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38.125
  • 學位論文

鎳/鈷/鉑(111)超薄膜的表面結構及合金形成探討

指導教授 : 沈青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我們利用歐傑電子能譜(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AES)、低能電子繞射(Low 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 LEED)、以及紫外光電子能譜術(Ultraviolet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UPS)來深入探討鎳超薄膜鍍於 1ML Co / Pt(111) 的成長模式以及在高溫形成合金時的成份、結構變化。 室溫下,鎳薄膜鍍於1ML Co / Pt(111)的成長模式為兩層平整成長之後再以三維島狀的S. K mode。由AES、LEED均能得到相同的結論。 x ML Ni / 1 ML Co / Pt(111) 系統 (x=0.5、1、2、3)在升溫的過程中,鈷、鎳原子會在440K先形成混合態,隨著溫度的升高鈷、鎳原子均會往白金擴散,隨著鎳厚度的增加,鈷、鎳混合層往白金擴散的溫度也隨之增加。當鎳層數為0.5ML、1ML、2ML、3ML時,開始擴散的溫度分別為550K、580K、600K、620K。 在1ML Ni / 1ML Co / Pt(111)系統在經過退火效應後,LEED繞射圖形在580K前為(1×1)周圍有六角衛星點,超過580K時六角衛星點便會消失,而在650K時(1×1)周圍又出現了更小的三對稱的六角衛星點,700K時在每個(1×1)主繞射點周圍繞射點只能看到其中三個小衛星點,800K時衛星點又再次消失,為(1×1)的繞射亮點。 從離子濺射的深度分析中,我們發現1ML Ni / 1ML Co / Pt(111)經過750K的退火效應後,鎳原子擴散比鈷原子還要深,而表面則以Co、Pt兩種原子為主。 UPS以及I-V LEED分析中,系統在升溫至580K以上,皆出現明顯的變化,此與AES中鈷、鎳往白金擴散的溫度相呼應。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LEED UPS AES Pt

參考文獻


[30] Y. –L. He, J. –K. Zuo, G. –C. Wang, Surf. Sci.269-279 (1991)
[40] W. Weiss and G. A. Somorjai,J. Vac. Sci. Technol. A 11(4),2138 (1993)
[5] C. S. Shern, S. L. Chen, J. S. Tsay and R. H. Chen, Phys. Rev. B 58, 7328 (1998)
[12] C. W. Su, H.Y Ho, C. S. Shern, R. H. Chen, Thin Solid Films 139
[18] J. S. Tsay, C. S. Shern, J. Appl. Phys. 80, 3777 (1996)

被引用紀錄


An, C. H. (2003). 低能電子繞射實驗的探討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iriti Library.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33587
李佳憲(2007)。超薄氧化鈷膜在銥(111)表面上的製備與物性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910200810552751
張皓淳(2009)。鐵超薄膜在白金(111)面的相轉變與曝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7079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