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84.231.140
  • 期刊

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傳播研究的可能脈絡

摘要


傳播研究在原住民的學術領域中,其實仍是一個必須釐析和思索的議題,以及有待開發的學術場域。因為缺乏足夠的文獻和相關的研究,以至於整個傳播學術社群對於這個議題是相當生疏而匱乏的。但是當原住民電視頻道開播之後,傳播的實際運作已經邁入新的紀元,可是應對的思考和探索卻仍然闕如。所以原住民傳播研究有其更迫切的必要。 回到傳播本質面來思考問題:探討究竟在原住民的生活世界中,「傳播」是以什麼樣的型態存在?傳播是如何發生和運作?而這些傳播的運作,和原住民的文化有什麼樣的關係? 原住民社群基於歷史進程累積的文化體系,有其特定的傳播方式和意涵,但傳播社群長期以來卻未曾以此為做為研究的取向。其原因除了原住民社群的相對弱勢地位,當然也是因為傳播研究均以大眾傳播/媒介為核心,而忽略了在其他的社會脈絡中,可能存在著迥異於主流傳播型態的傳播運作方式。其實可以試圖從下列幾個角度來探索:1.過去本土有關原住民的傳播研究,有何特定的議題取向?這些議題呈現了什麼樣的意識觀點?2.什麼是原住民傳播的重要議題?有何異於主流傳播研究之處?從中可能發掘什麼樣重要的傳播研究取向?3.以原住民傳播為取向的傳播研究,在整體傳播學術的研究中,有什麼樣的意義?對於傳播社群會發生什麼影響? 本文無意為原住民傳播研究提出定義或界定範圍,而是試圖提出即使是使用「族群傳播」一詞,在台灣仍是一個變動中的字眼和流動的概念,對於族群的主體是誰,傳播的目的和意義為何,都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實踐過程,來為族群傳播鋪陳骨架、填補血肉。

被引用紀錄


葉志清(2017)。族群與知識正義:臺灣客家與原住民族學科建制發展之比較〔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702583
楊昭彥(2013)。建國百年蘭嶼「拜訪號」活動之媒體再現─以四大報、《台灣立報》、《蘭嶼雙週刊》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3.10256
洪淑芬(2012)。應用知識組織系統原理在數位典藏系統之建置: 以臺灣原住民族影音與照片資料為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2.00602
黃毓超、張鴻邦(2022)。資訊社會中原住民族知識傳播:以蘭嶼達悟族青年為初探網絡台灣原住民族研究15(2),1-40。https://doi.org/10.29910%2fTJIS.202212_15(2).000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