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22.244
  • 學位論文

《宋代帝后畫像》之表現類型與圖像意涵

The Study of Representations and Iconography of The Sung Imperial Portraitures

指導教授 : 陳葆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宋代帝后畫像》為目前存世最早由時人直接繪像的御容,即作畫時間大致符合像主所處時代,是宮廷畫家「實對」所寫,非後人追想之作。現存宋以前的帝、后畫像,像主與寫像者的時代具有一定的落差,多為後世畫家基於文史材料的想像,非親見像主而寫,如臺北故宮的《堯帝立像》是南宋(1127-1279)馬麟(約活動於1194-1224)的憑想之作。《宋代帝后畫像》亦為現存最早的專事寫貌的肖像群:旨在表現像主本身,執著於特定人物形貌、神態之繪寫,尤其聚焦於面部的細緻描繪。因此,《宋代帝后畫像》可能是中國帝、后寫像制度形成的關鍵作品,至少此時為帝、后作像已形成慣例。目前多數學者都將這批畫像視作宋代皇室的祖宗像,即在祭祀儀式中作為先祖的化身。但筆者對此說稍有異議,因此本文將先從文獻觀察宋代皇室肖像的情況,再試圖將圖像置於當時的背景下作討論。

關鍵字

宋代帝后畫像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許正弘,〈元代原廟制度初探:以太禧宗禋院為中心〉,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李宜蓁,〈入明使節的肖像:妙智院藏《策彥周良像》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Gungwu Wang, The Structure of Power in North China during the Five Dynasti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1967).
石守謙,〈明代繪畫中的帝王品味〉,《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0期 (1993),頁225-291。
陶晉生,《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臺北:中硏院史語所,200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