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
1. 王文宇,公司章程之定位與資本制度之改革,法令月刊,第54卷第10期,頁28-52, 2003年10月。
連結:
-
6. 王泰銓,歐洲公司法導論,台大法學論叢,第25卷第1期,頁279-313, 1995年10月。
連結:
-
7. 王詩穎、許文彥,我國產險業最低資本額與資本結構之研究,風險管理學報,第5卷第1期,頁109-125, 2003年3月。
連結:
-
8. 方金寶,吳志光,公司法修正要點,理律法律雜誌(中文), 2002卷第1期,頁1-8, 2002年1月。
連結:
-
9. 方金寶,吳志光,修正公司法第五條及第七條條文,理律法律雜誌(中文), 2001卷第1期, 頁17, 2001年1月。
連結:
-
11. 朱德芳,論公開發行公司之資本結構重組與公司治理:以形式減資與私募增資為核心,台大法學論叢,第37卷第2期,頁81-150, 2008年6月。
連結:
-
12. 李超雄,無形資產、智慧資本與私募股權折價,會計與公司治理,第7卷第1期,頁53-84, 2010年6月。
連結:
-
13. 李福隆,知識經濟時代下公司資本法律制度的理論與實踐-兼述智慧財產權籌措資金的我國法制現況,財產法暨經濟法,第12期,頁115-145, 2007年12月。
連結:
-
14. 李福隆,論我國公司登記及認許制度的修整,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0期,頁229-264, 2003年1月。
連結:
-
15. 吳志光,公司法修正,理律法律雜誌(中文), 2005卷第5期,頁1-2, 2005年9月。
連結:
-
16. 吳志光,公司設立最低資本額調降,理律法律雜誌(中文), 2008卷第3期,頁5, 2008年5月。
連結:
-
19. 林國彬,發行新股與衍生性證券之交錯-我國公司法與證券交易法之規範解釋,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65期,頁47-87, 2008年3月。
連結:
-
20. 柯菊,禁止公司取得自己股份緩和論之研究,台大法學論叢,第24卷第2期,頁389-456, 1995年6月。
連結:
-
21. 洪秀芬,一人公司法制之探討,台大法學論叢,第32卷第2期,頁167-218, 2003年3月。
連結:
-
22. 袁義昕,技術出資之研究,嶺東財經法學,第1期,頁124-153, 2008年6月。
連結:
-
23. 袁義昕,非現金出資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24期,頁75-159, 2008年5月。
連結:
-
24. 郭銳,法律移植和新國家所有權的興起,財產法既經濟法,第28期,頁33-59, 2011年12月。
連結:
-
25. 陳弘毅,法學的全球化和跨學科化與中國大陸的法學,東亞法學評論,第1卷第1期,頁141-144, 2010年3月。
連結:
-
26. 黃銘傑,自己股份買回與公司法——財政部「庫藏股」制度草案的問題與盲點,台大法學論叢,第28卷第1期,頁217-258, 1998年10月。
連結:
-
27. 黃銘傑,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之意義、地位、權限與責任——兼評最高法院九十三年度台上字第二一八八號判決,台大法學論叢,第35卷第1期,頁111-156, 2006年1月。
連結:
-
30. 曾宛如,公司與證券交易法,台大法學論叢,第39卷第2期,頁143-164, 2010年6月。
連結:
-
31. 曾宛如,有限責任與債權人之保護,台大法學論叢,第35卷第5期,頁103-162, 2006年9月。
連結:
-
32. 雍桂芳、蔡明婷,公司法修正重點,理律法律雜誌(中文), 2011卷第7期,頁9-10, 2011年7月。
連結:
-
33. 趙東濟,中國大陸《公司法》上有關有限責任公司資本制度之研究臺大法學論叢,第30卷第2期,頁177-250, 2001年3月。
連結:
-
34. 蔡昌憲,從法域競爭觀點論最低資本論之變遷:兼論我國面額制之可能改革,台大法學論叢,第42卷第3期,頁553-629, 2013年9月。
連結:
-
37. 鄭伶如,公司治理、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關係之研究,文大商管學報,第13卷第1期,頁65-91, 2008年6月。
連結:
-
39. 劉連煜,股份有限公司之最低資本額度,法令月刊,第48卷第1期,頁14-15, 1997年1月。
連結:
-
41. 劉紹樑,我國公司法制的迷失與挑戰,內部稽核,第38期,頁28-34, 2002年2月。
連結:
-
5. 曾炳霖,論資本三原則在實務運作上之存在價值,私立東海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2004年。
連結:
-
1. ANDENAS MADS, WOOLDRIGE FRANK, EUROPEAN COMPARATIVE COMPANY LAW (1ST ED., 2009).
連結:
-
3. BARNES, A. JAMES DONNELL, JOHN D., METZGER, MICHAEL B. et al., LAW FOR BUSINESS, RICHAD D. IRWIN (1983).
連結:
-
5. DOBSSN, PAUL, CHARLESWORH’S BUSNESS LAW, SWEET & MAXWELL (16TH ED., 1997).
連結:
-
10. WILLIAM T. ALLEN, REINIER KRAAKMAN & GUHAN SUBRAMANIAN, COMMENTARIES AND CASES ON THE LAW OF BUSINESS ORGANIZATION (3RD ED.. 2009).
