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149.242
  • 學位論文

食物、日常經驗與族群互動:東河的客家與賽夏

Food, Everyday Experience, and Ethnic Groups Interaction: Hakka and Saisiat In Donghe.

指導教授 : 林秀幸

摘要


本研究以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為研究場域,藉由對族群食物「客家粢粑」及「賽夏tinawbon(糯米糕)」的分析,了解客家人與賽夏族間的族群關係,一方面探討食物對人群關係界定和社會類別概念傳遞的作用;另一方面討論人們在運用食物過程中所衍生的日常經驗、具體意象和感官經驗,形成記憶與認同建構的基礎,詮釋食物在族群關係中的位置,並進而形塑族群界線。作為扣連儀式和日常生活的食物,在族際互動中緩和了族群張力、拓展社會關係,也在互動中微妙地維持了族群界線。

關鍵字

南庄 東河 客家 賽夏 食物 日常經驗 族群邊界

並列摘要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ethn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Hakka and Saisiat in Donghe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food, Hakka’s “Chi-Ba" and Saisiat’s “Tinawbon”. On the one hand, we explore the food’s role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people and social categories; on the other hand we try to interpret the food’s engagement in everyday life and the people’s sensual experience. Based on these studies, we attempt to explore the food’s role on the mitigation of the inherit tension between the ethnic groups 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eir ethnic boundaries.

並列關鍵字

Nanchuang Donghe Hakka Saisiat Food Everyday experience Ethnic boundary

參考文獻


馬欣榆(2008)。家鄉味的傳遞圖像:跨界婚姻移民下的越南酸湯記憶。未出版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惠麟(2011)。劃界?跨界?--桃園縣火車站周邊印尼飲食店之探討。未出版之,暨南大學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烏瑪夫.以斯瑪哈散(2011)。布農族身體經驗之獵食想像:以南投縣境明德村為例。未出版之,高雄餐旅學院高雄餐旅大學台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于佩玉(2007)。臺灣客家節令及其食俗文化研究。未出版之,淡江大學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王明珂(2000)。食物、身體與族群邊界。刊於《第六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被引用紀錄


吳佳臻(2015)。從當代飲食生活看稻米文化之流變〔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5.0054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