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202.187
  • 學位論文

外省第三代的國家認同

指導教授 : 周陽山
共同指導教授 : 卓亞雄

摘要


「國家認同」在台灣地區發展史上,始終是一個模糊而分歧的概念。 日本在台的五十年,是典型的殖民統治,其灌輸給台灣人民的國家認同,自然以殖民母國為取向。尤其是日治末期,日本當局更試圖透過「皇民化」運動,將台灣居民徹底改造成日本國民。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投降,台灣統治權歸還給中華民國,不久後國民黨政府因內戰失敗,倉促播遷來台,將台灣視作「反共復國」的復興基地,以國家意識形態機器的絕對優勢,從教育及言論箝制兩個方面,一方面灌輸「大中國」概念的同時,一方面極力打壓已經隱隱然成形的「台灣意識」。 1980年代末期,前總統蔣經國任內展開「民主化」運動,「台灣意識」才漸漸抬頭。近年來,這股期許以「民族自決」方式,取得獨立地位,建立「台灣共和國」的思潮,與某些政治人物的選舉操作手段結合在一起,儼然形成一劑既合理又正當的萬靈丹,短短十年間席捲整個台灣。以2003年底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總共有56%的台灣居民認同自己是「台灣人」,達到十五年來的最高點,而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甚至不到兩成。 在這種認同急速反轉的政治、社會氛圍當中,1945年及1949年之後,在兵荒馬亂中跟隨國民黨政府一同從中國大陸來到台灣的所謂「外省人」,成為極其尷尬的一群「認同邊緣人」。在戰後的台灣社會,「外省人」一直是十分特殊的族群,由於語言及聚落的限制,既不能完全融入本地社會,又因為複雜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情感因素,使得外省人族群傾向認同國民黨政權,以及其所代表的「中國正統」意識形態。其後,外省人更因此被打為國民黨政權的代罪羔羊,變成了某些政治人物口中的「賣台集團」、「威權餘孽(遺毒)」。 不可否認,台灣地區的確存在著族群問題,而台灣地區的族群問題,又因為特殊的歷史背景與國家認同問題牽扯不清。為了消弭因族群問題所引起的紛爭,內政部首先於1986年在身分證加上「出生地欄」,1992年進而宣布不必填寫「籍貫欄」,希望藉此逐漸消除省籍界線。在最新的國中小學社會科教科書當中,則描述台灣地區族群現狀為四大族群並存,其中改稱「外省人」為「新住民」。目前執政的民進黨,也在2004年10月舉行的臨時全國黨員代表大會中,通過了「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文中清楚載明:「外省族群不必背負過去國民黨威權統治的原罪。(註1) 但這些作法,對於已經存在的省籍情節或族群問題,似乎並無實際助益。2002年4月高雄市淹大水,當時的高雄市工務局長吳孟德,在市議會面對質詢時,竟將淹水原因歸咎於「外省人太多」;每逢選舉,造勢晚會上頻頻聽見「外省豬(中國豬),滾回去」的口號。網際網路上甚至出現:「絕不可輕信外省人,在台灣人看不到聽不到的地方,外省人打從心裡鄙視台灣人,和台灣這塊土地,及所有台灣的事物。」、「什麼樣的外省人才愛台灣?一、沒有十八趴(指軍公教優惠利率存款),二、沒有終身俸,三、繳稅,四、沒挖錢回支那,五、投綠。至少要符合前四者才是真正認同台灣的外省人!」(蕃薯藤網站留言版),在在充滿刻板印象及情緒化的指控,雖然只代表少部分激進份子的看法,但仍反映了外省人在台灣被擠壓的困難處境。 從昔日相對掌握認同優勢的主流位置,轉變成今日彷彿背著十字架遊街的異教徒,這些在台灣落地生根數十年的外省人,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我是誰」的認同危機之中。2004年4月,外省籍立法委員朱鳳芝在一場主題為「族群平等法」的記者會上哭訴:「我們這些外省出身的人,常常覺得被歧視,覺得好像不被信任......,可是事實上,我們是在台灣長大的,就因為我們是外省人,我們有原罪......這是不公平的!」名嘴陳文茜也在文章中提到,她的外省籍友人周玉蔻曾經感慨地對她說:「你可以大聲講話,因為你是本省人,不是外省人。」(陳文茜,2004) 在這樣天翻地覆的巨變中,在台灣出生長大的外省第三代處境,又更顯得非常獨特。這群年輕人,出生於台灣經濟起飛的頂點,與1980年代末期開始的民主化進程同時成長。大部分人以祖父母、父母講述的家鄉掌故、逃難經歷為床邊故事,未曾謀面的家鄉成為經常掛在口頭上的「故鄉」。自小根深蒂固的「國家」,到了成年後的今天,卻變得面容模糊、曖昧不清。加上近年來台灣經濟景氣衰退,又總是陷入政治空轉的窘境,對岸反而逐漸開放,宛如當年起飛時期的台灣。這群人生才剛剛開始的外省第三代,在情感與現實之間,將如何選擇? 本文即試圖探討,25歲到35歲之間的外省第三代,情感上面對台灣本土意識高漲�故土情懷,現實上又面臨移民浪潮,在雙面夾擊的狀況下,他們對於自我及國家的認同為何?假設有所轉變,則其認同的轉變過程又如何?造成轉變的原因又有哪些?為什麼選擇認同A,而不認同B?或者轉而認同其他對象?又或者決定不選擇任何認同?在家庭中,面對不可抹滅的家族史,自認為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在急速轉變的社會中,又有什麼樣的碰撞與激盪?進而推展到較高層次的國家認同問題,逐步深入年輕一代外省人的內心世界。尤其這批外省第三代出生於台灣經濟起飛的頂點,與1980年代末期開始的民主化進程同時成長,他們的想法與顛沛流離的第一代,及在艱困與高壓環境中成長的第二代有所不同,放眼未來,這批年輕人必定是決定台灣未來走向的社會中堅份子,試圖了解他們的想法,的確有其意義與必要性。

關鍵字

國家認同 外省人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identity

參考文獻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尹章義,2002年12月,〈吉娃斯•阿麗版的台灣原住民族史綱(上)〉,歷史月刊,177期
高格孚,2004《風和日暖─台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台北:允晨叢刊
陳臻蓉,2004,《Burning Dreams 舞•夢─國際標準舞與舞者的故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Baker, Hugh,1983,"Life in the Cities: The Emergence of Hong Kong Man",The Chinese Quarterly, 95:470.

被引用紀錄


蔡正芸(2014)。走出來的台灣意識?徒步環島的行旅經驗〔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4.01169
劉明隆(2007)。臺灣公民教育的再思:以認同能力為主軸的公民教育〔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7.01617
柯鈞齡(2009)。李渝小說的藝術性追尋與實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51931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