連結:
-
2. Hawker, Norman W.& Peterson, Craig A., Does Corporate Law Matter? Legal Capital Restrictions on Stock Distributions, 31 Akron L. Rev. 175(1997)
連結:
-
3. Jacobs, Jack B., "Patient Capital": Can Delaware Corporate Law Help Revive It?, 68 Wash & Lee L. Rev. 1645(2011).
連結:
-
6. Lars Hornuf et al., Does Charter Competition Foster Entrepreneurship?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 Approach to European Company Law Reforms 3 ,ECGI – Finance Working Paper No. 308 (2011).
連結:
-
8. Lucian Arye Bebchuk, THE CASE FOR INCREASING SHAREHOLDER POWER,118 Harv. L. Rev. 833(2005).
連結:
-
11. Simeon Djankov, The Regulation of Entry: A Survey, 24 the WORLD BANK RES.OBSERVER 183(2009).
連結:
-
一、 台灣文獻
-
1. 王文宇,公司法論,元照,2003年10月。
-
2. 王文宇,公司與企業法制(二),元照, 2007年1月。
-
3. 王文宇,新公司法與企業法,元照,2003年1月。
-
4. 王秦栓,公司法新論,三民,2009年7月5版。
-
5. 元坤祥、汪渡村、范建得、柯芳枝、梁宇賢、劉連煜、羅怡德,兩岸公司法比較導讀,五南,1996年2月。
-
6. 方立維、席志國、韓宇,中國大陸《公司法》與企業法簡析,元照,2009年3月。
-
7. 柯芳枝,公司法論,三民,2013年9月9版。
-
8. 劉連煜,現代公司法,新學林,2008年2月3版。
-
9. 潘秀菊,公司法,元照,2012年2月8版。
-
2. 王文宇,林仁光,公司資本制度與股票面額之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73期,頁26-39, 2001年6月。
-
3. 王文宇,新公司法對股份有限公司資產進出之規範,全國律師,第5卷第12期,頁21-32, 2001年12月。
-
4. 王志誠,公司法:第七講——資本三原則之理論與實踐,月旦法學教室,第33期,頁89-98, 2005年7月。
-
5. 王志誠,公司股東之出資,法學講座,第27期,頁54, 2004年5月。
-
10. 方嘉麟,論資本三原則理論體系之內在矛盾,政大法學評論,第59期,頁155-226, 1998年6月。
-
17. 林永榮,三十年來商事法的演進及其問題,法令月刊,1985年第1期。
-
18. 林國全,資本不實,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3期,頁198-202, 2003年12月。
-
28. 馮震宇,論公司法修正對公司資本三原則的影響,全國律師,第5卷第12期,頁33-50, 2001年12月。
-
29. 曾宛如,公司法最低資本額之變革-論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最低實收資本額規定之廢除,月旦法學雜誌,第171期,頁131-137, 2009年8月。
-
35. 廖大穎,從公司治理觀點解析二〇一一年四次公司法修正對企業法制之影響,月旦法學雜誌,第216期,頁5-20, 2013年5月。
-
36. 廖大穎,減資與小股東,月旦法學教室,第122期,頁21-23, 2012年12月。
-
38. 劉連煜,迎向授權資本制的新制,月旦法學教室,第35期,頁32-33, 2005年9月。
-
40. 劉連煜,股份有限公司資本三原則,實用月刊,第342期,頁85-89, 2003年6月。
-
42. 劉渝生,公司資本與資本三原則,法學講座,第16期,頁1-17, 2003年4月。
-
43. 戴盛儀,論債權出資的立法完善,理論月刊, 2014年03期,頁85-86, 2014年3月。
-
(三) 學位論文
-
1. 邱秋芳,股份有限公司買回自己股份法律問題之硏究,台北大學博士論文, 2004年。
-
2. 施建洲,法定資本制概念的檢驗-以資本維持原則為中心,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文, 2004年。
-
3. 許坤皇,論股份有限公司資本制度--以具體規範之探討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
4. 曾宛如,股份有限公司資本三原則之檢討,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1年。
-
二、 中國大陸文獻
-
1. 毛亞敏,公司法比較研究,中國法制, 2001年11月初版。
-
2. 史際春,企業與公司法,人民大學, 2014年8月第四版。
-
3. 史際春、溫燁、鄧峰,企業和公司法,人民大學, 2001年3月初版。
-
4. 張今,智慧財產權新視野,中國政法大學, 2000年4月初版。
-
5. 鄧峰,普通公司法,人民大學, 2009年9月初版。
