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44.200.77.59
  • 學位論文

水文地質特性在低放射性廢棄物處置安全之角色

指導教授 : 賈儀平

摘要


摘要 低放射性廢棄物產生之游離輻射對於人體健康具有危害性,須經過長時間衰變以降低其放射性活度,因此需將其安置於適當場所與人類生活環境隔絕,目前世界各國皆採用整合了工程屏障與天然屏障的「多重屏障」概念進行處置。由於工程設施可能隨著時間而逐漸喪失其幼纂A適當的地質環境可以長期遲滯放射性核種傳輸,因此各國在低放射性廢棄物處置選址過程中,皆以尋找適合的自然環境為優先考量。 本研究參照國際原子能總署、法國、美國及德國之法規及研究,並考量我國過去進行場址評選之依據,嘗試將其應用在我國低放射性廢棄物處置場評選概念中。場址之地質環境主要依據為重大地質災變及水文地質特性,次要依據則包含水化學作用、地體穩定性、稀釋作用、工程地質特性、自然資源及過去人類活動。 地下水是放射性核種傳輸至人類生活環境最主要的媒介,本研究考慮母岩特性對放射性活度通量的影響,並試算核種藉由平流、吸附作用及衰變作用的傳輸。結果指出若母岩中地下水流速小於10-6 cm/s,則半衰期小於30年之放射性核種傳輸至距離處置場址500m處,其活度將衰減至1/1000以下。影響母岩中地下水流速的水力傳導係數、有效孔隙率及水力坡降,對於任何放射性核種傳輸皆可發揮阻滯幼纂A且水力傳導係數及水力坡降更決定了核種活度的通量。但是母岩吸附放射性核種的作用則具有選擇性,部分核種極不易為任何母岩所吸附。對於活度較高之長半衰期核種,需要更長的時間使其活度衰減,因此較宜採取深地層處置方式,利用地質屏障以延長放射性核種傳輸至人類生活環境之時間。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hydrogeology disposal radioactive waste

參考文獻


Atomic Energy Council, AEC (2003) Current Status of Radioactive Waste
Arbeitskreis Auswahlverfahren Endlagerstandorte (2002) Recommendations of
Arbeitskreis Auswahlverfahren Endlagerstandorte (2002) On the Selection
Procedure of Repository Sites, 19 pp.
Agence National pour la gestion des Dechets RAdioactifs (1991) Low-level

被引用紀錄


曹瑞軒(2011)。模擬低放射性廢棄物於工程障壁之水文地質化學傳輸〔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1.0067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