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4.126.74
  • 學位論文

馬來西亞華人新村文化景觀的變遷:增江新村之研究

指導教授 : 楊宗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馬來西亞華人新村大部分成立於1949年至1954年之間,直到今日已接近60年的歷史。新村原本是作為墾民暫時性的居所,然而存續至今,成為馬來西亞獨特的聚落景觀。全馬450個新村全部集中在馬來半島,其中最大者為增江新村,具有特殊意義。 本論文試圖採用索爾(Sauer)文化景觀(culture landscape)的觀點,並藉由人文生態學家鄧肯(Duncan)的「生態複合體」(Ecology Complex)模式進行分析。即利用人口、組織、環境與技術作為編織人文生態系統的四要素,以這四個面向深入探討增江新村在不同的時間進程,其內、外力量如何改變,並形塑出其文化景觀。因此本研究試圖藉由此模式來了解增江新村內部力量的變化,並透過時間序列來呈現,增江新村在這段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所發生的景觀變遷,以應證索爾所提出的文化景觀理論。 增江新村在歷史的脈絡下,透過內部力量與外部力量的相互作用,在每一階段呈現出不同的景觀特色。50年代的緊急法令其間,增江新村是殖民政府規劃的集中營是聚落。1961至1989年,緊急法令結束,並配合國家發展,增江新村成為市鎮型的文化景觀;而1990年迄今,配合政府的發展計畫,新的組屋、花園住宅興起,增江新村成為吉隆坡的衛星市鎮。

參考文獻


林嬡婷(2007)。《五一三事件華人之集體記憶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
徐正光(1976)。<岩村的生態與經濟變遷:一個農村的工業化與社區生活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2期,頁1-39。
陳中和(2005)。<族群認同與宗教運動在國家政策的運作:初探馬來西亞巫統文明伊斯蘭(Islam Hadhari)運動>。《台灣東南亞學刊》,卷2,期2,頁99-126。http://www.cseas.ncnu.edu.tw/journal/v02_no2/pp99-126.pdf。(20071218瀏覽)。
Cheng Lim Keak(1976).Mengkuang: A Study of a Chinese New Village in West Malaysia. Singaopore: Nanyang University.
吳叡人 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市:時報文化。BenedictAnderson(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被引用紀錄


古燕秋(2011)。馬來西亞華人新村的社會與空間變遷研究─ 以拱橋新村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2420
程惠筠(2011)。新北市林口區養豬業之人文生態系統變遷〔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32371
張馨函(2012)。馬華旅臺作家的原鄉書寫研究(1976-2010)〔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07092012074634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