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84.155
  • 學位論文

高齡者進住長期照護機構意願暨生活滿意度之探討

A Study of Elderly People’s Intention to Live in Long-Term Care Institution and Their Life Satisfaction

指導教授 : 劉鋼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臺灣當前面臨「少子高齡化」雙重現象愈趨嚴峻,家庭成員所能提供的照護資源大幅度減少,而在政府老人福利政策偏向「在宅安老」之下,是否確實為所有高齡者最佳選擇,為本文主要探究重點。換言之,本文欲瞭解影響一般住宅老人進住長期照護機構意願因素,並比較已進住者之特徵,同時一併探討影響生活滿意度的因素與差異,尤以失能程度或主客觀經濟狀況因素不同,對不同居住型態之生活滿意度是否有顯著性影響,以協助有關單位能藉由本研究調整長期照護政策規劃,使資源配置達到效率最大,同時促使民眾重視並積極面對因少子高齡化所帶來之切身問題,進而提早規畫未來人生。基於此,本文採用內政部「2009年老人狀況調查」結果之資料庫,利用Probit模型及Ordered probit模型進行實證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當年齡愈高、教育程度愈低、失能程度愈高、自覺經濟狀況愈充裕者或子女數愈多時,在未來生活無法自理時,愈不願意進住長期照護機構,惟觀察實際已進住長期照護機構者,其特徵則為此類型的高齡者。顯然,當老年人未及早規劃期望中安享老年生活時,當無法自理情況發生,則決定照護方式已非失能老人本身可自主決定。進一步就生活滿意度探討,顯示居住於市區者,均會降低兩者對生活感到滿意的程度,可能與目前鄉村生活便利性大幅提升,鄉村地區反較能提供老年舒適安寧的環境所致。再者,健康狀況對一般住宅者影響相對較大,而居住在機構之高齡者,對於經濟狀況敏感度則較高。另外,已進住於機構之高齡者,其居住於市區、自覺健康狀況愈佳、輕度失能高齡者及理想同住對象為機構者,相對於一般住宅者,會顯著提升其對生活滿意程度,而婚姻狀況為有配偶時,相較於一般住宅有配偶情況,則會顯著降低生活滿意度。

參考文獻


周韋詩(2006),《機構式長期照護需求之影響因素及建構長期照護體系之雛議》,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蔚貞(2008),《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失能者長期照護服務使用情形之比較》,國立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Liu, Li-Wei and Chia-Chun Wang(2009),Leisure Participation, “Leisure Motiva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for Elders in Public Senior Resident Homes in Taiwan, ” 休閒產業管理學刊, 2, 22-47.
陳淑美、林佩萱(2010),「親子世代的財務支援、照顧需要對老人居住安排與生活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住宅學報》,19卷,1期,29-58。
陳正芬、呂寶靜及王彥雯(2011),「臺灣不同族群老人長期照護需要差異之趨勢分析」,《臺灣公共衛生雜誌》,30卷,2期,165-17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