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4.225.35.224
  • 學位論文

城市綠色空間治理:台北城的綠化策略與景觀活化

The Making of Green Urban Space and Landscape: Taipei Municipal Government’s Recent Strategies and Policy

指導教授 : 周素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現今人類社會快速發展,城市亦急遽成長,但在缺乏完整規劃的情況下,城市裡的綠地空間無法發揮其平衡生態的功能,使得城市生活環境與生活品質不進反退,而城市綠色環境的質與量決定了城市環境品質的優劣。近年來由於受到了全球環境變遷與世界城市規劃思維的影響,台灣也企圖將既有的城市環境營造成具備「生態城市」、「永續城市」特色的健康且舒適的居住環境,生態與永續城市思維是推動城市平衡人類與自然生態相關作為的主要推手,目的在達成城市生態系統內的物質與能量平衡,達到節能、生態、健康及永續發展的最終目標。 在城市日益發展、可利用空間早已不足的情況下,維持既有之綠地空間已屬十分不易,但如今由於氣候環境的變遷、城市永續與生態的考量,城市對於綠色空間的需求孔急,因此要繼續在城市裡保有相當程度之綠色空間,其存在型態勢必面臨轉變,因此綠色空間轉型與重新定位成為城市永續經營不可或缺的關鍵議題。而綠色空間的保育除了要有健全之綠地計畫保障之外,對於原本非屬公園綠地之公私土地開放空間的綠化亦與法定之公園綠地建設一樣重要,為建構城市健全環境生態網絡空間的基礎,城市綠化的達成必須透過跨部門的整合以便讓綠化之成效落實於城市各面向之中。此次台北城市環境綠化之推動主要由公部門先制定相關政策以提升綠覆率,藉由老舊建物區、閒置土地的綠化,以及建築物綠屋頂、綠牆等立體綠化方法來增加城市的綠色環境面積,再由各綠化地點的經常使用者,如社區居民、土地權利者來參與並執行環境綠化的作業。透過城市綠色空間的活化轉型以及相關政策行動可窺見當前台北市對於環境永續的想像與回應,並在此綠化過程中達成城市整體環境品質的提升與景觀風貌之增進。

參考文獻


郭瓊瑩、葉佳宗 (2011) 自景觀生態取向之綠色基盤系統建設探討氣候變遷回應之
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
陳美智,何東坡,詹秋貴 (2007) 臺北市實施綠覆率對空氣淨化累積效果之動態
侯錦雄 (1998) 公園綠地規劃準則研擬,內政部營建署。
Benedict, M. A. and Edward T. M. (2002) Green Infrastructure: Smart Conserv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Renewable Resources Journal, 20(3): 12-17.

被引用紀錄


宋炫章(2015)。台北市建築工地圍籬綠美化參賽廠商之行為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5.0254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