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96.217
  • 學位論文

國一學生數學類比遷移現象的探討—「以等量公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式」為例

指導教授 : 曹博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動態評量的漸進提示促進國中生類比遷移( analogical transfer ),以探討國一學生的數學類比遷移現象。所選取的對象為中部某大型國中的一個國一常態班級,共計37位學生參與。 研究者針對「以等量公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式」單元,設計漸進提示以及測驗卷,以一連串的「測驗—提示—測驗」的方式進行,以便探討國一學生學習歷程中的數學類比遷移現象,並分別就研究對象中35個有效樣本之類比遷移表現,探討下列三個研究問題:一、國一學生在動態評量的漸進提示下,進行成功的數學類比遷移時所需要的漸進提示特質為何?二、國一學生進行類比遷移時的表現,在解決「表異結似」的各類問題時,有何差異?三、學生擁有成功解決「表似結似」問題(均是合併x項的一元一次方程式)的經驗之後,若提供另一類「表異結似」的標的問題(不只合併x項,還須合併常數項的一元一次方程式)所需的漸進提示,國一學生類比遷移的表現是否提升? 本研究的研究結果發現: 一、成功的數學類比遷移所需的要素有「憶取」、「映射」、「調適」三要素。經由動態評量的漸進提示,研究者發現,此三要素隱含於成功的數學類比遷移者的解題思維中,且國一學生進行成功的數學類比遷移時所需要的漸進提示特質,因人而異,部分學生只需提供一個要素,即能成功地進行數學類比遷移;部分學生則分別需要提供二、三個要素,才能夠成功地進行數學類比遷移;另一部分學生則未進行數學類比遷移。 二、國一學生進行類比遷移時的表現,受到問題之間表面相似性的影響,而有不同。對於擁有成功地類比解題經驗的學生而言,若要將先前成功的經驗進行類比遷移,以解決後續「表似結似」的問題,並沒有太大的困難。對於擁有成功地類比解題經驗的學生而言,若要將先前成功的經驗做適當的「調適」,來進行類比遷移,以解決後續「表異結似」的各類問題,相對地較為困難。 三、提供另一類「表異結似」的標的問題所需的漸進提示後,國一學生類比遷移的表現有提升。 最後,根據本研究中的實際發現與分析討論之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教師教學上或未來的後續研究上的參考之用。

參考文獻


陳聖雄(民94):(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高一學生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主要錯誤類型及其補救教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恆迪 (民82):國中學生物理概念類比學習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Rumelhart, D. E., & Norman, D. A.. (1981). Analogical process in learning. In J. R. Anderson (Ed.), Cognitive Skills and Their Acquisi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Bassok, M., & Holyoak, K. (1989). Interdomain transfer between ismorphic topics in algebra and physic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5(1), 153-166.
Brown, D. E. (1992). Using examples and analogies to remediate misconceptions in physics: Factors influencing conceptual chang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9(1), 17-34.

被引用紀錄


李虹儀(2006)。數學寫作對國中生解方程式應用問題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1017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