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47.53
  • 學位論文

服務性公車路線營運績效評估與改善策略之研究

The Evaluation of Operating Efficiency and Strategies for Subsidized Bus Routes

指導教授 : 張學孔

摘要


台北市為全台公共運輸使用率最高之城市,然而台北都會之公車路線中,仍有超過一半的公車路線屬於服務性路線,且因定班定線的營運模式導致績效不彰,平均每年虧損補貼金額高達三億元。然而,服務性路線雖高達162條,其每日平均客運人數卻僅占總客運人數約5.6%。本研究主要目的係建立一套評估方法,評估服務性路線營運績效,篩選出相對效率不佳的路線,並進一步提出改善策略,期能提供更高品質之公共運輸服務,同時降低政府之虧損補貼金額。 本研究係以社會經濟特性輔以地理空間資料對現有服務性路線建構一分群模式,運用集群分析法,將所有服務性路線透過人口密度、幼老年人口數以及私有機動車持有數等三個變數進行分群,再透過資料包絡分析法,投入項採用補貼金額、延車公里,產出項採用載客人次、公里營收,來進行各集群路線之營運績效分析,進而篩選出相對效率不佳的路線,並以技術效率值、社經特性、旅客特性等進行分析,最後根據該路線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出改善策略。 本研究最終將162條服務性路線,分為弱勢集群83條、一般集群49條、機動集群30條,而針對三個集群之服務性路線進行營運績效評估顯示,台北市服務性路線還是多分布在較需仰賴公共運輸之行政區域。以外,弱勢集群中明顯無效率的路線單位約佔該集群路線的11%,一般集群中明顯無效率的路線單位約佔該集群路線的6%,機動集群中明顯無效率的路線約佔該集群路線的57%,此隱含台北市服務性路線在機動力高的區域,相對效率不佳路線較多。研究最終篩選出效率值低於0.9以下的29條路線進行後續分析,其中共有87%、25條路線屬於技術無效率,4條屬於規模無效率且都屬於規模報酬遞減。本研究對於服務性路線績效評估方法,集群分析之結果,可以作為主管機關與業者研擬路線整併、路網優化、以及推動彈性路線服務之參考。

參考文獻


14. 張學孔、蔡欣芸、陳德紹(2012),「彎繞型需求反應式公共運輸服務之系統設計」,中華民國運輸學會101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
21. 劉彥良(2007),「智慧型派遣計程車隊營運績效評估」,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臺北市聯營公共汽車行車效率-按路線分(2012),臺北市政府交通局。
2. 王穆衡、張世龍、張贊育、黃立欽(2012),「我國公路汽車(市區)客運偏遠或服務性路線市場之發展回顧與探討」,運輸計劃季刊,第41卷,第2期,頁165-192。
12. 張學孔、吳奇軒、陳育生(2009),「計程車產業政策關鍵因素分析」,運輸計劃季刊,第38卷,第二期,頁173-2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