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53.38
  • 學位論文

新竹地區活動斷層之微震活動調查

指導教授 : 林正洪 陳光榮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摘 要 本研究於新竹地區設置一高密度之小型地震網,連續記錄該地區之地震活動,以獲得更完整與高精確度的地震活動分佈情形。借由觀測所得之地震波走時資料,並整合現有地震資料,來獲得該地區之微震活動的時空分佈特性,並推求斷層面解,來瞭解該地區大地應力分佈特性。 據目前新竹微震網所得之觀測結果顯示,該地區之微震活動主要落於微震網之東南側。比較目前之微震分佈與微震網內幾條主要斷層(包含新竹斷層、新城斷層、竹東斷層、大平地斷層與斗煥坪斷層)之關係,可發現其震央分佈似乎遠離較靠近都會區之新竹斷層與新城斷層,反而與大平地斷層與竹東斷層較為接近。 於該地區所護得之斷層面解,包含了正斷層、逆斷層與滑移斷層。顯示其大地應力呈現極為複雜之狀態,其中以逆斷層居多,滑移斷層次之,正斷層之個數最少。按其分佈情形來看,滑移斷層主要分佈在斗煥坪斷層與竹東斷層附近,但其地震活動並不頻繁,因此仍需做進一步的觀測來獲得更為詳細之資料。逆斷層則大多落於大平地斷層之東南側,微震活動在此區較為頻繁,若考慮竹東斷層與新城斷層均為東南傾向之逆斷層特性,則顯示這個區域受到擠壓狀態因而產生復雜的地下構造。

參考文獻


林啟文、張微正、盧詩丁、石同生、黃文正(2000)台灣活動斷層概論-五十
Hsu, T. L. and Chang, H.C.(1979) Quaternary faulting in Taiwan., Memoir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no.3, p.155-165.
Lee, W.H.K and Stewart S.W. (1979)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microearthquake networks.
Tang, C.H. (1964) Subsurface geology and oil possibilities of the Taoyuan district. Petroleum Geology of Taiwan, no.3, p.53-73.
Tang, C.H. & Hsu, C.T(1970) Subsurface geology and petroleum Deposits in the Hsinchu area. Petroleum Geology of Taiwan,no.7, p.89-10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