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51.241
  • 學位論文

位移組合與相對運動概念發展的關係

指導教授 : 黃湘武教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將黃湘武等人(1998)曾經做過的位移組合概念診斷的問題加以改良,以此當作前測工具,再自行設計工具,診斷學生的相對運動概念,最後找出相對運動概念與位移組合概念間的關係。以期提供課程設計者參考,設計一套比較人性化、以學生為中心、適合學生學習的教材,來改變現行的教學策略。 本研究以面談方式,診斷了223名學生的位移組合概念及相對運動概念,其中包括178名高中生、27名國中生;15名小學生,加上二名大學生及一名幼稚園學童。經過資料分析後,有了以下的發現: 一、 相對運動的迷思概念 1. 部分學生認為直線相對運動的結合是有方向選擇性的,同方向的相對運動可以結合在一起,方向不同時,兩個運動就互不影響了。 2. 許多學生無法想像相對運動中,人與船二種運動「同時」發生的情況。對他們而言,事件的發生一定有先後順序,兩件事不可能同時發生。 二、 位移組合概念與相對運動概念的階層性 1. 相對運動的認知能力,與位移組合概念的認知階層有相當大的關係。 2. 相對運動概念的認知階層比位移組合概念的認知階層高,而將這種概念的階層性,與科學概念發展的先後順序比較,結果是一樣的。 3. 具備單一參考座標抽象思考的能力,未必具有在兩相對運動的參考座標系之間轉換運動狀態的能力,而單一參考座標系中的抽象思考,屬於形式操作期的能力。所以,成熟的相對運動概念,一定屬於形式操作期的能力。 4. 位移組合概念,考慮的是一個固定座標系中不同時發生的兩個事件。位移組合概念達階層D的學生,可以超越時空順序,將前後發生的兩個事件結合在一起。相對運動概念的問題,人在船上來回行走,與船在海上一直往前行走,牽涉到兩個座標系間運動的轉換。部分位移組合概念已達階層D的學生,表現出無法將不同座標中發生的事件,超越時空結合在一起的能力。顯示相對運動概念,屬於比位移組合概念更高階的認知層次。

關鍵字

相對運動 位移組合

參考文獻


張惠婷(2000):中小學生等速率運動概念發展的研究。臺灣師大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Piaget, J.(1980):心理學與認識論。黃道譯。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文科(1991):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皮亞傑理論的應用。五南書局。
黃湘武(1980):皮亞傑認知心理學與科學教育。科學教育月刊,第37期,12-16頁。
蔡春美(1988):從皮亞傑的研究談幼兒長度實測能力的指導。國民教育77年9月,29卷1.2期,14-22頁。

被引用紀錄


錢啟華(2003)。國中生對相對運動現象概念認知的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3358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