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150.80
  • 學位論文

從過失犯理論發展論過失概念及其標準

The Concept and Standard of Negligent Crime: A Study of Negligent Crime Theory Development

指導教授 : 李茂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過失犯理論發展至今,各種學說併陳,彼此對於過失的階層定位、概念內涵以及判斷標準,也各自有其不同之主張。本文為了釐清過失的概念內涵及其判斷標準,以決定最後如何在不同的理論之間做出採擇,首先乃嘗試爬梳刑法上過失概念在德國刑法史上的蹤跡,整理現代過失犯理論的一般性發展,再將研究重心置於台灣的過失犯理論發展之回顧。過失犯理論在德國刑法史上的發展有其自己的脈絡與發展動力,台灣的過失犯理論卻囿限於繼受法國家的現實,長期以來均係以引介外國理論的方式建構過失犯理論,企圖藉此充實刑法學知識的基礎建設。直到第三代學者活躍期之後,歷經數個世代的學術能量累積,終於逐漸出現出於自主反省的過失犯理論主張。在學說史的充分回顧之後,本文試圖從刑法的人權保障功能與法益保護功能之衝突與平衡,以及罪刑法定主義對於定型化的要求,由此等視角出發進行反省,進而提出理論採擇所憑恃的依據,最後據以提出本文對於過失概念及其標準的主張。

參考文獻


王泰升(2010),《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2版,台北:聯經。
王泰升(2011),〈四個世代形塑而成的戰後台灣法學〉,《臺大法學論叢》,40卷特刊。
徐偉群(2011),〈台灣刑法學的思索:四十年來台灣刑法學發展的回顧〉,《臺大法學論叢》,40卷特刊。
蔡墩銘(1976),《刑法要義》,台北:自刊。
陳弘毅(1981),《刑法總論》,台北:漢林。

被引用紀錄


董瑜(2015)。當代過失犯理論的反省-以人的形象為中心〔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500749
詹晉鑒(2013)。論結果迴避可能性-以醫療過失為主要案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10913

延伸閱讀