-
1. 丁海湖、李欣婷,公司資本制度改革的司法應對,法律適用, 2014年11期,頁31, 2014年11月。
-
2. 王立東、夏蕾,試論公司資本三原則的中國命運,社會科學戰線, 2009年第11期,頁254, 2009年11月。
-
3. 王立濤、趙勇鋒,海峽兩岸公司資本制度比較研究與我國公司法的修訂,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6期,頁116-121, 2006年1月。
-
4. 王志妮,新《公司法》修訂的變化和債權人權益保護機制創新,商業會計, 2014年14期,頁17-18, 2014年7月。
-
5. 王志祥、韓雪,論與公司資本制度有關的犯罪圈的重構——以公司資本制度的重大調整為視角,法治研究, 2014年01期,頁38-45, 2014年1月。
-
6. 王雪丹,有限公司資本認繳登記制度解析——以珠三角地區商事登記改革為研究中心,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73期,頁96-102, 2013年6月。
-
7. 王鳳愷、馬源鳳,海峽兩岸公司資本制度比較,現代經濟信息, 2014年09期,頁364-365, 2014年5月。
-
8. 王學峰,公司法修訂對公司資本制度的影響,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05期,頁38-41, 2014年10月。
-
9. 何偉、林曉鎳、韓天嵐,公司資本制度改革下股東出資義務的司法應對,法律適用, 2014年12期,頁65-69, 2014年12月。
-
10. 馬斯、周嘯天,“新公司法”背景下虛假出資罪的解讀,山東審判, 2014年03期,頁61-65, 2014年6月。
-
11. 史玉成、任爾昕,論信用短缺時代的我國公司資本制度,政法論壇, 2003年02期,頁64-65, 2003年4月。
-
12. 甘培忠,論公司資本制度顛覆性改革的環境與邏輯缺陷及制度補救,科技與法律, 2014年03期,頁498-515, 2014年6月。
-
13. 甘培忠、吳韜,論長期堅守我國法定資本制的核心價值,法律適用, 2014年06期,頁90-94, 2014年6月。
-
14. 江平,許冰梅, 論公司法的修改與完善,中央財經大學學報, 2002年第3期,頁1-5, 2002年3月。
-
15. 朱繼柱,淺析取消公司法定資本制的法制背景,現代經濟信息, 2013年21期,頁356, 2013年11月。
-
16. 伍嘉慧、夏龍飛、劉青,結合國外制度合理分析我國取消最低註冊資本制度的舉措,財經界(學術版), 2014年13期,頁27-29, 2014年7月。
-
17. 伏香凝,我國註冊資本制度的變革與發展,思想戰線, 2013年S2期,頁137-138, 2013年12月。
-
18. 伊成儒,我國公司法中勞務出資的可行性分析,時代教育, 2014年19期,頁216, 2014年10月。
-
19. 杜文婷,我國公司資本制度的改革及其完善,法制博覽(中旬刊), 2014年06期,頁200-201, 2014年6月。
-
20. 杜峙峰,新公司法中資本制度改革的意義及其完善,綏化學院學報, 2014年06期,頁33-36, 2014年6月。
-
21. 李志剛,公司資本制度的三維視角及其法律意義——註冊資本制的修改與股東的出資責任,法律適用, 2014年07期,頁91-95, 2014年7月。
-
22. 李東俠、郝磊,註冊資本弱化視角下的公司債權人利益保護,人民司法, 2014年05期,頁13-18, 2014年3月。
-
23. 李金磊,關於債權出資的思考,法治與社會, 2014年30期,頁99-100, 2014年10月。
-
24. 李婧,海峽兩岸公司資本制度比較研究,當代經理人, 2006年05期,頁59-60, 2006年3月。
-
25. 李鳳琴,商譽出資問題研究,企業經濟, 2006年第2期,頁182-184, 2006年2月。
-
26. 肖奎,從信用基礎看我國資本制度的變革,政法學刊,第31卷第3期,頁20-26, 2014年6月。
-
27. 呂子健,試論公司最低註冊資本制度的改革,商, 2013年06期,頁205, 2013年3月。
-
28. 吳一興、蔣舸,德國公司形式的最新變革及其啟示,法商研究,2011年第1期,頁143, 2011年1月。
-
29. 吳沛瑾,試論公司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度,華章, 2014年15期,頁81, 2014年5月。
-
30. 吳博雅,我國資本制度改革下債權人利益保護機制的研究,法制博覽, 2014年35期,頁84-85, 2014年12月。
-
31. 辛文、蔣國亮、韓尚錕,論我國公司資本的法律規制,法制博覽(中旬刊), 2014年04期,頁194, 2014年4月。
-
32. 范曉羽,對新公司法出台後掛名股東問題的探進——與德國公司法相關制度進行比較,法制博覽(中旬刊), 2014年11期,頁100-101, 2014年11月。
-
33. 周江洪,台灣《公司法》與大陸《公司法》之比較研究,蘭州大學學報, 2000年03期,頁101-105, 2000年6月。
-
34. 段姝妤,淺析2014新公司法修正案中的出資規則,法治與社會, 2014年18期,頁108-109, 2014年6月。
-
35. 姚清水、彭文偉、鄭寶明,試論公司註冊資本制度的改革與完善,中國工商管理研究, 2013年01期,頁40-43, 2013年1月。
-
