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敦煌變文集新書訂補
DOI
10.29842/STH.199612.0001
Authors
潘重規
Key Words
PublicationName
敦煌學
Volume or Term/Year and Month of Publication
20期(1996 / 12 / 01)
Page #
1 - 22
Content Language
繁體中文
Topic Category
人文學
>
宗教學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人文學
>
語言學
Times Cited
張詩涵(2009)。敦煌佛教敘事歌曲與其相關文藝研究。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學位論文
。2009。1-219。
顏靜如(2008)。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唐代飲茶文化之探討。
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所學位論文
。2008。1-194。
吳怡芬(2008)。頂上風華---唐朝婦女髮式研究。
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所學位論文
。2008。1-208。
高嘉琪(2008)。生育、養育、教育—唐代育兒文化研究。
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所學位論文
。2008。1-204。
謝慈(2010)。「所」字語法化與詞彙化歷程研究。
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學位論文
。2010。1-186。
竇雁詩(2010)。《新定書儀鏡》研究。
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學位論文
。2010。1-193。
陳緒民(2013)。唐代小說中唐玄宗形象之塑造及其演變。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2013。1-192。
黃嘉音(2006)。把「異域」的明見告「鄉親」:彌爾頓與《失樂園》在二十世紀初中國的翻譯�重寫。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2006。1-316。
郭維茹(2005)。指示趨向詞"來"、"去"之句法功能及歷時演變。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2005。1-219。
余玥貞(2004)。唐宋時期的茶知識與飲茶文化。
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2004。1-205。
王儷蓉(2004)。普門化紅顏──中國觀音變女神之探究。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2004。1-257。
張錦婷(2000)。敦煌寫本思想類啟蒙教材研究。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
。2000。1-146。
黃菊芳(2007)。客語抄本〈渡台悲歌〉研究。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2007。1-288。
蔡佳伶(2010)。孝舜神話傳說研究。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學位論文
。2010。1-125。
連怡婷(2010)。唐詩中的吳越人物評述。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2010。1-131。
蔡佳純(2010)。《兒女英雄傳》之服飾研究。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學位論文
。2010。1-213。
許孟怡(2011)。從敦煌講史類變文看唐代社會。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
。2011。1-119。
蘇曼如(2011)。六朝志怪中人的生命週期之主題探析。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學位論文
。2011。1-244。
翁育詩(2012)。《水滸傳》罵詈研究。
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2012。1-135。
蕭文真(2013)。唐‧知恩《金剛般若經義記》研究。
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位論文
。2013。1-485。
簡佩琦(2013)。敦煌佛教孝道文獻與圖像之互文性研究。
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學位論文
。2013。1-346。
林穎欣(2014)。敦煌歸義軍時期時事文藝的「空間」與「英雄」概念研究。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學位論文
。2014。1-155。
李筱萱(2015)。唐代的佛教文化與女子之孝。
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2015。1-97。
廖秀芬(2016)。唐宋俗文學發展及傳播之研究。
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位論文
。2016。1-223。
劉祐誠(2016)。想像的攝食:歌仔冊中套式飲食研究。
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位論文
。2016。1-103。
許芸萍(2016)。羅念菴思想析論。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學位論文
。2016。1-135。
郭依蕙(2016)。《世說新語》特殊詞彙研究。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2016。1-167。
郭俊宏(2017)。《《夷堅志》初四志稱謂詞研究》。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2017。1-128。
洪佳伶(2017)。唐前伍子胥故事流變與文化價值。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學位論文
。2017。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