國鼎檔案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1983 《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