36. 秦智慧,我國資本制度改革與債權人利益保護,綠色科技, 2014年12期,頁261-264, 2014年12月。
-
37. 莊健,淺析我國公司註冊資本制度改革,中國工商管理研究, 2013年06期,頁15-17, 2013年6月。
-
38. 倪文竹,海峽兩岸公司資本制度的比較與借鑒,前沿,第258期,頁54-57, 2010年2月。
-
39. 徐藩,當今世界公司資本制度的現代化改革,科技與企業, 2013年07期,頁266-269, 2013年4月。
-
40. 高崇,論新《公司法》對公司資本制度的改革,東方企業文化, 2014年08期,頁168-170, 2014年4月。
-
41. 郭富青,當今世界性公司法現代化改革:競爭•趨同•融合,比較法研究, 2008年05期,頁110, 2008年10月。
-
42. 郭靂,論我國公司資本制度的最新發展——《公司法司法解釋(三)》之解讀,法商研究,第150期,頁141-148, 2012年7月。
-
43. 陳辰,以新公司法為視角看我國註冊資本制度改革,鄂州大學學報, 2014年06期,頁20-30, 2014年6月。
-
44. 陳貝貝,公司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以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爲視角,商, 2014年32期,頁223, 2014年10月。
-
45. 陳林躍、程璇,從實繳出資到認繳出資的模式變化——《公司法》修正案對出資驗資條件的修改,企業經濟, 2014年12期,頁189-192, 2014年12月。
-
46. 陳海疆,平衡於市場效率與交易安全之間——關於註冊資本認繳制改革的幾點思考,中國工商管理研究, 2013年07期,頁16-20, 2013年7月。
-
47. 許馳秋,論公司資本的功能與局限,商場現代化, 2013年08期,頁155, 2013年3月。
-
48. 梁小尹、馮理,完善我國“揭開公司面紗”制度的思考——以美國Bartle案為視角,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3年06期,頁8-13, 2013年12月。
-
49. 梁靜嫻,論以對第三人的債權出資的法律規制,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4年13期,頁35-36, 2014年7月。
-
50. 張友蘭,對我國註冊資本制度登記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及建議,現代經濟信息, 2013年01期,頁56-57, 2013年1月。
-
51. 張玉琦,論有限責任公司發起人瑕疵出資的補繳責任——以《<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為視角,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學報, 2014年02期,頁60-69, 2014年6月。
-
52. 張玲,淺析註冊資本認較制與公司的未來治理——以廈門商事登記改革為例,現代經濟信息, 2014年07期,頁253-254, 2014年4月。
-
53. 張愛梅、鄭天玲,淺析新公司法下公司資本制度的改革,江蘇經濟報, 2013年6月19日,版號B02, 2013年6月。
-
54. 黃雨薇,論新公司法註冊資本繳納制度改革的價值與不足,法制博覽(中旬刊),2014年11期,頁281-282, 2014年11月。
-
55. 黃耀文,認繳資本制度下的債權人利益保護,政法論壇, 2015年01期,頁162-167, 2014年1月。
-
56. 葛偉軍,新《公司法》:設立公司更便利,上海法制報, B06版, 2014年2月12日。
-
57. 葛偉軍,論最低資本與揭開公司面紗——兼談對法復[1994]4號、法釋[2001]8號及法釋[2011]3號文件的理解,上海財經大學學報, 2011年03期,頁34-41, 2011年6月。
-
58. 傅穹,公司三大資本制模式之比較及我國公司資本制的定位,法商研究, 2004年第1期,頁3-6, 2004年1月。
-
59. 傅寅嘉,論新《公司法》修改的主要內容及法律意義,法制博覽(中旬刊), 2014年07期,頁86-87, 2014年7月。
-
60. 馮果,論公司資本三原則理論的時代局限性,中國法學,頁19-27, 2001年第3期。
-
61. 趙旭東,資本制度改革與公司法的司法適用,人民法院報,版號007, 2014年2月26日。
-
62. 趙玲、潘文富,新“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與展望,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01期,頁39-42, 2014年1月。
-
63. 蔣大興,資本認繳制不是“空手套白狼”———公開信息披露與股東私人出資承諾的履行,中國工商管理研究, 2014年09期,頁39-41, 2014年9月。
-
64. 蔣勤慧,中國大陸、香港與台灣公司資本制度比較研究,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第45期,頁16-21, 2002年6月。
-
65. 鄧峰,論公司的出資形式和出資監管,安徽大學法學評論, 2002年第1期,頁187-200, 2002年6月。
-
