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31.72
  • 學位論文

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之比較

The Adjust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Marriage in Peng-Hu County Comparison with Indonesian and Vietnamese Brides

指導教授 : 楊宗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以澎湖縣的印尼、越南為研究對象,並採用問卷與深度訪談的方式來了解澎湖地區外籍新娘的背景與進入的歷程、國際婚姻仲介管道的建立與印尼新娘與越南新娘之適應差異比較,所得結果如下: 1.澎湖地區外籍新娘的背景與進入的歷程 澎湖地區外籍新娘進入時期約在1990年之後,通婚管道以利用婚姻仲介與同國籍新娘介紹居多。澎湖地區因「地理位置邊陲」,自然與人文環境條件相對於台灣本島顯得弱勢。在人地條件失調的情況下,導致人口外流相當嚴重。更由於當地傳統色彩濃厚,澎湖女性與台灣女性不願意婚嫁到澎湖;再加上留在澎湖當地的男性社經地位處於劣勢,受限於傳統婚配「下娶與上嫁」觀念雙重影響,結果產生婚姻市場「男多女少」性比例失衡的狀況。當地未婚男性在傳宗接代壓力之下,考慮向外尋求通婚的管道。因此1990年後,來自印尼與越南的外籍新娘新娘大量進入澎湖。 2.澎湖地區國際婚姻仲介管道的建立 澎湖地區對於國際婚姻的需求,使得仲介管道的建立更形重要。在1990年初期,首先由台灣本島仲介引入印尼新娘;1993年左右澎湖當地仲介也加入這個市場,迅速在1995~1997年前後建立完整的印尼新娘婚姻網絡,隨後,台灣仲介與澎湖仲介又開始引入越南新娘,在1997~1999年期間建立國際越南新娘婚姻網絡,甚至在1997年後越南新娘成長速度超越印尼新娘。由婚姻仲介口述中可以了解,無論是台灣本島或是澎湖當地的仲介,早期在澎湖地區通常靠「口碑」來拓展其客源與市場。1998年之後,婚姻仲介紛紛會利用廣告、人脈在各村里宣傳,甚至不排斥到更偏遠地區擴展市場。 在澎湖地區外籍新娘的來源地與仲介商有很大關係。假如新娘來源地出現問題或利潤利益減少,仲介會改變經營方式,例如:考慮其它地點尋找另一批女性對象。在合作方面,同樣是保持信任關係。在開始擔任仲介的動機,最主要是因為有高利潤的因素,促使他們投入這個婚姻市場。因介紹愈來愈多的外籍新娘,隨之而來衍生更多適應上問題,使得婚姻仲介角色隨著時間,角色扮演上也趨向一些較人性化的表現。 3.澎湖地區印尼新娘與越南新娘之適應差異比較 (1)個人層面: 澎湖地區印尼新娘多來自當地印尼華僑社會,仍受傳統社會觀念影響,且印尼家庭雖因經濟因素考慮將女兒外嫁,為女兒找一個好夫家,但也期望女兒能孝順夫家公婆,因此當印尼新娘嫁入之後,她們會調整自己的心理認同慢慢適應環境。澎湖越南新娘方面,她們除了希望離開當地,更希望獲得高經濟保障。在這國際婚姻過程,她們主要以自我因素為主,因此間接造成心理認同的落差,甚至出現消極回應。 (2)家庭層面: 包含公婆相處、先生相處與孩子教養問題。澎湖印尼新娘多來自坤甸,當地是以農業為主的社會,人口多從事一級產業,而女性平常習於擔任農事與操持家務,因此她們到澎湖家庭時,很快能習慣家務工作,或到農地幫忙,較能接受家庭給予的工作與責任。其次,先生給予她們飽足三餐,基本上心理相當滿足,因此在家庭適應方面她們能夠多一點包容,適應狀況較佳。而越南新娘大部分從小就在胡志明市出生,或來自其他省分的越南新娘也到胡志明市就業,因此當她們到澎湖家庭之後,排斥粗重或煩瑣的家務,她們希望能出去就業。若家裡出現經濟不穩定的狀況時,更會導致她們與先生、公婆磨擦增加。 (3)社會層面: 影響社會層面適應之因素:包括社會評價差異之影響,各種報章雜誌與媒體不斷報導一些外籍新娘的正面、負面的消息,社會大眾對外及新娘的印象和平價很多是來自報章雜誌、新聞媒體片段或深入的報導,對一般社會對於外籍新娘的評價有很大的影響,使得外籍新娘與家庭適應程度面臨困難,因為社會大眾早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還有移入地公部門所作輔導措施,例如:提供識字教育、外籍新娘適應輔導班與家庭計畫優生學觀念建立等,都是澎湖當地的公部門社會希望為數不少的外籍新娘能早日接受新環境,避免出現逃婚等社會問題。 整體而言,在比較澎湖地區印尼新娘與越南新娘之適應差異時,可以發現印尼新娘在本身、家庭適應方面來說,比越南新娘能夠得到更多的認同感,融入澎湖當地的社會中。因為印尼新娘(多數華僑)受到原鄉當地華僑之生活模式,傳統社會價值、先前文化經驗相互影響之下,她們對於澎湖地區環境與婚姻生活能較快接受。而越南新娘雖利用國際婚姻管道離開當地,在本身婚姻動機是希望獲得更高經濟保障,所以越南新娘主要受到本身自我價值操控,於是明顯看出她們在各方面適應展現出個人價值,其受到個人因素影響較大。

並列摘要


During the whole composing process of marriage, different races will broke out tough problems in adjustability. Since the influence of varied language and culture, it is difficult to adjust to each international marriage. Due to the developing imbalance in Peng-Hu, amounts of males lose their marriage. Under this serious marriage squeezing, they have no option but to elect international marriage matching center. They must look for their brides from Indonesia and Vietnam by this way. While immigrating to Peng-Hu, the diversity between immigratory and emigratory area, results in different obvious concepts in adjustability in their life. In this matching cooperation, however, causes a lot of leaving problems. Matching Centers match so many couples, maybe at first they really desire to match a great marriage. But in the end, they simply consider about if they could receive the high profit or not. Certainly, they play important roles between these international marriages. After entering the immigratory place, how to adjust and communicate with local citizen, it is worthy to be thought deeply about.

參考文獻


1990<芋仔與蕃薯一台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可>,《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頁107-132。
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頁45-92。
Whiteford, Soctt and Richard N. Adams.
1966, Human biological variation as an adaptive response to the environment. Eugenics Quarterly,13(2), pp81-91.
Brody Eugene B.

被引用紀錄


王惠琴(2009)。新移民婦女親職教育需求評估與親職自我效能感之研究:以台北縣市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09.00962
丁水岸(2007)。兩岸人民通婚衍生問題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07.00628
蕭慧君(2007)。新移民家庭子女語言使用情形與認知能力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07.00235
黃慈芳(2011)。我國外籍配偶識字教育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桃園縣國小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100475
陳慧珍(2010)。新移民志工參與志願服務之研究 -以桃園縣新移民學習中心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00024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