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0.25
  • 學位論文

台灣政治反對運動:歷史與組織分析(1947-1986)

指導教授 : 陳延輝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政治反對運動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除了國際因素、經濟因素及歷史因素影響台灣政治反對運動之外,本文從1947年二二八事件開始,至1986年民主進步黨成立為止,以歷史研究途徑(historical approach)出發,運用到分類(classification)、比較(comparison)、量化(quantification)等科學性的技術,及觀察法、歸納法、分析法等方法,討論Panebianco, Angelo 安哥洛˙潘諾彼安柯的「政黨權力的組織理論」,企圖探知(1)國內外政治、社會、經濟的歷史,是如何形塑反對運動;(2)黨外組織的運作狀況;(3)組織中菁英、黨工(經理人)、支持者及選民是如何互動。本文的所持論點在於用新的觀點來看政治史,摒除國民黨視黨外/民進黨是充滿權力與派系鬥爭的觀點;也不認為黨外/民進黨內部沒有太大的分歧;本文採取黨外時期並無太大矛盾、美麗島事件之後內部就算有分歧,也只是與大多數社會運動所面臨的兩條陣線(面對運動的敵人及面對運動內部的同志)就不同的路線、目標、或權力互相競爭,所採取不同策略。最重要的,必須從社會情境(歷史結構)、運動的不同階段來檢視。反對勢力內部的衝突主要是兩種組織模型(對環境採「適應」策略的自然模型及採「支配」策略的理性模型)的衝突和競爭。台灣政治反對運動在組織化的過程中,雜誌做為一個特殊的類似政團的組織,與其他組織一般,透過與環境間的互動及同志間的競爭,在各個時段均顯出內部強弱不等的兩條路線。組織中掌握「不確定區域」者較能影響組織的走向。另外,本文認為在由國民黨操控、由上而下的選舉及運動過程中,逐漸凝聚出的台灣意識卻也深植於反對運動的支持群眾心中,致黨外政治菁英一旦偏離此主軸,即遠離群眾。這種現象使台灣民主運動除了選舉趨動的民主化特色外,亦呈現出由下而上的、群眾的及朝向型塑台灣民族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58 劉熙明(2000年10月)。〈蔣中正與蔣經國在戒嚴時期『不當審判』中的角色〉。《台灣史研究》,第6卷第2期,頁139-187。
69 前衛編輯小組(1984年)。《黨外。補破網》。台北市:前衛。
62 蕭阿勤(2003年6月)。〈認同、敘事、與行動:臺灣197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台灣社會學》,第5期,頁195-250。
53 李登輝(1999年)。《台灣的主張》。台北市:遠流。
17 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1991年)。《人民制憲會議實錄》。台北市:編者印。

被引用紀錄


林竣達(2010)。政治主體的誕生:戰後台灣政治論述及民主概念1970s-1980s〔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0.01706
林泓帆(2009)。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團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1419
蕭淑玲(2006)。台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代》系列、《美麗島》、《蓬萊島》系列兩大路線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207200917335767
詹嘉雯(2007)。中壢事件與台灣政治轉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207200917345344
何孟樺(2016)。台灣民主化與沒有歷史的人〔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090120171038019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