66. 樊云慧,從“出資抽逃”到“侵佔公司資產”:一個概念的釐清——以公司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為切入點,法商研究,第159期,頁104-111, 2014年1月。
-
67. 劉迎霜,公司資本三原則內在矛盾之探究,社會科學, 2008年第3期, 頁160, 2008年3月。
-
68. 劉軍鋒,論廢除我國公司法中差額填補責任之規定,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4年21期,頁192-195, 2014年7月。
-
69. 劉義義,論公司資本制度,中國證券期貨, 2013年02期,頁49, 2013年2月。
-
70. 盧建平,公司註冊門檻降低對刑法的挑戰——兼論市場經濟格局中的刑法謙抑,法治研究,2014年01期,頁36, 2014年1月。
-
71. 蘇杭,註冊資本改革的可行性初探,現代商業, 2014年08期,頁99-100, 2014年3月。
-
三、 外文文獻
-
(一) 專書
-
2. BACKER, LARRY CATA, COMPARATIVE CORPORATE LAW UNITED STATES, EUROPEAN UNION, CHINA AND JAPAN CASES AND MATERIALS,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2002).
-
4. BRATTON, WILLIAM W., COPRORATE LAW, ASHGATE (2000).
-
6. EASTERBROOK, FRANK H& FISCHEL, DANIEL R,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CORPORATE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
7. HAMILTON, ROBERT W& FREER, RICHARD, HAMILTON AND FREER’S THE LAW OF CORPORATION IN A NUTSHELL, WEST (6TH ED., 2010).
-
8. HAMMER, RUBY, HAYWARD, RUTH, HENDY, JOHN, KELLY, DAVID et al., BUSINESS LAW, TAYLOR & FRANCIS GROUP (6TH ED., 2011).
-
9. PAYNE JNNIFER, LEGAL CAPITAL IN THE IK FOLLOWING THE COMPANIES ACT 2006, IN RATIONALITY IN COMPANY LAW: ESSAYS IN HONOUR OF DD PRENTICE, 123-127(JOHN ARMOUR & JANNIFER PAYNE EDS., HART2009).
-
(二) 期刊
-
1. Blair, Margaret M., Locking in Capital: What Corporate Law Achieved for Business Organizer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51 UCLA L. Rev. 387(2003).
-
4. Jones, Benjamin T., Capital Structure, Creditor Composition, and Insolvency Law in Japan, 22 Pac. Rim L. & Pol'y J. 513(2013).
-
5. Kuykendall, Mae, No Imagination: The Marginal Role of Narrative in Corporate Law, 55 Buffalo L. Rev. 537(2007).
-
7. Laura, Jankolovits, No Borders. No Boundaries. No Limits.: An Analysis of Corporate Law in the European Union after the Centros Decision, 11 Cardozo J. Int'l & Comp. L. 973(2004).
-
9. Macewen, Bruce& Regan, Milton C., Jr., Ribstein Larry, Law Firms, Ethics, and Equity Capital, 21 Geo. J. Legal Ethics 61(2008).
-
10. Orcutt, John L.,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Angel Finance Market: A Proposal to Expand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Finders in the Private Capital Raising Setting, 37 Ariz. St. L.J. 861(2005).
-
12. Whelan, Christopher J., Some Realism about Professionalism: Core Values, Legality, and Corporate Law Practice, 54 Buffalo L. Rev. 1067(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