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9.115
  • 學位論文

金融機構不良債權之處理策略探討

A Study of Non-performing Loan Disposal Strategies

指導教授 : 李賢源

摘要


金融機構處理不良債權相對於自身其他業務,可謂相當棘手,自第一銀行於民國91年3月間以公開標售方式出售新台幣132億元之不良債權予澤普世(Cerberus)後,截至民國92年12月底為止,已有二十餘家本國銀行將不良債權出售予國內外資產管理公司,總金額高達新台幣4,670餘億元。然而在金融環境和法律制度都沒有太大變化之情況下,金融機構將不良債權賣給資產管理公司,是否真的就解決問題了?或是還有其他有效率之途徑?面對此規模如此大之不良債權,國內金融機構可選擇之處理模式有三種,自行處理,出售及證券化,但面對不同之處理模式,金融構應有之策略為何? 故本研究以介紹不良債權處理機制與模式開始,並輔以國內外實務經驗,另對金融機構內部面對不良債權應有之處理流程作一介紹,以供國內金融機構於處理不良債權時之參考。 不良債權處理機制可分為透過政府體制(如韓國之KAMCO或本國之RTC機制)處理、透過民營資產管理公司處理或是金融機構自行處理。本研究將此三種機制之實務運作模式作一介紹,並選擇金融機構面對不良債權之處理模式做進一步研究分析。 金融機構面對不良債權可採取之處理模式為循法律程序強制執行、拍賣及催收,或是出售予資產管理公司以及證券化等三種,本研究針對此三種模式作實務面操作之介紹,並針對此三中處理模式作一比較分析。 最後,面對不同之處理模式,如何選擇及判斷該採行何種模式來處理處理不良債權,才能使不良債權處理之效率與效能極佳化,便是本研究提出,不論是金融機構自行處理、出售予資產管理公司或是證券化,其處理模式之特性、可能適用之不良資產類型及重要議題與限制皆有所不同,故金融機構在面對不良資產時,對內要能有系統性地予以分類及分析,對外要能充分了解各種可能處理模式之主客觀條件限制,經交叉分析對照後,方有可能採行最適合金融機構本身之不良債權處理策略。

並列摘要


The non-performing loan (NPL) disposal mechanism could be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such as KAMCO in Korea, or RTC in Taiwan),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AMC) 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mselves. This study aims at providing a model of NPL disposal strategies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via empirical cases studied both domestically and abroad. In coping with NP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an resort to legal process, auction to AMC or securitization. The current study introduces these three methods and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m. Finally, in dealing with NPL, how to select the best modes is the first step towards achieving efficient NPL disposal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refore, the current study suggests that in coping with NP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need to hav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ir NPL as well as careful evaluation of these three methods. It is only after cross-examination that applicable strategies in dealing with NPL can hereafter come out.

參考文獻


林培州(民90)。「韓國金融重整與不良金融資產處理機制之經驗」,經濟前瞻,第74期。
黃鳳茹(民92)。「我國銀行不良債權產生原因暨解決方法之實證性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
陳可欣(民91)。「我國金融機構不良債權之分類與處置策略」。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張修豪(民91)。「我國不良金融資產處理機制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財金所碩士論文。
陳文達、李阿乙、廖咸興(民91)。「資產證券化理論與實務」。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被引用紀錄


陳國琛(2017)。臺灣銀行業不良債權處理機制與策略之探討〔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7.00690
蔡慈瑛(2012)。銀行出售不良債權回收率差異之影響因素-以國內某銀行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10191
顏嘉亮(2009)。銀行金融資產移轉與法定資本之關聯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10143
柯一姍(2007)。銀行出售不良債權對其財務績效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7.00331
高兆棋(2006)。資產管理公司興起對企業重建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6.1034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